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y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y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y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y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yī)家經驗輯
婦產科疾病診治理論與治療方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259662
- 條形碼:9787519259662 ; 978-7-5192-596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婦產科疾病診治理論與治療方案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兩篇,上篇為婦科疾病的診治理論與治療方案,下篇為產科疾病的診治理論與治療方案,主要闡述了婦科炎癥、婦科內分泌疾病、婦科腫瘤、女性盆腔功能障礙及損傷性疾病、女性性傳播疾病、病理妊娠、異常分娩、異常產褥、妊娠滋養(yǎng)細胞疾病等。論述過程中主要從病理、診斷學理論、檢查要領入手,通過引入病案的方式,旨在提出較為完善的治療方案,便于婦產科臨床醫(yī)生借鑒參考,并了解學科發(fā)展的新技術、新進展,及時掌握新技術的適應證及有關并發(fā)癥的診治,以更好地服務于廣大患者。
婦產科疾病診治理論與治療方案 目錄
**章 生殖器官發(fā)育異常
**節(jié) 兩性畸形
第二節(jié) 處女膜閉鎖
第三節(jié) 處女膜堅韌
第四節(jié) 陰道發(fā)育異常
第五節(jié) 子宮發(fā)育異常
第六節(jié) 輸卵管發(fā)育異常
第七節(jié) 卵巢發(fā)育異常
第二章 婦科炎癥
**節(jié) 外陰及陰道炎癥
第二節(jié) 宮頸炎癥
第三節(jié) 盆腔炎性疾病
第四節(jié) 生殖器官結核
第五節(jié) 盆腔淤血綜合征
第三章 婦科內分泌疾病
**節(jié)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第二節(jié) 閉經
第三節(jié) 多囊卵巢綜合征
第四節(jié) 痛經
第五節(jié) 經前期綜合征
第六節(jié) 絕經綜合征
第七節(jié) 高催乳素血癥
第四章 婦科腫瘤
**節(jié) 子宮肌瘤
第二節(jié) 陰道癌
第三節(jié) 宮頸癌
第四節(jié) 子宮內膜癌
第五節(jié) 原發(fā)性輸卵管癌
第六節(jié) 卵巢腫瘤
第七節(jié) 外陰癌
第五章 女性盆腔功能障礙及損傷性疾病
**節(jié) 外生殖器損傷
第二節(jié) 子宮損傷
第三節(jié) 陰道脫垂
第四節(jié) 子宮脫垂
第五節(jié) 生殖道瘺
第六節(jié) 壓力性尿失禁
第六章 子宮內膜異位癥與子宮腺肌病
**節(jié) 子宮內膜異位癥
第二節(jié) 子宮腺肌病
第七章 性傳播疾病
**節(jié) 淋病
第二節(jié) 梅毒
第三節(jié) 黏液膿性宮頸炎
第四節(jié) 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
第五節(jié) 尖銳濕疣
第六節(jié) 生殖器皰疹
第七節(jié)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第二篇 產科疾病
第八章 病理妊娠
**節(jié) 妊娠劇吐
第二節(jié) 異位妊娠
第三節(jié) 過期妊娠
第四節(jié) 多胎妊娠
第五節(jié) 前置胎盤
第六節(jié) 胎盤早剝
第七節(jié) 羊水過多
第八節(jié) 羊水過少
第九節(jié) 胎兒窘迫
第十節(jié) 自然流產
婦產科疾病診治理論與治療方案 節(jié)選
《婦產科疾病診治理論與治療方案》: 外陰及陰道炎癥是婦科*常見疾病之一。外陰暴露于外,外陰陰道又毗鄰尿道、肛門,易受陰道分泌物、經血、尿液和糞便刺激,局部比較潮濕,同時生育年齡婦女性生活頻度增加,容易受到損傷及外界微生物感染。幼女及絕經后婦女陰道上皮菲薄,局部抵抗力低,易受感染。 正常健康婦女,由于解剖學及生物化學特點,陰道對病原體的入侵有自然防御功能。近年的研究認為,陰道微生態(tài)體系與女性生殖系統(tǒng)正常生理功能的維持,和各種炎癥的發(fā)生、發(fā)展及治療轉歸均直接相關。當陰道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壞時,病原體易于侵入,導致陰道炎癥。 