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中學生物新課程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351203
- 條形碼:9787030351203 ; 978-7-03-035120-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學生物新課程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 內容簡介
本書是為高等師范院校生物教育專業的學生和中學生物學教師提升生物學教材分析和教學設計的能力而編寫的。本書的編寫注重系統性、科學性、全面性和實用性,采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對案例進行了詳細剖析和同課異構的設計。
中學生物新課程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 目錄
前言
上篇 中學生物學教材分析
**章 中學生物學教材及其發展.
**節 生物學教材概述.
二、生物學教材及其類型(4)
三、生物學教材的價值(4)
第二節 我國中學生物學教材的發展(4)
第三節 國外中學生物學教材簡介(5)
一、美國中學生物學教材(5)
二、英國中學生物學教材(6)
三、日本中學生物學教材(8)
第二章 生物學教材分析(9)
**節 生物學教材的閱讀(9)
一、認真閱讀教材,通曉教學內容(9)
二、研讀課程標準,把握教學方向(10)
三、閱讀教參資料,豐富教學資源(11)
第二節 教材內容的分析(12)
一、分析教材承載的知識(12)
二、構建教材的知識體系(14)
三、分析教材內容的地位和作用(17)
四、確定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17)
五、分析教材中蘊含的教學資源(19)
第三節 學生情況分析(21)
一、起點能力的分析(21)
二、一般特征的分析(23)
三、學習風格的分析(23)
第三章 初中生物學教材(北師大版)總體分析(24)
**節 教材的組成和內容(24)
第二節 教材的編寫體例(25)
一、章的學習目標(26)
二、章的引言(26)
三、節的引言(27)
四、活動(27)
五、演示實驗(28)
六、建議活動(28)
七、小資料和課外讀(30)
八、思考與練習(33)
九、章的小結(36)
第三節 教材編寫方式的特點(36)
一、圖文并茂,激發興趣(36)
二、突出探究,提升能力(36)
三、貼近實際,注重主體(37)
第四節 教材內容選擇組織的特點(38)
一、突破“學科中心”,構建內容體系(38)
二、突出活動內容,建構能力體系(39)
三、關注STS,構建策略體系(39)
第四章 高中生物學教材(人教版)總體分析(41)
**節 高中生物學課程結構(41)
一、生物課程的地位和作用(41)
二、生物課程的結構及功能(41)
第二節 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設置(43)
一、生物課程設置方案(43)
二、生物課程模塊開設建議(43)
第三節 教材的結構組成和編寫體例(44)
第四節 教材編寫方式的特點(45)
一、構建主線突出、結構合理的知識體系(45)
二、突出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和規律(46)
三、圖文并茂,直觀拓展(47)
四、重視科學探究,培養實踐能力(48)
五、深化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52)
六、改進作業系統,促進評價的改革(53)
第五節 教學策略分析(53)
一、注重內容街接,合理處理教學內容(53)
二、明確各模塊的核心內容和教育價值(54)
三、注重模塊教學的整體設計(54)
四、研究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54)
五、充分應用教材欄目開展教學(55)
第五章 中學生物學教材的比較分析(56)
**節 初中生物學教材的比較分析(56)
一、6種版本教材的共同之處(56)
二、6種版本教材的不同之處(57)
第二節 高中生物學教材的比較分析(59)
一、教材編寫特色(59)
二、教材的編寫體例(60)
三、教材插圖的比較(60)
四、探究活動的設計(60)
五、課后習題的設計比較(61)
六、課外閱讀資料的比較(62)
第六章 中學生物學教材的編選(63)
**節 中學生物學教材內容的編選(63)
一、生物學教材內容的設計(63)
二、生物學教材內容的選擇(64)
三、生物學教材內容的組織(64)
第二節 中學生物學教材的評價和選擇(66)
一、生物學教材的評價(66)
二、生物學教材的選擇(66)
中篇 中學生物學教學設計
第七章 教學設計及相關理論(71)
**節 教學設計概述(71)
一、教學設計的含義(71)
二、教學設計的過程(71)
三、教學設計的特點(71)
四、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72)
第二節 教學設計相關理論(72)
一、傳播理論(72)
二、學習理論(73)
三、系統理論(74)
四、教學理論(74)
五、現代教學理念(76)
第八章 教學目標設計(78)
**節 教學目標設計的分類(78)
一、布魯姆等的教學目標分類(79)
二、加涅的教學目標分類(80)
第二節 生物課堂教學目標的制定(81)
一、制定課堂教學目標的依據(81)
二、制定課堂教學目標的原則(83)
三、制定課堂教學目標的程序(84)
第三節 生物課堂教學目標的表述(84)
一、行為表述法(85)
二、內外結合表述法(88)
