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廣府名士梁九圖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160832
- 條形碼:9787218160832 ; 978-7-218-16083-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廣府名士梁九圖 本書特色
在本書中,劉曉亮通過扎實的文獻閱讀和深厚的文學理論素養,從他的身世經歷、社會交游、文章著述三個方面,盡*大可能還原了梁九圖的詩文人生。尤其是對其主要著作的梳理,將梁九圖在嶺南文學史的上諸多貢獻,進行了首肯。如《十二石山齋詩話》體現的詩學思想、《嶺表詩傳》對嶺南詩史的建構、《紀風七絕》對竹枝詞文獻的保存,都是前人所未能研究和認可的,用“添補學術空白”來評定并不為過。作者在書中引用了吳彌光等十余位時人對梁園的評價,均認為梁九圖是程可則、梁佩蘭等清初諸老的繼承人,雖然其中不乏社交中的溢美之詞,但確實肯定了梁九圖的詩文貢獻。
廣府名士梁九圖 內容簡介
梁九圖,道光咸豐年間的社會名士、慈善家和詩人,也是嶺南名園梁園的創建者之一。其所作《十二石山齋詩話》,所輯《汾江草廬唱和詩》,所編《紀風七絕》《嶺表詩傳》等,無一不體現了其對傳統詩學的繼承與開拓,展示了其詩歌藝術上獨有的嶺南風采。
廣府名士梁九圖 目錄
**節 從文化名人到名人文化
一、作為文化名人的梁九圖
二、“梁九圖”所內隱的名人文化
第二節 今人所認識的梁九圖
一、歷史文獻中的梁九圖
二、梁九圖的“多面向”
第三節 本書的主要內容
**章 風雅圖景:梁九圖交游考述
**節 家族風習:梁九圖與梁氏族人交游考
一、仲父梁藹如
二、族叔梁日初
三、弟兄輩的梁九章、梁九華、梁邦俊
第二節 志趣熏染:梁九圖與師友輩交游考
一、梁九圖的老師
二、梁九圖的詩朋
第三節 嶺南風雅又推梁:梁九圖與十二山齋題詠
一、十二石山齋的創建與《十二石山齋圖》
二、十二石山齋題詠概況
三、十二石山齋題詠所建構的風雅圖景
第四節 康樂風流屬此家:梁九圖與汾江草廬唱和
一、汾江草廬概況
二、汾江草廬唱和概況
三、制造“事件”:日常經驗的裝飾與點綴
第二章 文獻傳承:梁九圖著述及刻書考略
**節 梁九圖著述考略
一、梁九圖著述概況
二、梁九圖的筆記雜著
三、梁九圖編選的詩歌集
四、梁九圖編撰的詩話
第二節 梁九圖刻書考略
一、梁九圖自刻書稿
二、梁九圖為他人所刻書稿
第三章 才高藝絕:梁九圖的詩書畫創作
**節 梁九圖的詩歌創作
一、道光時期的嶺南詩壇與梁九圖的詩歌創作概況
二、梁九圖的詩歌內容
三、梁九圖的詩歌藝術
四、梁九圖詩歌的價值及影響
第二節 梁九圖的書畫創作
一、梁九圖的書法藝術
二、梁九圖的繪畫藝術
第四章 以書怡情:《紫藤館雜錄》與梁九圖的閱讀生活
**節 抄撮叢雜:《紫藤館雜錄》的文本性質探析
一、“雜錄”
二、集部與子部
三、《紫藤館雜錄》的內容
第二節 讀書萬卷:《紫藤館雜錄》引書考論
一、《紫藤館雜錄》中明確標識出處的書籍
二、《紫藤館雜錄》中未明確標識出處的書籍
三、《紫藤館雜錄》所內隱的書籍生產與梁九圖的閱讀特點
第三節 小說大道:《紫藤館雜錄》的價值
一、著意好奇
二、表彰忠義
三、貶斥腐朽
四、表達經世看法
五、訂正舊說
第五章 流品得失:《十二石山齋詩話》與梁九圖的詩學思想
**節 清代嶺南詩話的創作概況
第二節 《十二石山齋詩話》的內容體系
一、詩話的內容體系
二、《十二石山齋詩話》的“文體”特點
三、《十二石山齋詩話》的內容
第三節 梁九圖的詩學思想
一、“論詩以漢魏、盛唐為宗”
二、“神韻說”之遺響
三、“性靈說”的繼承者
四、折中的詩學思想
第四節 《十二石山齋詩話》的價值
一、詩學價值
二、歷史文獻價值
第六章 吾粵風騷:《嶺表詩傳》與地域詩歌總集的編纂
**節 嶺南詩歌總集編纂概況
第二節 《嶺表詩傳》的體例與選詩特點
一、《嶺表詩傳》的體例特點
二、《嶺表詩傳》的選詩特點
第三節 《嶺表詩傳》的文學意義
一、《嶺表詩傳》與嶺南詩史的構建
二、《嶺表詩傳》所蘊含的詩學思想
第四節 《嶺表詩傳》的文獻價值
一、保存與流傳
二、桉勘與補遺
第七章 補鞲軒:《紀風七絕》的文化價值探析
**節 《紀風七絕》的體例及選詩情況
一、《紀風七絕》的體例
二、《紀風七絕》選詩情況