外陰及陰道炎臨床上以白帶的性狀發(fā)生改變及外陰瘙癢為主要臨床特點,性交痛也較常見,感染累及尿道時,可有尿痛、尿急、尿頻等癥狀。 一、特異性外陰炎 由一般化膿性細菌引起的外陰炎稱為非特異性外陰炎,多為混合型細菌感染,常見病原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大腸埃希菌、變形桿菌、厭氧菌等。臨床上分為單純性外陰炎、毛囊炎、外陰膿皰病、外陰癤病、蜂窩組織炎及汗腺炎等。 (一)單純性外陰炎 1.病因 常見的致病菌為大腸埃希菌。當宮頸或陰道炎癥時,陰道分泌物流出,刺激外陰可致外陰炎;經常受到經血、陰道分泌物、尿液、糞便刺激,如不注意保持外陰皮膚清潔容易引起外陰炎;糖尿病患者尿糖刺激、糞瘺患者糞便刺激,以及尿瘺患者尿液長期浸漬,也易導致外陰炎。此外,不透氣的尼龍內褲、經期使用衛(wèi)生巾導致局部透氣性差、局部潮濕,均可引起。 2.臨床表現(xiàn) 炎癥多發(fā)生在小陰唇內、外側,或大陰唇,甚至整個外陰部。急性期主要表現(xiàn)外陰皮膚黏膜瘙癢、疼痛、燒灼感,在活動、性交、排尿、排便時加重。婦科檢查可見外陰充血、腫脹、糜爛,常見抓痕,嚴重者可形成潰瘍或濕疹。慢性炎癥可使皮膚增厚、粗糙、皺裂,甚至苔蘚樣變。 3.治療 治療原則:保持外陰局部清潔、干燥,局部可使用抗生素,重視消除病因。 (1)急性期:避免性交,停用引起外陰皮膚刺激的藥物,保持外陰清潔、干燥。 (2)局部治療:可應用0.1%聚維酮碘液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每日2次,每次15-30分鐘。坐浴后局部涂抗生素軟膏或紫草油。也可選用中藥水煎熏洗外陰部,每日1-2次。 (3)病因治療:積極治療宮頸炎、陰道炎。如發(fā)現(xiàn)糖尿病、尿瘺、糞瘺應及時治療。 (二)外陰毛囊炎 1.病因 為細菌侵犯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引起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常見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白色葡萄球菌。多見于外陰皮膚摩擦受損或手術前備皮后,外陰局部不潔或肥胖表皮摩擦受損可誘發(fā)此病。 2.臨床表現(xiàn) 陰道皮膚毛囊口周圍紅腫、疼痛,毛囊口可見白色膿頭,中央有毛發(fā)通過。膿頭逐漸增大呈錐狀膿瘡,相鄰的多個小膿瘡融合成大膿瘡,嚴重者伴外陰充血、水腫及明顯疼痛。數(shù)日后結節(jié)中央組織壞死變軟,出現(xiàn)黃色小膿栓,再過數(shù)日膿栓脫落,膿液排出,炎癥逐漸消退,但常反復發(fā)作,可變成癤病。 3.治療 (1)保持外陰清潔、干燥,勤換內褲,勤洗外陰。 (2)局部治療:病變早期可用0.1%聚維酮碘液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已有膿包形成者,可消毒后針刺挑破,膿液流出,局部涂上抗生素軟膏。 (3)全身治療:病變較廣泛時,可口服頭孢類或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 (三)外陰癤病 1.病因 主要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或白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潮濕多汗、外陰皮膚摩擦受損后容易發(fā)生。此外,糖尿病、慢性腎炎、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營養(yǎng)不良等患者易患本病。 2.臨床表現(xiàn) 多發(fā)生在大陰唇的外側面。開始時毛囊口周圍皮膚輕度充血腫痛、紅點,逐漸形成增高于周圍皮膚的紫紅色硬結,皮膚表面緊張,有壓痛,硬結邊緣不清楚,常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以后膿腫中央變軟,表面皮膚變薄,并有波動感,繼而中央頂端出現(xiàn)黃白色點,不久潰破,膿液排出后疼痛減輕,紅腫消失,逐漸愈合。多發(fā)性外陰癤病可引起患處疼痛劇烈而影響日常生活。 ……
婦產科疾病診治理論與治療方案 作者簡介
侯靜,山東省鄆城縣中醫(yī)醫(yī)院主治醫(yī)師。 宋麗麗,山東省泰安市中心醫(yī)院主治醫(yī)師。 林建軍,山東省淄博市婦幼保健院主治中醫(yī)師。 蔡冬雪,山東省梁山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主治醫(yī)師。 戴世麗,山東省莒縣碁山鎮(zhèn)衛(wèi)生院主治醫(yī)師。 欒靜,山東省威海市中心醫(yī)院主治醫(yī)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