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認知詩學:第11輯:Volume 11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73116
- 條形碼:9787503973116 ; 978-7-5039-731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認知詩學:第11輯:Volume 11 本書特色
《認知詩學》是認知詩學和認知文學研究專業性學術輯刊,由中國比較文學學會認知詩學分會主辦,每年出版兩輯。本書為第11輯,設有名家特稿、理論綜述與學術熱點、認知美學、翻譯認知詩學研究、認知修辭研究、認知文體批評、前沿書評等欄目,論文理論性、實證性、綜述性、創新性、學術性強。《認知詩學》已被中國學術期刊網“知網”全文收錄。
認知詩學:第11輯:Volume 11 內容簡介
《認知詩學》是目前國內外一本認知詩學和認知文學研究專業性學術輯刊,由中國比較文學學會認知詩學分會主辦,每年6月和12月出刊,現設有名家特稿、認知范式專欄、認知文體批評、認知詩學本土化、認知詩學關鍵詞、前沿譯介、書評速遞等欄目,論文理論性、實證性、綜述性、創新性、學術性強。本刊為第11輯,收錄了名家特稿、理論綜述與學術執點、認知美學、翻譯認知詩學研究、認知修辭研究、認知文體批評及前沿書評。
認知詩學:第11輯:Volume 11 目錄
Bridging the Two Cultures: Literary Studies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of Cognitive Science
聯結兩種文化:文學研究的認知科學透視
理論綜述與學術熱點
國內外認知詩學研究前沿熱點與演化分析——基于科學知識圖譜的可視化研究
中西學術交流的使者——紀念認知詩學之父瑞文·楚爾教授
認知美學
具身心智:傅中望雕塑藝術的身體經驗、物感敘事與時間
意識支宇
阿恩海姆早期電影認知美學思想芻論
奧斯卡·施萊默舞臺人物形象設計的具身認知
翻譯認知詩學研究
龐德《詩經·關雎》譯文的前景化與東方少女形象的塑造
論微型小說《橋邊的老人》譯介的創造性叛逆
認知修辭研究
心智認知觀照下的幾類修辭移就
壯族史詩《麼經布洛陀》的隱喻認知研究
認知文體批評
論《紅字》的具身認知書寫
創傷、幻滅與重生:審視《柑橘與檸檬啊》戰爭中青少年的個體經驗
以認知詩學圖形-背景理論對鄧恩《早安》一詩的解讀
愛瑪的“自負”背后:簡·奧斯汀對經驗論的辯證認知
從圖形-背景理論角度分析《黑暗的心》中的陌生化現象
認知視角下《秋干》的物敘事
前沿書評
歷史研究的“認知轉向”——《認知歷史:心智、空間與時間》述評
認知詩學:第11輯:Volume 11 作者簡介
支宇,文學博士,四川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比較文學學會認知詩學分會副會長、四川省文藝理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教*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英國牛津大學訪問學者,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后出站,主要從事比較詩學、當代文藝思潮與認知文化研究。 先后負責主持并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重大項目子課題1項及省部級項目10余項,公開出版有《視覺的復活:中國當代藝術的具身觀看與自由知覺》(四川美術出版社2021)、《具身的進路:中國當代藝術的視覺認知與觀看方式》(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術語解碼:比較美學與藝術批評》(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新批評:中國后現代性批評話語》(河北美術出版社2008)、《文學批評的批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重構景觀:中國當代生態藝術思潮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8合著)、《高小華》(四川美術出版社2002,合著)等著作,3次榮獲省部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三等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煙與鏡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