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傳播媒介研究:媒介批評 · 第十三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54117
- 條形碼:9787559854117 ; 978-7-5598-541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傳播媒介研究:媒介批評 · 第十三輯 內容簡介
《媒介批評》(第十三輯)核心話題為電子游戲的文化趣味。書稿將傳播學與語言、符號、心理學等多種學科結合用以探究“電子游戲”這一當下熱門媒介現象,內容涉及國產電子游戲中的傳統文化、電子游戲與文化交流等。書稿關注的其他話題還包括藝術批評、圖像與視覺文化、新媒介學理研究、新媒介實證研究等,文章具有性,言之有物、內容豐富,論說精彩。《媒介批評》至今已出版十一輯,是針對各類大眾媒介進行研究和批評的學術性出版物。
傳播媒介研究:媒介批評 · 第十三輯 目錄
核心話題:游戲批評 1/上癮與電子游戲的精神政治∕姜宇輝 22/游戲的自我實現 ———元宇宙的游戲態與虛擬現實的敘事方式∕周志強 37/游戲的元宇宙∕嚴峰 45/建構一種基于復雜系統論的游戲研究法 ———以沃德利普G弗魯因與伊恩博格斯特為中心∕張艷 64/沉迷、“網癮”與符號:網絡游戲文化的價值反思∕萬成云 龐海音 作為媒介的城市交通 78/作為媒介的有軌電車:20世紀初的交通現代性與上海“流通文明”的建 構∕張昱辰 95/作為媒介的交通節點:江漢關的傳播功能與城市記憶∕黃駿 趙煌 111/移動網絡環境下快遞員的都市空間實踐研究 ———以上海為考察中心∕李美慧 128/作為媒介的十六鋪碼頭:城市文化與城市記憶的生成場所 ∕胡天琦 丁凡新媒介學理 145/從“說文物”到“文物說”:新技術視域下文物類節目嬗變分析 ∕王穎吉 鄧杰靈 160/男人養成記:虎撲籃球趣緣群體話語生產中的男性氣質與身份塑造 ∕戰泓瑋 172/垃圾彈幕:網絡直播亂象成因及治理的博弈分析∕高紅陽 閆心池 185/“抖音之城”的形塑與傳播 ———基于文化研究視角∕遲強 蔡文希 西洋經 197/后疫情時代的城市結構∕[英]戴維·莫利 著 王鑫 譯 影像批評 207/“新主流”影像敘事的顯隱策略及其待解問題∕梁振華 221/韓國電影的南北想象:在民族-國家與世界史的框架中∕郝延斌 238/結構的隱喻:從故園情結到傳承憂思 ———《掬水月在手》敘事結構的意義內嵌機制論略∕李勇 郭倩琳 一種描述 251/金庸小說與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香港報業∕區肇龍 275/疾病書寫中的身體與家國倫理變遷:論晚清《申報》的疾病報道 ∕林丹菁 何揚鳴 289/晚清新女性的現代重構 ———以女報《女子世界》傳記欄為中心的考察∕羅琪翔 圖像與視覺文化 305/走向展廳:中國民間年畫的“可參觀性”意義生產∕王敏芝 楊家寧 319/流金的“延安歲月”:延安電影團的攝影作品及其影像意蘊∕張聰331/“劇場性”何以介入極簡藝術批評 ———從弗雷德到克勞斯∕劉白芊 341/虛擬與仿真 ———網絡藝術的當代形態與價值∕薛軍偉 360/編后記
展開全部
傳播媒介研究:媒介批評 · 第十三輯 作者簡介
柳珊,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新聞傳播理論、媒介文化,著作有《在歷史縫隙中掙扎》《當代新聞評論》等。張檸,北師大文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當代文學史、文化理論與文化批評,著作有《敘事的智慧》《詩比歷史更較為》等。
書友推薦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