第九章 教學方法設計(90)
**節 生物課常用教學方法(90)
第二節 教學方法的選擇(92)
一、教學方法選擇的依據(92)
二、教學方法選擇的程序(94)
第十章 教學媒體設計(96)
**節 教學媒體概述(96)
一、教學媒體的功能(96)
二、教學媒體的類型(97)
第二節 教學媒體的選擇(98)
一、教學媒體選擇的原則(98)
二、教學媒體選擇的依據(98)
三、教學媒體選擇的方法(101)
第十一章 教學過程及模式設計(105)
**節 教學過程相關研究(05)
第二節 教學過程流程圖(107)
一、教學過程流程圖的內容(107)
二、流程圖所用圖形表示的意義(108)
三、課堂教學流程圖的類型(108)
第三節 教學過程常見模式(111)
一、傳遞—接受模式(111)
二、自學—輔導模式(112)
三、問題—探究模式(112)
四、自主學習模式(114)
五、情境教學模式(114)
六、合作學習模式(115)
七、范例教學模式(116)
八、概念教學模式(117)
第十二章 教學內容設計(118)
**節 不同知識類型的教學設計(119)
一、事實性知識的教學(119)
二、概念性知識的教學(119)
三、原理性知識的教學(120)
第二節 課堂教學內容設計的方法(121)
一、突出教學重點(121)
二、突破教學難點(122)
三、重難點關系的處理(125)
四、適當精簡內容(126)
五、適當補充內容(127)
六、適當調整順序(127)
七、聯系生活實際(128)
八、注重科學探究(128)
第十三章 教學方案設計(130)
**節 教案的設計(130)
一、教案的基本內容(130)
二、教案編寫的原則(131)
三、教案編寫的格式(131)
第二節 學案的設計(132)
一、學案的基本內容(132)
二、學案編寫的原則(133)
三、學案編寫的要求(133)
四、學案編寫的案例(134)
下篇 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案例
第十四章 七年級生物學教學設計案例(139)
案例一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的分析與教學設計(140)
案例二 “蒸騰作用”的分析與教學設計(143)
第十五章 八年級生物學教學設計案例(147)
案例一 “人的生殖和發育”的分析與教學設計(150)
案例二 “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的分析與教學設計(154)
第十六章 “分子與細胞”教學設計案例(161)
案例一 “細胞核——系統的控制中心”的分析與教學設計(162)
案例二 “細胞增殖”的分析與教學設計(167)
第十七章 “遺傳與進化”教學設計案例(174)
案例一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的分析與教學設計(175)
案例二 “伴性遺傳”的分析與教學設計(181)
第十八章 “穩態與環境”教學設計案例(191)
案例一 “免疫調節 ”的分析與教學設計(192)
案例二 “生長素的發現過程”的分析與教學設計(198)
第十九章 “生物技術實踐”教學設計案例(205)
案例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的分析與教學設計(208)
主要參考文獻(213)
中學生物新課程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 節選
**章 中學生物學教材及其發展 【研究與思考】 1.舉例說明生物學教材的類型和作用。 2.闡述生物學課程的教育價值和應該具有的地位。 3.簡述我國中學生物教材的發展。 4.分析國內外生物學教材的多樣性及其特點。 5.查閱資料,分析國外中學生物課程教材改革所取得的成功經驗,并指出哪些可以供我們借鑒。 **節 生物學教材概述 一、教材的含義和作用 什么是教材(teaching material)?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認識。我國權威的《教育大詞典》對“教材”給出的定義是“教師和學生據以進行教學活動的材料,教學的主要媒體。通常按照課程標準(或教學大綱)的規定,分學科門類和年級順序編輯,包括文字教材(含教科書、講義、講授提綱、圖表和教學參考書)和視聽教材! 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教科書(textbook)只是教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育大詞典》對“教科書”的解釋:“教科書又叫‘課本’、‘讀本’,是根據各科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編寫的教學用書,是教材的主體,是師生教學的主要材料,是考核教學成績的主要依據,是學生課外擴大知識領域的重要基礎。通常按學年或學期分冊,劃分單元或章節。主要由課文、注釋、插圖、實驗和習題等構成。其中課文是*基本的部分。”在英文中,textbook一詞*早出現于1779年,在中國則出現在1877年。 由于教科書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我們通常所說的“教材”就是指“教科書”,這是對“教材”含義的狹義理解。 廣義的教材是指課堂上和課堂外教師和學生使用的所有“教學材料”,既包括文字材料,如教科書、練習冊、活動冊、故事書、補充練習、輔導資料、自學手冊、復印材料、報刊雜志、卡片等,又包括視聽材料,如錄音帶、錄像帶、計算機光盤、廣播電視節目、幻燈片、照片等。另外,還包括教學實物等。