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電影的藝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606083
- 條形碼:9787572606083 ; 978-7-5726-0608-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電影的藝術 本書特色
電影這門藝術如果有等級劃分,你能到達哪一層級?本書借由一部部影片及片段,帶領人們進入不同時空、了解不同的文化,看懂電影創作者創意十足的天賦才能和絕妙手段,如高手拆招,意猶未盡。
電影的藝術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九章:電影與建筑學、電影與音樂、電影與畫面、電影與戲劇、電影與敘事、電影與探索、電影與想象力、電影與情感、電影與哲學。主要內容包括:一部電影的開頭;空間分割;空間聲響;一個片頭等。
電影的藝術 目錄
親密關系
電影院
“電影”
本書的思路
影片
**章 電影與建筑學
一部電影的開頭
空間分割
空間聲響
一個片頭
景色
兩個極端的例子
一個結尾
空間想象
再來看一個片頭
第二章 電影與音樂
一個前戲
時間關聯
動作(1)
雙重感動
動作(2)
時間的空間
大節奏
爆炸
第三章 電影與畫面
等待者
畫面的呈現
畫面與運動
攝影與電影
又一段行程
攝影作品的承諾
畫面分析
電影的承諾
再看一個結尾
第四章 電影與戲劇
混亂
再講一下空間分割
虛擬性
雕塑性
演員
聲音
戲劇性
吸引力主義
狂喜
第五章 電影與敘事
三部電影
節制
敘事的布局
敘事
透視性
電影敘事
電影的時間形式
現在的往事
第六章 電影與探索
在巴格達
……
第七章 電影與想象力
第八章 電影與情感
第九章 電影與哲學
片尾
電影的藝術 節選
自從電影院里的電影有音樂伴奏時開始,或者說自從產生了有聲電影以來,音響效果就是電影的空間構成方面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音樂、語言以及別的聲響,電影銀幕上的可見之物以及不可見之物都以多種多樣的方式被強調和塑造。根據聲音來源的定位與銀幕上呈現的場景之間的關系,可以通過音響效果表現出復雜的內外關聯,這種關聯又和視覺上的空間分割以多種多樣的方式相互作用。聲音源頭可以來自銀幕上看到的某處場景,或者是銀幕上看不到的某處地方。從外部來塑造一個場景的聲音可以是在電影設計的場景之內,但是也可以像"電影音樂"或者是以旁白的形式——觀眾無須為聲音來源定位。 電影音響組織的這些基本可能性可以或強或弱地相互襯托或者不露痕跡地銜接起來。在一個場景中或是在一部電影的情節展開過程中,可以隨意地將各種可能性組合使用。電影的音響領域不斷證明自己是一種事件空間的維度,這種空間是在事件發生的過程中逐漸呈現的。從美學的角度講,這是聲跡的首要功能,即擴展和豐富由多個空間組成的電影空間;而且不只是擴大提高銀幕上正在發生事件的空間,同時要將電影空間和電影展示的空間進行限定。在電影院里,聲響空間變成了空間聲響 所有的建筑物也都各自有其特定的一種音響效果。在修建音樂廳、報告廳、教堂或者電影院時,*為理想的情況是建筑物的音響效果受到了格外關注。這些建筑物作為諧振空間,展示細微差別的音響效果,它們本身就是發聲體,各種聲音在里面應該盡可能恰如其分地展現其效果。黑格爾在《美學演講錄》中將音樂的"聲響建筑"賦予一種"建筑的特性"也不是毫無根據的。保羅·瓦勒里在對話集《奧帕里諾或者這位建筑師》里強調音樂在塑造空間和改變空間方面的魔力時也曾有過類似論斷。1建筑空間與音樂時間之間的相似性也顯示出電影建筑物的特別之處。電影建筑物在聲音方面的可移動性使得電影畫面的移動干預了對建筑物的感知。電影的聲響在真正意義上填滿了建筑物出現時所展示出來的空間:這種聲響環繞觀眾,僅憑借這一點就將他們拉入電影的視覺景象之中。聲音事件的剪輯通過這種方式將電影里的視覺空間與電影播放時所處的空間結合起來。而實現這一點則依靠與銀幕上發生的一切有著密切關系的那些聲源。
電影的藝術 作者簡介
作者:馬丁·澤爾(1954—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榮休教授,首席研究員,德國美學會創始人之一,“顯現美學”的開創者,被保羅·蓋耶譽為“當代德國Z優秀美學家之一”。著有《顯現美學》《自然美學》《111種美德,111種罪惡》等。 譯者:張晏,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學院副教授。譯有《光影移動》《沐浴在暴風雨中》等德語作品。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巴金-再思錄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