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七月派”詩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537711
- 條形碼:9787520537711 ; 978-7-5205-3771-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七月派”詩學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學術論著,主要研究探討“七月詩派”詩學的形成與建構所起到的作用和影響,同時,對“七月詩派”詩學的內涵、理論形態、價值取向也進行了界定與梳理。并且將“七月詩派”詩學與同時代的“延安詩派”詩學、“九葉詩派”詩學進行了橫向比較,通過分析各詩派的思想傾向、藝術風格、理論傳承、文藝價值等方面,更加明晰了“七月詩派”詩學在20世紀40年代中國現代詩學中的定位、貢獻與價值,并介紹了包括“七月詩派”詩學在內的中國現代詩歌對當代詩歌的影響和啟迪。
“七月派”詩學研究 目錄
**章 胡風的編輯思想與“七月派”詩學
**節 胡風編輯思想的內涵與形態
第二節 胡風的編輯思想促發了“七月詩派”的形成
第二章 胡風人格生成論要
**節 胡風幼年的生理性缺陷與其心理結構
第二節 父母的性格對胡風的影響
第三節 “五四”新文化與胡風人格的建構
第四節 地域文化對胡風人格的涵化
第三章 胡風編輯人格與辦刊理念的生成
**節 胡風編輯人格中的民主與革命的觀念
第二節 胡風編輯人格中的“立人”觀念
第三節 胡風編輯人格中的魯迅精神的基因
第四章 胡風編輯人格的特征及其啟示意義
**節 胡風的編輯人格是革命、啟蒙的精神人格
第二節 胡風的編輯人格是特立獨行的人格
第三節 胡風的編輯人格是甘于奉獻的人格
第四節 胡風編輯人格的啟示意義
第五章 自信與執守:胡風編輯人格的文化探源
**節 胡風的政治資源和社會影響力
第二節 胡風卓越的文學思想與創作實力
第三節 胡風辦刊的信仰和編輯出版經驗
第四節 胡風編輯人格的文化局限
第六章 “七月”同人圈對胡風辦刊的影響
**節 胡風的同人圈
第二節 同人圈的構成與類型
第三節 同人圈與胡風的互動
第四節 同人圈對胡風辦刊的影響與啟迪
第二輯 本體論
**章 西方浪漫主義詩學對“七月詩派”的影響
**節 主觀表現:西方浪漫主義詩學觀念的發生
第二節 情感凸顯:西方浪漫主義詩學觀的核心闡述
第三節 西方浪漫主義詩學對“七月詩派”的影響
第二章 “主觀戰斗精神”:“七月派”詩學理論的本體構成
**節 “主觀戰斗精神”的內涵及其在藝術創作中的作用
第二節 “主觀戰斗精神”的詩學觀念的產生
第三節 “七月派”詩學的“主觀戰斗精神”與“延安派”詩學的浪漫主義
第三章 “主觀戰斗精神”:“七月詩派”文本世界的價值顯現
**節 謳歌抗爭,呼喚解放
第二節 抨擊丑惡,揭露黑暗
第三節 緬懷烈士,崇尚英雄
第四節 歌吟自然,禮贊光明
第四章 個性的張揚:“七月詩派”浪漫主義的美學傾向
**節 執守個性:“七月詩派”的生態環境
第二節 英雄主義色彩:“七月詩派”“力”的文化考察
第三輯 比較論
**章 “七月派”詩學與“延安派”詩學、“九葉派”詩學的差異與會通
**節 “七月派”詩學:突現主體——表現說
第二節 “延安派”詩學:彰顯客體——生活反映論
第三節 “九葉派”詩學:知性的凸顯——經驗傳達說
第二章 啟蒙的復調:“七月派”詩學與“延安派”詩學、“九葉派”詩學的價值取向
**節 承傳“五四”薪火:“七月派”詩學的精神守望
第二節 現實主義精神確立:“延安派”詩學集體理性的選擇
第三節 去蔽與還原:“九葉派”詩學的思想張力
第三章 “七月派”詩學與“延安派”詩學、“九葉派”詩學的審美疏離
**節 “七月派”詩學:高揚主體的戰斗精神
第二節 “九葉派”詩學:新傳統的尋求
第三節 “延安派”詩學:訓諭性與歷史敘事的融合
第四章 詩體建設:“七月派”詩學與“九葉派”詩學、“延安派”詩學的差異
**節 與現代化互滲:民族詩體理論建設的開放視角
第二節 “延安派”詩體的現代轉型
第三節 “七月詩派”與“九葉詩派”的詩體建設模式
第四輯 詩人論
**章 燃燒的生命火山
**節 崇高的史詩:胡風詩歌的脈絡經緯
第二節 燃燒的火山:胡風詩歌的藝術風姿
第二章 力的雕塑
**節 阿垅詩歌崇高美的豐贍意蘊
第二節 阿垅詩歌崇高美的價值形態
第三節 阿垅詩歌崇高美的藝術呈現
第五輯 影響論
“七月派”詩學、“九葉派”詩學對新時期詩歌的影響
**節 個性主義詩學傳統的銜接與再現
第二節 思辨的力量:新時期詩歌感性結構與知性結構的融合
第三節 象征與意象:新時期詩歌審美精神重構
附錄
**章 當代先鋒詩歌的文化走向
**節 先鋒詩歌“知識分子寫作”與“民間寫作”論爭事件由來
第二節 同盟與分裂:先鋒詩歌必然的文化走向
第三節 原欲與理性:先鋒詩歌兩種文化沖突的向度
第四節 平衡與生長:先鋒詩歌的文化走向
第二章 新世紀先鋒詩歌批評的價值估衡
**節 先鋒詩歌批評的文學意義
第二節 先鋒詩歌批評的“個人化”與“公共性”
第三節 如何應對詩歌批評新危機
第三章 小海非虛構詩歌寫作的考察
**節 小海非虛構詩歌寫作的兩種路向
第二節 小海非虛構詩歌寫作的發生動因
第三節 小海非虛構詩歌寫作的技巧與策略
后記
“七月派”詩學研究 作者簡介
吳井泉,1968年出生,文學博士。現為蘇州市職業大學學術期刊中心編審(三級)、教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常務理事、黑龍江省作家協會會員、蘇州市作家協會會員。已有40篇論文發表在《中國人民大學學報》《廣東社會科學》《詩探索》《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學習與探索》《學術交流》《北方論叢》《文藝評論》等學術期刊上,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等期刊轉載。出版《20世紀40年代中國現代三大詩學研究》《現代詩學傳統與文化重構》《以生命作抵押——張雅文論》等學術專著。在《中國作家》《作家》《北方文學》《黑龍江日報》《蘇州日報》等報刊上發表文學作品多篇。著有詩集一部:《守望》;主編詩集多部。主持省部級課題兩項。曾獲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獎專著類二等獎、編著類一等獎等獎項。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