廣義的教材不一定是裝訂成冊或正式出版的書本,凡是有利于學習者增長知識或發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稱之為教材。 從現代大教育觀的視角出發來分析,教材作為構成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教材、師資、教學設施),在教育教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①它濃縮了人類千百年來積累起來的知識精華,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媒介;②它是教學活動的主要課程資源,既是教師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評價教學效果的主要依據,又是為學習者提供學習材料的主要載體;③它以學習者的全面發展為目標,是學習者體驗學習過程、積累學習經驗、構建知識框架、形成正確觀念、獲得智能與個性發展的基本工具;④它通過啟迪學習者的心智,培養其創造性,使人類文化知識寶庫更加豐富多彩。 二、生物學教材及其類型 生物學教材是生物學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素材和學生學習的主要材料。它是生物學內容的載體,包含了生物課程標準所要求的學科知識(事實、概念、原理等)及其知識體系。 生物學教材的分類方法很多。按照教材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分為基本教材(教科書)和輔助教材(教學參考書、自學指導書、補充講義、圖冊、視聽材料等)。本書所說的“生物學教材”是狹義的含義,即“生物學教科書”。按照信息形式不同分為以文字材料為主的生物學教材和以形象化材料為主的生物學教材,前者包含了生物學教科書和教輔書,后者包含了圖像教材、實物教材和音像材料。按照教材的來源分為書籍、師生的經驗、師生制作的物品、自然界物品、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音像資料。按照教材設計的類型分為“知識中心”教材、“學習者中心”教材和“社會中心”教材。 三、生物學教材的價值 作為研究生命現象及其活動規律的一門自然科學,生物學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促進其全面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學教材作為生物學知識的主要載體,為學生呈現了科學、全面、豐富多彩的學習資源。 第二節 我國中學生物學教材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中學生物學教材建設經歷了多次變化和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1949—1958年:此階段,我國的生物學教材是以蘇聯十年制中學的生物學教材為藍本編寫的,初中開設植物學、動物學、生理衛生3門課程,高中開設生物學課程。 1958—1966年:編寫了新的植物學、動物學教材,注意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基礎知識比較系統、全面,教材的編排體系也比較適當。 1966—1978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各地自行編訂教學大綱和教材,教材編寫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在此期間,中學生物課被取消,只開設了農業基礎知識課。 1978—1992年:當時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了一套新的生物學教材,初中《生物》(全一冊)、《生理衛生》和高中《生物》(全一冊)。1981年,出版了《植物學》、《動物學》、《生理衛生》,分別在初中一、二、三年級使用。1986年我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開始了教材改革,確定了“一綱多本”的原則。短短幾年時間,出版了多套新教材(八套半教材)。 1992—2000年:為適應不同地區的教學條件,生物學教材發展走向“多綱多本”。教材內容和形式上,強調及時更新,形式多樣,在傳統教材的基礎上開發電子音像教材和教參,如光盤、計算機軟件等。教材編寫體系從單一的分科體系發展為分科體系、小綜合體系、大綜合體系并存。199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生物(試驗修訂版)》,并在江西、天津、山西三省試點。 2000年以來:2000年7月,我國進行第八次課程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據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和1996年版本教材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編寫了2000年版本教材——高中生物(試驗修訂本),包括“必修”、“選修”、“沿!钡劝姹镜娜陆滩。北京、上海等地還自行編寫了本地試用教材。除此之外,一些有條件的地區或學校,又有了更適合本地區本行業的“校本教材”等。200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又針對2000年教材在使用中發現的不足,修訂編寫了《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生物》。 