-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中國家庭育兒百科/科學家庭育兒團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999422
- 條形碼:9787518999422 ; 978-7-5189-994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家庭育兒百科/科學家庭育兒團隊 本書特色
1.全網粉絲超1200萬+,國內頭部育兒科普自媒體,給中國父母量身定制的科學養育寶典: 數百名醫生及相關領域專家入駐的自媒體平臺,覆蓋婦產科、兒科、兒童教育、兒童心理、兒童營養等學科,長期占據新媒體榜“新榜”母嬰類前三名,連續九年幫助千萬家庭解決育兒難題。 2.更適合中國寶寶的養育寶典: 從呱呱墜地,到學說話、學走路,再到入園,寶寶的每個階段的成長對父母來說都存在難題。而為人父母,總想給孩子更好的照顧和教育。換季怕生病、挑食怕營養不均衡、睡少了擔心影響生長發育、剛送幼兒園又怕寶寶不適應……養育中國寶寶,當然要用我們自己的育兒百科才科學! 3.科學、實用、全面,呵護中國寶寶健康成長: 從飲食、保健、意外傷害處理、健康教育與性教育等9個方面,全面覆蓋0~6歲寶寶成長過程中面臨的難題和挑戰,以深入淺出的方法、科學貼心的理念,加上生動有趣的插圖,且每一篇內容都經過專家的細心審讀,可謂“科學育兒的葵花寶典”。 4.608頁圖片+文字,超強的實操性,全彩四色印刷。
中國家庭育兒百科/科學家庭育兒團隊 內容簡介
"養育中國寶寶,當然要用我們自己的育兒百科才科學! 《中國家庭育兒百科》是一本專門寫給父母的集科學性、實用性、全面性于一體的中國式育兒百科全書。 從呱呱墜地,到學說話、學走路,再到入園,寶寶的每個階段的成長對父母來說都存在難題。而為人父母,總想給孩子更好的照顧和教育。換季怕生病、挑食怕營養不均衡、睡少了擔心影響生長發育、剛送幼兒園又怕寶寶不適應……這本書從飲食、保健、意外傷害處理、健康教育與性教育等九個方面,全面覆蓋0~6歲寶寶成長過程中面臨的難題和挑戰,以深入淺出的方法、科學貼心的理念,加上生動有趣的插圖,且每一篇內容都經過專家的細心審讀,可謂“科學育兒的葵花寶典”,關于寶寶的養育難題都能在本書中找到答案,讓你遠離手忙腳亂,成為自信從容的父母。 "
中國家庭育兒百科/科學家庭育兒團隊 目錄
**章 科學飲食,才能有健康身體
從出生到7歲,孩子應喝什么奶,喝多少?
補鈣3大誤區早知道
給孩子喝酸奶的3大誤區
寶寶過敏、發熱、咳嗽……究竟能不能吃雞蛋?
孩子能吃的“安全營養肉”,認準4點
寶寶喝奶的7大常見疑問
3種魚 +1個部位,不能給孩子吃
寶寶能不能吃螃蟹?
草莓是“*臟水果”?
夏季,慎吃5大“危險”水果
秋天,寶寶要慎吃這4種水果
冬季,孩子吃水果的10大傳言
這種“水果垃圾”,90%的家長還在當“寶”
夏天,亂吃這些蔬菜要命
秋季少生病、躥個子,吃這些
冬天,這些菜別亂吃
6個月寶寶抽搐、翻白眼,原來是沒吃這個東西
嘗著不咸就是沒鹽? 90%的家長不知的4大誤區
“笨蛋脂肪”竟藏在這些“兒童美食”里
60%的寶寶,夏天都會缺鋅?
有這些飲食習慣的寶寶,99%缺鐵
寶寶喝水這事全家要達成共識
9成家長正給寶寶吃過期油
病從口入,這幾種零食寶寶一口也不能吃
第二章 掌控常見癥狀和疾病
孩子便秘了,怎么辦?
排便有這些異常,火速就醫
蛋花、泡沫、黏液……便便的4色7形
孩子發熱、腹瀉,可能是積食?
罕見而可怕的川崎病
咳嗽流鼻涕、腹瀉便秘、揉眼睛……可能是過敏
這種坐姿、運動,對孩子的傷害非常大
防“熱感冒”,做好4件事
5招緩解孩子腸絞痛
淚囊炎,眼屎多是**征兆
5歲兒童蛀牙率70%?
孩子換牙的8大常見問題
原來這些表現,就是孩子暈車了
3大表現,揪出中暑前兆
1種藥 +5招護理,保住扁桃體
三種黃疸,不同方法治療
一個口腔潰瘍,卻能讓人“遭大罪”
3個習慣,容易誘發鵝口瘡
3招助孩子排痰
以為“生長痛”沒事?
