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散文集:北京你好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0148411
- 條形碼:9787200148411 ; 978-7-200-14841-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散文集:北京你好 本書特色
胡同、四合院全拆掉不成,維持現在這個破樣也不成,老百姓不改善居住條件 不成,不維護北京的歷史文化特征和個性 不成。 的辦法,就是及早集思廣益,成立專門的規劃、文保聯合專家班子,創造各種樣板,借鑒倫敦、巴黎、京都、羅馬、圣彼得堡的好經驗,走一條自己的路,讓老百姓、知識分子、領導、子孫后代,方方面面都滿意。 本書講述了北京的名吃、名景、名街,讓人民 真實的了解北京的過往。
散文集:北京你好 內容簡介
舒乙先生生活在北京,熱愛北京,對北京的一草一木、一街一墻都有著細膩的觀察和珍愛。本書里既有舒乙對胡同、四合院等北京老城保護的呼吁和建議,也有對北京美麗山水、傳統吃食、藝術絕品的回憶和贊賞。這些文字對我們響應北京文化內涵挖掘,響應胡同文化挖掘,對響應中國鄉愁的塑造都提供了一個樣板。
散文集:北京你好 目錄
北京的春節 [ 1 ]
吃春餅 [ 5 ]
芥末墩兒 [ 9 ]
家制年菜五則 [ 13 ]
榆錢兒糕和藤蘿餅 [ 16 ]
北京,什么樣 [ 19 ]
故鄉的水 [ 26 ]
發現北海 [ 34 ]
從景山頂上往下看 [ 46 ]
北京*美的街 [ 50 ]
登鐘樓賞飛鴿 [ 53 ]
一段漂亮街墻的命運 [ 57 ]
尋覓幾位法國友人在京足跡 [ 61 ]
呼吁保護崇內九座中西合璧近代小樓 [ 72 ]
拯救和保衛北京胡同、四合院 [ 78 ]
小院的悲哀 [ 86 ]
“辟雍”之美甲天下 [ 92 ]
泄露天機的雍和宮 [ 98 ]
一座很多皇帝登臨過的小山 [102]
田義墓的石刻裝飾藝術絕品 [108]
法海寺壁畫 [115]
明代主題壁畫驚現承恩寺 [119]
廢寺 [126]
洋日晷 [131]
漫步在西山山脊 [134]
又見一座北京古橋 [138]
香山前區 [141]
宏偉的“黃腸題湊” [151]
京城十五塊有藏文的石碑 [156]
藏式建筑——京城的精彩 [178]
在山野中看北京長城 [188]
塞外勝境承德 [193]
圍場的石碑、草原、森林 [212]
京杭大運河,殘缺的輝煌 [225]
隋唐大運河,地下的輝煌 [242]
江南運河,水鄉的輝煌 [258]
重新理解大運河是保護和“申遺”的關鍵 [270]
散文集:北京你好 節選
北京,什么樣四合院的“肺泡作用”北京*漂亮的景致是站在景山頂上往下瞧。從前,你會大吃一驚:北京的樹真多!除了故宮的一大片黃瓦外,其他的地方,幾乎全是綠的。綠色的空當里露著小四合院的灰瓦頂。這個印象和平常在小胡同里得到的印象正好相反,平常覺得北京城里的樹似乎并不多。鬧了半天,北京家家有樹,全在四合院里,長大之后,躥過房頂,像每個院里都有幾把大傘。由高處往下一看,北京是一片綠。這是北京一絕!北京城的奠基者們早在八百年前就有了“環保意識”:給每個小家庭都配備了空氣凈化器,宛如無數的肺泡,自我調節,空氣永遠是清新的,天永遠是藍色的,任何時候,站在大馬路上,一抬頭:西山、北山,就在眼前,青青的,美啊!多聰明!北京人的寵物是棗樹、柿子樹、核桃樹、香椿樹、夾竹桃、石榴樹,還有菊花和各樣小草花,像草茉莉、指甲草、死不了兒、玉簪棒兒,等等。家家都有,家家!因為家家都有院子啊。上面說的那些樹,那些花草,家家都要種上些。所以,從景山上往下看,北京的綠樹相當多。