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蜀學(第二十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117027
- 條形碼:9787553117027 ; 978-7-5531-1702-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蜀學(第二十輯) 內容簡介
本書設“紀念蘇東坡逝世920周年專欄”“蜀中名人”“巴蜀文獻”“蜀學史料與蜀文化史論”“蜀海拾貝”“地方學術文化論壇”六個欄目,收錄文章25篇,字數50萬余字。“紀念蘇東坡逝世920周年專欄”收錄楊勝寬、張帆、潘殊閑等的文章;“蜀中名人”涉及李白、魏了翁、劉咸炘、張問彤等蜀中歷史文化名人;“巴蜀文獻”有《李調元集外佚詩文輯錄》《陳希曾督學川晉奏折匯輯》等文章;“蜀學史料與蜀文化史論”中可以讓讀者了解到巴蜀文脈“蜀石經”、南宋眉山史繩祖仕宦履績、李乾德年譜等;“蜀海拾貝”讓讀者了解陳守忠教授、中國學術視野中的地域文化等。其中不少文章發蜀學之先聲,對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一的“蜀學”文化,有相當的啟迪意義和學術價值。
蜀學(第二十輯) 目錄
蘇軾在徐州:詩文交往與其主盟文壇的關系
北宋科舉論爭及蘇軾的科舉改革主張
蘇軾與他的初心使命
從蘇軾寓黃書信中窺其寓黃時期的矛盾心態
蜀中名人
李白對董仲舒思想的積極繼承與詩性表達
李白的謫仙情結及自我神仙意識
《李杜評釋》與久保天隨的李杜觀
張拭靜江府治績述略
魏了翁對宋代蜀學的貢獻與影響
從劉沅到劉咸忻——雙江劉氏家族略述
清代蜀中著名詩人張問彤初探
巴蜀文獻
李調元集外佚詩文輯錄
陳希曾督學川晉奏摺匯輯
四川省圖書館館藏成都劉氏家族著述經眼錄
蜀學史料與蜀文化史論
巴蜀文脈“蜀石經”殘石——兼述捐贈者、書法、書法家及其他
南宋眉山史繩祖仕宦履績考釋
李乾德年譜
“臨邛道士鴻都客”及“長生殿”略考
靈巖書院師生剳記
蜀海拾貝
我從心底裹敬佩的老師——記念陳守忠教授百歲誕辰
中國學術視野中的地域文化——謝桃坊蜀學研究述評
朗朗賢功人云端——記念原溫江專署教育局副局長、崇慶中學校長劉朗云先生
地方學術文化論壇
宋代南豐曾氏家風探析
明萬歷年間湖廣右參政韓濟考述
稿 約
著作權使用聲明
蜀學(第二十輯) 作者簡介
2003年12月,西華大學與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館共同建立了蜀學研究中心。意在繼承前輩蜀人“紹先哲、起蜀學”的宏愿,研究蜀學,弘揚蜀學,為四川文化建設作貢獻。蜀學中心成立以來,始終圍繞“開展學術研究,加強學科建設,開發文化資源,匯聚和培育學術研究人才,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文化發展”的任務開展工作,受到海內外學者和四川省文史專家與學者的重視和關注,社會影響日益擴大。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