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科學方法與美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294362
- 條形碼:9787568294362 ; 978-7-5682-943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科學方法與美學 本書特色
★雙南老師這本書,以超常的思維密度,親和又實在地對美學界、“科技藝術”界長期糾結又想累了的兩個老課題——科技到底,是在干什么?藝術又是在干什么?——給出了新視角的解答。他從“沒缺陷、不常見”的審兩要素美學觀入手,把人類科學探索與對美追求之關系說通了。而作為我個人讀此書的收獲,是了解了作者如何工作和想事情的方法。 ——徐冰,著名代藝術家,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多次獲得英美藝術獎 ★深入閱讀這本書,將在很短的時間的對科學的起源、宇宙的誕生與演化以及人類哲學觀,特別是人類對于美的觀念演化有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將會是特別好的閱讀體驗。 ——張文宏,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 ★張雙南老師的書總是充滿睿智,發人深思。他對科學與美的關系的探討,在我看來算是科學每人文對話的一種大膽并且勇敢的嘗試,極具啟發性。除了收獲知識,本書帶給讀者更多的是一次科學的洗禮和對美的思考。 ——周忠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
科學方法與美學 內容簡介
張雙南教授無疑是公認的富有洞見與科學成就的天體物理學家,他也是少有的能夠把黑洞、暗物質、天體起源、宇宙起源和太陽系外生命起源幾個問題梳理得很清楚的科學家。我們深知,只有自己明白了才能把事情說清楚。把科學與宇宙起源說清楚,讓人聽明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并不比從事天體物理研究本身更為容易。這本關于“科學方法與美學”的新書,是他在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為本科生所開設的公選課記錄。這一門課程橫跨科學的起源、人類對天體與宇宙的認識,*后更是在哲學高度上對美學進行了討論。能夠將這三方面通過邏輯鏈連接在一起,正好反映了我們人類在宇宙(天)、自然(地)以及美的認識(人)三方面是如何思考并增進認識的。通過張雙南教授層層遞進的論述,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張雙南教授在科學史上的洞見,更看到了我們人類在幾千年的文明史中,是如何不斷實現自我突破,實現智慧增長并邁向更廣闊的世界的。如果深入閱讀《科學方法與美學》,將在很短的時間內對科學的起源、宇宙的誕生與演化以及人類哲學觀,特別是人類對于美的觀念演化有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將會是特別好的閱讀體驗。
科學方法與美學 目錄
**節 科學的起源——古希臘科學
世界古代文明與成就
古希臘的自然哲學
古希臘的數學
古希臘的物理學
古希臘的天文學
古希臘科學的總結
第二節 人類宇宙觀的七次飛躍
**次飛躍:日心說取代了地心說
第二次飛躍:太陽系不是銀河系的中心
第三次飛躍:銀河系不是整個宇宙
第四次飛躍:宇宙在膨脹
第五次飛躍:宇宙膨脹的根源是大爆炸
第六次飛躍:宇宙在加速膨脹
第七次飛躍:可能有其他的世界和文明
重大科學發現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第三節 從天文學到現代自然科學
伽利略:現代自然科學的鼻祖
牛頓是集大成的理論物理學家
天文學和廣義相對論
天文學和量子力學
現代物理學的兩大理論支柱
100年前物理學大廈上空的兩朵烏云
愛因斯坦的奇葩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獎歷史上量子力學的輝煌和相對論的尷尬
百年現代物理學終于做了個了斷
總結
……
第二章 科學方法的起源和建立
第三章 哲學美學的科學批判
第四章 科學的美學
后記
參考文獻
- >
二體千字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