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散文集:爸爸老舍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0148381
- 條形碼:9787200148381 ; 978-7-200-14838-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散文集:爸爸老舍 本書特色
老舍是中國現代小說家和戲劇家。 老舍是北京人。 老舍是滿族人。 老舍是窮人。 老舍生于19世紀 末一年,死于20世紀中葉,他活了67歲。這個時期,正好是中國歷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時期,是新舊交替的時期,是出歷史巨人的時期。 老舍兩次出國,前后達十年之久,一次是在英國和新加坡,另一次是在美國。 以上五點,是了解老舍的五把鑰匙,是可以把老舍和別的作家區別開來的特征。 這些問題對于研究老舍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老舍對于北京文化,對于滿族文化方面的貢獻,本書做了特別的揭示。
散文集:爸爸老舍 內容簡介
舒乙先生作為老舍之子,研究老舍具有先天的便利和優長,他寫了很多本關于老舍的文章和圖書。這部書精選他對于老舍研究*為重要的文字,一部分是關于老舍的生平敘述的,特別是老舍的童年、老舍的愛好、老舍的關坎、老舍的*后日子等;一部分是關于老舍研究的。本書對于我們研究老舍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老舍對于北京文化的貢獻,本書做了特別的揭示。
散文集:爸爸老舍 目錄
五把鑰匙 [ 1 ]
老舍的家譜 [ 4 ]
老舍早年年譜 [ 9 ]
頂小頂小的小羊圈 [ 36 ]
一個京城貧兒的辛亥經歷 [ 40 ]
老舍和貝滿女中 [ 52 ]
老舍在英國 [ 59 ]
八方風雨四海為家 [ 72 ]
冰火八年間 [ 81 ]
北碚:我的第二故鄉 [116]
老舍在美國 [121]
老舍的1950年 [137]
丹柿百花小院 [145]
北京——創作的源泉 [149]
老舍和書的故事 [155]
慢慢寫,別太快 [162]
老舍教子八章 [168]
老舍*后的兩天 [175]
再談老舍之死 [196]
老舍和胡絜青的墓 [210]
散文集:爸爸老舍 節選
不論是從作品數目,還是從字數上看,可以說,老舍作品的大部分是寫北京的。這構成了老舍著作的一大特點。它們的“北京味兒”很濃。所謂“北京味兒”,大概是指用經過提煉的普通北京話,寫北京城,寫北京人,寫北京人的遭遇、命運和希望。老舍的代表作,一般公認的有長篇小說:《離婚》《駱駝祥子》《四世同堂》《正紅旗下》;中、短篇小說:《微神》《月牙兒》《我這一輩子》;話劇:《龍須溝》《茶館》。這九部代表作,巧得很,全部是寫北京的。可以說,老舍作品中*精彩的部分是寫北京的。老舍生在北京,長在北京,一生67年中在北京度過42年,*后在北京去世。不過,在他從事寫作的41年里,大部分時間卻并不在北京,只有解放后17年是真正在北京度過的。不論是在倫敦,在濟南,在青島,在紐約,他都在寫北京。他想北京,他的心始終在北京。老舍的一個重要文學主張是作品中要有特定的背景,有具體的地點、社會、家庭、階級、職業、時間。他反對“有那么一回”“某地某人”式的寫法,認為那像古代流傳下來的故事,近代小說不應如此。老舍自己的實踐是嚴格遵循了這一主張的。作為這一主張*明顯的例證是下面這個事實:老舍作品中的地名絕大多數都是真實的。據筆者統計,在老舍作品中共有240多個北京的真實地名。這種細節上的真實是老舍作品的現實主義風格的顯著特點之一。從分布上看,老舍作品中的北京地名大多集中于北京的西北角。“西北角”對老城來說是指阜成門—西四—西安門大街—景山—后門—鼓樓—北城根—德勝門—西直門—阜成門這么個范圍,約占老北京城的六分之一。城外則包括阜成門以北,德勝門以西的西北郊外。老舍寫的故事大部分發生在這里。
散文集:爸爸老舍 作者簡介
舒乙(1935—2021),北京人,著名作家老舍之子。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曾任中國現代文學館副館長、館長,作品曾獲《十月》散文獎、“杜康散文獎”、“海峽情征文獎”、“滿族文學獎”等獎項。1995年以后開始從事繪畫,曾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是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李劭南,資深媒體人,北京市老舍研究會副秘書長,當代北京史研究會理事,中國文物學會古村鎮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著有《當代北京婚戀史話》《當代北京喪葬史話》《當代北京社會保障史話》《當代北京理財史話》《當代北京連環畫史話》《遇見王叔暉》。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