“超強細菌”,寶寶感染率高達40%
這樣給孩子喂飯*“毀”腸胃
腺樣體肥大的危害比你想的更嚴重
頭發稀疏、發黃、脫發,都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3大高發遺傳病,從孩子出生就要防
兒童糖尿病激增4倍,2類孩子易中招
“重男輕女”的兒科病
關于自閉癥的3件事
第三章 健康安全教育與性教育
做好5件事,應對冬天寶寶私處感染、紅屁屁
這個病能要命,千萬別存僥幸心理
寶寶夾腿、蹭被、玩生殖器……
男寶包莖、包皮長,晚于這個年齡須就醫
女寶寶陰唇粘連,必須處理
夏天寶寶私處感染率提升,小心3大傳染源
揭露性侵背后的4大殘酷真相
晚于這個年齡還不做性教育,孩子要吃大虧
孩子6大私處異常,立馬送醫
男孩陰莖多大才正常?
培養兒童自救能力,刻不容緩
5大危險游戲,快停
模仿敏感期的寶寶,*怕家長做4件事
分床、分房睡,先杜絕3點
6招戒掉乳房依戀
秋冬洗澡的兩大“坑”
學步期,這4種姿勢很危險
9起兒童車禍,曝光汽車3大盲區
第四章 科學保健常識
2聽3觀察,別把肺炎當感冒
積極預防喘息性支氣管炎
1根棉簽,解決奶瓶齲
務必記住“*佳穿衣、蓋被法則”
寶寶動不動就出汗,這4種情況要警惕
二手煙、三手煙對寶寶的危害
張口呼吸危害再大,大不過無知
囟門是命門,3大坑,踩了會出事
寶寶放的5種屁
2招治吸鼻涕、鼻塞
寶寶濕疹反復,7個細節查了嗎?
寶媽群瘋傳的提高免疫力秘訣
被蚊子親吻后,4招止癢消腫
“什么病都能治”的三伏貼,3大風險
睡覺時到底怎么蓋不著涼?
80%的人都用錯了創可貼
第五章 科學的養育,用對方法
太瘦、長得慢,*怕踩的2大坑
90%的媽媽都會遇到的喂養難題
富養孩子有錯嗎?
6招提高孩子專注力
6個錯誤的哄睡方法
自主入睡的孩子更聰明,3招戒斷哄睡
3招讓孩子不挑食
寶寶光腳好處多,穿襪有講究
超齡還流口水,排查5大疾病
7招非暴力戒除“吃手癮”
吹空調,嚴防6大坑
視力關鍵期,做對6件事
輕松教孩子告別紙尿褲
說話晚、說不清,4大坑別踩
寶寶多大可以用枕頭?
別亂動肚臍
不想孩子心理脆弱,7歲前這樣做
警惕社交恐懼癥?
這6種聲音可能致聾
孩子個子不見長?別盲目“進補”
關注3件事,孩子多長5~10厘米
萬萬沒想到,“吼孩子”竟然影響長高
家長1個舉動,孩子可能停止發育
第六章 科學做好意外傷害處理
寶寶嗆奶后,4個動作能救命
海姆立克急救法,家長必學
寶寶墜床后,**時間做什么?
孩子愛玩水,一定要防住的8處
孩子燙傷后,牢記5個字急救
2種常識性止鼻血方法都錯了
當孩子被欺負,家長該怎么做?
第七章 科學養娃的避坑指南
絞盡腦汁選奶粉,這些成分是關鍵
不是所有的奶酪都有營養
孩子*愛的5大“危險零食”
給孩子選禮物,一定不能買這3件
驅蚊產品,必看4種成分
“護娃神器”成“殺手”
8款“毒涼席”,甲醛超標
多款兒童防曬含刺激化學劑
智能電話手表并不都是安全的
注意4點,挑到適合孩子的帽子
兒童安全座椅,不能輕視
第八章 藥物服用與禁忌
抗生素的使用與禁忌
吃頭孢前后,這幾種食物絕對不能碰
4個被忽視的喂藥習慣,重可致命
這5種“保健品”危害太大
打蟲藥,吃不吃只看2點
90%的家長都會用錯的藥
化痰藥不能“化痰”,更不能和止咳藥搭配
紅霉素軟膏,你用對了嗎?
激素藥膏*多能連用幾天?
3種新型體溫計,哪種更靠譜?
兒童常備藥清單
第九章 科學接種疫苗
3大春季傳染病“作妖”,疫苗趕緊打
秋季腹瀉,是否要打疫苗
優先推薦6種二類疫苗
接種乙肝疫苗=防癌
流行性腮腺炎,重可影響生育
流感疫苗要抓緊接種
一針難求的聯合疫苗
高度警惕6種“亦正亦邪”的疫苗
鼻噴疫苗,靠不靠譜?
狂犬疫苗千千問
中國家庭育兒百科/科學家庭育兒團隊 作者簡介
科學家庭育兒,是育兒科普類的頭部自媒體,全網粉絲超1200萬,現有數百名醫生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入駐,覆蓋婦產科、兒科、兒童教育、兒童心理、兒童營養等學科。 作為“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工作委員會”的第六批成員,長期占據新媒體榜“新榜”母嬰類前3名,連續9年幫助千萬家庭解決育兒難題,是新手爸媽無比信任的“科大大”。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