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中國退牧還草工程的固碳速率和潛力評價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38875
- 條形碼:9787030738875 ; 978-7-03-07388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退牧還草工程的固碳速率和潛力評價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11章。首先概述了我國退牧還草工程的實施情況,以及生態工程固碳量評價的相關方法;其次,根據我國退牧還草工程的類型、面積和分布,綜合使用Meta分析、時空互代法和IPCC碳收支清單法等方法,探討了退牧還草工程固碳的時空格局及其影響因素,綜合評估了退牧還草工程的固碳量,預測了其碳匯潛力;并對不同工程措施的固碳動態開展比較研究,并綜合分析了工程的綜合成本效益。
中國退牧還草工程的固碳速率和潛力評價 目錄
目錄
叢書序一
叢書序二
叢書序三
前言
第1章退牧還草工程概況及其固碳效益評估的意義1
1.1退牧還草工程的實施背景1
1.2退牧還草工程的目的和主要內容3
1.3退牧還草工程實施面積核定4
第2章退牧還草工程固碳評價的進展與方法8
2.1退牧還草工程固碳評估的意義8
2.2不同工程措施對草地生態系統碳庫的影響綜述10
2.3退牧還草工程固碳評估的主要方法17
2.4國內外重大生態工程固碳評估研究現狀20
第3章退牧還草工程對草地碳庫及植物多樣性的影響——Meta分析27
3.1研究材料28
3.2研究方法31
3.3結果34
3.4討論40
3.5本章小結46
第4章工程區草地NPP變化及其對氣候因子的響應47
4.1數據與方法47
4.2CASA模型精度評價與驗證53
4.3工程區草地NPP時空格局分析54
4.4NPP變化對氣候因子的響應分析56
4.5本章小結59
第5章退牧還草工程區草地碳庫基線及現狀62
5.1數據及方法63
5.2草地碳密度和碳儲量基線的空間分布69
5.3清查期工程區內草地碳密度和碳儲量的空間分布75
5.4清查期工程區外草地碳密度和碳儲量的空間分布80
第6章退牧還草工程固碳量及工程區碳匯87
6.1生態工程固碳評估概念框架87
6.2工程固碳量與工程區碳匯計算89
6.3退牧還草工程區草地碳匯(2003~2010年)90
6.4退牧還草工程固碳量(2003~2010年)92
6.5討論94
第7章退牧還草工程固碳速率及潛力的空間格局96
7.1數據與方法96
7.2結果分析98
7.3討論103
7.4本章小結105
第8章基于IPCC框架的退牧還草工程土壤固碳量估算106
8.1IPCC優良做法106
8.2數據來源110
8.3不確定性分析111
8.4結果分析114
8.5討論120
第9章退牧還草工程固碳能力與生物環境因子的關系123
9.1數據與方法123
9.2結果分析127
9.3討論133
第10章不同管理措施下草地土壤固碳動態格局136
10.1數據和方法137
10.2結果分析139
10.3討論149
第11章退牧還草工程的綜合成本效益評估157
11.1退牧還草工程固碳收益計算方法157
11.2基于生態服務價值的工程生態效益評估方法159
11.3退牧還草工程固碳成本效益分析161
11.4退牧還草工程的生態效益分析163
11.5本章小結167
參考文獻168
叢書序一
叢書序二
叢書序三
前言
第1章退牧還草工程概況及其固碳效益評估的意義1
1.1退牧還草工程的實施背景1
1.2退牧還草工程的目的和主要內容3
1.3退牧還草工程實施面積核定4
第2章退牧還草工程固碳評價的進展與方法8
2.1退牧還草工程固碳評估的意義8
2.2不同工程措施對草地生態系統碳庫的影響綜述10
2.3退牧還草工程固碳評估的主要方法17
2.4國內外重大生態工程固碳評估研究現狀20
第3章退牧還草工程對草地碳庫及植物多樣性的影響——Meta分析27
3.1研究材料28
3.2研究方法31
3.3結果34
3.4討論40
3.5本章小結46
第4章工程區草地NPP變化及其對氣候因子的響應47
4.1數據與方法47
4.2CASA模型精度評價與驗證53
4.3工程區草地NPP時空格局分析54
4.4NPP變化對氣候因子的響應分析56
4.5本章小結59
第5章退牧還草工程區草地碳庫基線及現狀62
5.1數據及方法63
5.2草地碳密度和碳儲量基線的空間分布69
5.3清查期工程區內草地碳密度和碳儲量的空間分布75
5.4清查期工程區外草地碳密度和碳儲量的空間分布80
第6章退牧還草工程固碳量及工程區碳匯87
6.1生態工程固碳評估概念框架87
6.2工程固碳量與工程區碳匯計算89
6.3退牧還草工程區草地碳匯(2003~2010年)90
6.4退牧還草工程固碳量(2003~2010年)92
6.5討論94
第7章退牧還草工程固碳速率及潛力的空間格局96
7.1數據與方法96
7.2結果分析98
7.3討論103
7.4本章小結105
第8章基于IPCC框架的退牧還草工程土壤固碳量估算106
8.1IPCC優良做法106
8.2數據來源110
8.3不確定性分析111
8.4結果分析114
8.5討論120
第9章退牧還草工程固碳能力與生物環境因子的關系123
9.1數據與方法123
9.2結果分析127
9.3討論133
第10章不同管理措施下草地土壤固碳動態格局136
10.1數據和方法137
10.2結果分析139
10.3討論149
第11章退牧還草工程的綜合成本效益評估157
11.1退牧還草工程固碳收益計算方法157
11.2基于生態服務價值的工程生態效益評估方法159
11.3退牧還草工程固碳成本效益分析161
11.4退牧還草工程的生態效益分析163
11.5本章小結167
參考文獻168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