2003年4月,教育部頒發了《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的編寫工作向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出版部門、社會團體和個人開放。編者按照規定向教育部或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申報,經批準后可以組織編寫國家課程或地方課程規定的教材。中學生物學教材版本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大好局面。 第三節 國外中學生物學教材簡介 下面以美國、英國和日本中學生物學教材為例對國外生物學教材進行簡要介紹。 一、美國中學生物學教材 美國初中一般開設“綜合生物學”或“綜合理科”,高中大多開設“生物學”。出版社可以根據大綱要求編寫難易程度不同的教材,因此,高中生物學教材版本很多,應用較為普遍的近20種,學校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來選用教材。下面介紹其中的兩個版本。 (一)初中生物學教材 “生命科學的研究(Focus on Life Science)”是初中生物學教材之一,內容包括6編25章。 第1編 生命:科學、物質、生命科學、進化學說。 第2編 動物和植物:動物器官和系統、動物的組織和細胞、行為、植物的形態和結構、光合作用。 第3編 微生物與疾病:細菌和病毒、原生動物、藻類和菌類、疾病。 第4編 人類生物學:人體的結構,循環、呼吸、排泄,控制和調節,營養,煙草、酒精和麻醉藥。 第5編 生殖和遺傳:動物的生殖、植物的生殖、遺傳的原理、人類和其他生物的遺傳。 第6編 生態學和人類的影響:生態學、環境保護、人類生態學。 (二)高中生物學教材 “BSCS生物學教材”是高中生物學教材之一,由美國生物科學課程研究會(簡稱BSCS)組織編寫,1963年出版,共有黃、綠、藍三個版本。黃皮本(生物科學:生命的探討)側重于個體水平的發育與遺傳內容,綠皮本(生物科學:生態學研究)側重于生態學內容,藍皮本(生物科學:從分子到人)側重于分子水平的生物化學內容。BSCS生物學教材具有下列特色: (1)以學生為中心。大多通過“探索性”實驗,讓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實驗的課時數較多,加起來超過總課時數的一半。教學內容的學習基本上都是先安排學生進行實驗,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根據自己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進行分析和討論,*后形成新的概念和觀點,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真正把所接觸的知識內化成自身的東西,而不是由教師把概念灌輸給他們。教師的任務主要是準備和指導學生做實驗和野外實習,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主動思考研究,在必要時幫助他們。 (2)培養學生全面素質。BSCS教材要學生了解生物學中的*基本的原理,懂得科學與社會的關系,知道科學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教材中有大量的短文——今日生物學,介紹美國科學家勤奮工作的事跡、美國的高新技術成果等,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教材設置了對環境、資源、艾滋病等社會問題的討論、辯論,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開闊眼界、發展能力。 (3)開放教材內容。開放性是BSCS教材設計的一個重要原則。教材設計了許多與生物學知識有關的現象的分析與討論,如生態系統所遭遇的危機,地球的容納量與人口關系的介紹和討論,世界范圍內所面臨的人口、環境、糧食、資源等社會問題的探討。教材設計了很多生物科學發展前沿的信息,如基因的篩選與應用、克隆技術與人類的關系、核酸和朊病毒等。 二、英國中學生物學教材 英國在初中開設“綜合理科”,有不同版本的教材,其中1986年版的《社會中的科學和技術》(SATIS)以富有新意、內容豐富、編寫新穎,能滿足教師進行STS教育的需要而獲得廣泛的好評。全書共分100個專題,每個專題既是開放的,又是完整的,彼此之間并不相關,無嚴密的邏輯順序。生物學方面的專題有真菌、生物技術、腎衰竭、胰島素、試管嬰兒、素食、用單克隆抗體攻擊靶子、食品中含什么——查看食品標簽、飲用酒精、癌癥探索、艾滋病、精神病、失明、體溫過低等。100個專題中*新科技成果占30%以上,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為他們將來的學習打下知識基礎。根據不同內容采用不同教學方法(討論、角色扮演、故事、案例研究、辯論等),有利于提高學習主動性和參與意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酗酒問題”專題,要求教師組織學生討論,而教材提出的問題以及對問題的看法僅供參考;有的專題則要求教師組織學生外出調查,然后根據調查結果進行討論;有的專題教材中未下結論,要求學生先參觀調查一些工礦企業,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寫出報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唐代進士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