甚至從現代觀點上看,對一個大城市來說,這一招都稱得上是很高明的。顯然,自我調節率、自我凈化率越高的城市,其文明程度也就越高,越稱得上是先進的、干凈的城市。而北京城原來的總體構思是具備了這樣的條件的,起碼,對空氣、對水質,四合院和它里面的綠樹、花草有這種高超的凈化功能。這說的是以前。由于人口的劇增,四合院內人口爆滿,搭滿了小房小棚,樹木被砍伐,花草無處可栽!拔锓N競爭”在四合院里有驚人的表演。其結果是北京的“肺泡”沒有了,北京得了“肺氣腫”,北京人自己懲罰了自己。從景山上往下看,灰色增加,綠色減少,不是刮風下雨后,甭想再看見西山、北山。保護四合院,就是保護北京城的自我凈化功能。四合院是北京城的標志能把北京和倫敦、巴黎、東京區別開的是紫禁城和四合院。光有紫禁城構不成一個城市。沒有四合院就沒有北京城。必須千方百計地保護四合院。保護四合院就是保護北京的古都風貌。從保護四合院的角度上看,北京的原貌正在消失。而且是以極快的速度在消失!隨著大片的危舊平房改造任務的落實,四合院消失的現實也越加嚴酷。所以,眼下,對北京城來說,是個歷史的關鍵時刻。搞得好,北京城的古都風貌能保存下來;搞不好,它將被斷送掉,就在這一兩代人的手里,而且,不可逆轉,成為永久的遺憾。城市現代化和保護古都風貌成了一對尖銳的矛盾。政府決定設立幾片四合院和胡同保存區。這一決定很好。關鍵是要確實保障這一決定能得到徹底貫徹,在保存區內絕不建設樓房。這僅僅是**步。還應制訂四合院和胡同保存區的改造計劃,分期分批地清理、翻建那里的四合院,使之恢復原貌。這實際上是一個保存區的移民計劃,將四合院和胡同保存區內的現有居民有計劃地、定向地向城外疏散五分之四,留下五分之一,騰出四合院內的地面和空間,以便種花植樹,房子則需原樣翻建,外部模式不變,仍是灰色,內部裝修和設施則應現代化,每院安排一戶或少數幾戶居住。相應地,在城外應做出規劃,分期分批建設新住宅樓群,安排遷出的那部分四合院的居民。只有這樣才能將保護四合院和胡同保存區的工作落到實處,而且將這一工作融合到城市的現代化進程中去。另外一點也不容忽視,那便是注意在非保存區內挖掘可保留的有歷史文物價值的四合院。實際上,這是把舊城區危舊平房改造工作放在文化視野中去審視的問題。據統計,北京市內有三千多個文物點,如何保護它們是個極大的問題。拆一個便少一個,毀一個便永遠消失一個,就是這么現實!現在,面對分期分批改造危舊平房,倒是把保存在其間的文物點提到了日程上,是個好時機。絕不可錯過這個機會。應該早日做出每一片的規劃,確定整體推平之后,翻建保留哪些文物點。總之,這不只是一個建設問題,而是一個有人文含義的特殊工程。是金子,是珍珠,就應該去淘,去采,細心地,精心地,小心地。
散文集:北京你好 作者簡介
舒乙(1935—2021),北京人,著名作家老舍之子。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曾任中國現代文學館副館長、館長,作品曾獲《十月》散文獎、“杜康散文獎”、“海峽情征文獎”、“滿族文學獎”等獎項。1995年以后開始從事繪畫,曾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是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李劭南,資深媒體人,北京市老舍研究會副秘書長,當代北京史研究會理事,中國文物學會古村鎮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著有《當代北京婚戀史話》《當代北京喪葬史話》《當代北京社會保障史話》《當代北京理財史話》《當代北京連環畫史話》《遇見王叔暉》。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