第二節 《紀風七絕》的文化價值
一、節日習俗:傳統民風的生動記錄
二、地域特產:清代社會的物質享受
三、異族風情:少數民族的文化建構
第三節 《紀風七絕》的文獻價值
一、為輯錄全國竹枝詞奠定了基礎
二、為我們保留了清代嘉慶以前的社會風貌
三、為當前相關研究提供資料
結語
附錄
參考文獻
后記
補記
廣府名士梁九圖 節選
名士雅集,淵源有自。歷史上有名的西漢梁孝王的西園雅集、曹魏鄴下之游、西晉石崇的金谷園雅集、西晉王羲之等人的蘭亭雅集、中唐白居易等人的香山九老會、北宋駙馬都尉王詵領銜的西園雅集等等,不僅吸引著一代代文人墨客的向往,促使他們以詩文書畫各種文藝樣式來書寫、描畫這些風雅圖景,也刺激著后世士人競相模仿。“夫風雅以梁園為稱首,尚矣……文學之士,曳長裾,飛廣袖,相與游曜華之宮,集忘憂之館,酒酣作樂,授簡抽豪,……何其盛歟!后世騷人才子,若子美、太白客游于梁,往往登臺懷古,慷慨歌呼。”①漢時的梁園,惹得唐時的李白、杜甫“慷慨歌呼”。梁九圖作為當時的嶺南名士,與之交往者,也多是文人墨客,彼此如前世之雅集一樣,共同構筑起一幅風雅圖景,不僅在當時產生了深遠影響,直到今天也仍令人回望無限。**節家族風習:梁九圖與梁氏族人交游考 自梁國雄遷居佛山松桂里后,佛山梁氏經梁玉成、梁藹如輩之經營,至梁九圖、梁九章輩之發展,至此,可謂達佛山梁氏聲望之頂點。梁九圖與梁氏族人如叔父輩的梁藹如,同輩梁九章、梁邦俊等均過從甚密。 一、仲父梁藹如 梁藹如(1769—1840),字遠文,號青壓。汪宗衍《嶺南畫人疑年錄》有梁藹如,生年系為乾隆三十四年(1769),卒年闕如。《順德書畫人物錄》《梁園》二書均定梁藹如卒年為1840年,未言何據。筆者據梁九圖《紫藤館雜錄》“善征”條載“后仲父年七十二親見三孫始逝”,又《(民國)佛山忠義鄉志·梁藹如傳》載:“卒之歲,語人曰:‘孔圣七十二,予小子安能逾其期耶?’病數日而卒,殮時面如生。”可知梁藹如享年七十二歲,卒年當為1840年。 《(咸豐)順德縣志》有梁靄如傳,但附于梁翰傳后,較簡單: 翰族弟靄如字遠文,號青壓。生而澹靜,亦與兄弟僑居佛山。性好讀書,由嘉慶戊辰舉人,會試不第,留京,就內閣中書。甲戌成進士,即補其缺。旋告假歸,見南海庶常謝蘭生、縣令黎階平,相與講明心見性之學,運氣調息無間。嘗自言:“酒、色、財、氣,四者不能累之。”識者成稱其自道所得,非欺人語。著有《無怠懈齋集》。 這條傳僅可略見梁靄如之心性。張維屏《國朝詩人徵略二編》卷五十七收梁藹如詩,有小傳,較《(咸豐)順德縣志》所載稍詳: 廣東順德人,嘉慶十九年進士,官內閣中書,有《無懈怠齋詩集》③。君補內閣中書,充文淵閣檢閱、方略館分校。例得議敘,僚友梁慎猷自言困苦,欲得議敘遷官,君慨然讓之。君居官數年,居家數十年,事親以孝,處己以約,待人以厚。嘗公車北上,已度嶺,聞母病,即遄返。生平不侈飲食,不飾服御,不治園圃。居斗室中,好靜坐,時趺坐榻上,如老僧入定。寡嗜欲,妻不能育,勸納妾,舉一子,即不入內室。子質弱,或以為言,君曰:“吾兄有六子,吾子倘不成立,擇兄子入繼可也。”其天性恬淡如此。至于利入濟物之事,則其心惟恐不周,其力惟恐不至也。嘗謂:“范文正公義田*可法,惜無力行之。”于是族黨鄉間貧乏者給以糧米,不能婚姻者助以貲財,有來借貸者酌多寡應之。壬辰歲大祲,君倡賑,由族而鄉,遠近皆效之。他如溶溪流以通舟楫,修道路以便往來,若此者皆不可枚舉。何處已則儉約,而待人則豐且厚耶?此其立心行事,當于古人求之;若今人,則未易數數覯也。 君好吟詠,善書畫,有《無怠懈齋詩集》。詩學陶、韋,篆學《嶧山碑》,隸學《夏承碑》,草書學右軍,真書學魯公,行書學坡公,畫學一峰老人。得其書畫者,寸縑尺素皆珍之。① 由上面這段小傳可見出,不管是做人行事,還是學書論畫,梁藹如對梁九圖的影響都非常深。《國朝詩人徵略二編》收梁藹如詩2首(有題無詩),其中一題為《草書歌示侄②九圖》,知梁藹如平日常教九圖習書法。 P18-21
廣府名士梁九圖 作者簡介
劉曉亮,文學博上,廣東開放大學文化傳播與設計學院講師。出版著作《高步瀛歷代文舉要研究》《八代詩匯評》等。在《文獻》《杜甫研究學刊》《國學季刊》《暨南史學》等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
- >
煙與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