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貴州省地圖(袋裝折疊大全開)(大比例尺1:790000)
-
>
亞洲地圖
-
>
滄桑之變.中國地理卷:中國地理大變遷
-
>
山海經:精選插圖版(全彩)
-
>
實用中國地圖冊紅革皮(2022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盒裝(2022版)
-
>
中國分省系列地圖冊:廣西(2018年版)
中國傳統聚落保護研究叢書 山東聚落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269907
- 條形碼:9787112269907 ; 978-7-112-2699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傳統聚落保護研究叢書 山東聚落 內容簡介
山東聚落在對山東省傳統聚落與民居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進行了系統梳理與分析研究,通過山東省歷史演進變化、自然地理條件、社會人文環境、經濟生產狀況、棲居審美習俗、營建物質基礎等聚落演化生成要素,剖析了山東省聚落格局與空間形態、典型風貌類型特征、民居建筑特色與鄉村景觀特點,系統總結山東省各地區傳統聚落價值構成要素與民眾棲居智慧蘊含,提出了山東省傳統聚落保護傳承發展需求與實踐要求。《中國傳統聚落保護研究叢書 山東聚落》可供建筑、城鄉規劃、風景園林、人文地理、文物保護等相關專業的讀者及文化旅游愛好者參考閱讀。
中國傳統聚落保護研究叢書 山東聚落 目錄
序二
前言
**章 山東歷史地理與聚落演進
**節 山東傳統聚落歷史演進與影響要因
一、遺址考古彰顯的山東史前棲居與文化
二、山東傳統聚落影響要因
第二節 山東省歷史文化與區系劃分
一、歷史建置沿革
二、山東文化特點述略
三、山東地域文化區系劃分
第三節 山東地理環境與地理區系劃分
一、膠東半島地區
二、魯中南地區
三、魯西平原地區
第四節 山東傳統聚落分布區系與人文地理環境
一、地形地貌特征
二、氣候特征及其影響下的傳統聚落與民居特點
三、山東地域傳統聚落保護空間與格局劃分
第五節 山東傳統民居營造技藝
一、建筑材料資源、社會人文環境與傳統營造技藝影響關系
二、山東傳統建筑營造技藝保存現狀及任務
第二章 膠東半島傳統聚落
**節 膠東半島傳統聚落特色
一、街巷格局的形成
二、街巷風貌
三、街巷的尺度
四、院落與建筑特征
五、建筑立面特征
第二節 膠東海草房傳統聚落
一、海草房傳統聚落的歷史演進
二、村落形成
三、形成與發展影響因素
四、村落選址與格局
五、海草房典型聚落——煙墩角村
第三節 海防衛所聚落
一、山東沿海衛所聚落概況及其特點
二、鰲山衛雄崖所
三、登州衛與蓬萊水城
第四節 山地丘陵聚落
一、青島市嶗山區青山漁村
二、煙臺招遠高家莊子村
第五節 膠東半島傳統聚落建筑特色與風貌特點
一、膠東半島傳統聚落民居裝飾特點
二、膠東半島傳統聚落建筑風貌特點
第三章 魯中山區傳統聚落
**節 魯中山區自然地理條件與歷史人文環境
一、魯中山區地貌特點
二、自然環境與氣候
三、自然資源與物質基礎
四、魯中山區的社會環境因素
五、魯中山區傳統聚落資源及其分布
第二節 魯中山區山峪谷地聚落
一、章丘朱家裕村
二、井塘古村
三、濟南長清孝里鎮方峪村
第三節 魯中山區近山平原聚落
一、濟南平陰縣東峪南崖村
二、萊蕪苗山鎮南文字村
第四節 魯中山區密集型傳統聚落
一、太河鎮地理環境與氣候條件
二、齊長城關隘與商道對該區域傳統聚落影響*為深遠
三、聚落資源梳理
四、太河鎮傳統聚落街巷格局與特征
五、傳統建筑特征
六、太河鎮典型傳統聚落
第五節 深受陶瓷業緣影響的魯中山區典型傳統聚落
一、陶瓷業緣影響下傳統聚落所處環境條件、自然資源與人文背景
二、陶瓷業緣影響下的傳統聚落選址
三、聚落格局
四、街巷空間
五、院落空間
六、傳統民居建筑
第六節 魯中山區傳統聚落建筑特色與風貌特點
一、石地基基礎特點
二、墻體肌理及面層特點
三、梁架制式
四、屋面特色
五、門窗特點
第四章 魯西北平原傳統聚落
**節 魯西北平原地理特征
一、運河沿線地區
二、黃河沿線地區
三、淺山丘陵地區
第二節 魯西北平原區域傳統聚落資源及其影響要因
一、魯西北平原區域傳統聚落資源及其分布
二、自然條件
三、社會環境因素
第三節 魯西北平原區域傳統聚落特點
一、聚落布局
二、街巷肌理
三、院落布局及空間特征
第四節 魯西北平原區域典型傳統聚落
一、陽谷縣小迷魂陣村
二、聊城市陽谷縣七級鎮七一村
三、聊城市東阿縣苫山村
第五節 魯西北平原區域傳統民居建筑特色與風貌特點
一、院落大門
二、影壁
三、房屋
四、門窗式樣與裝飾風格
……
第五章 魯西南地區傳統聚落
第六章 山東傳統聚落保護研究
附錄
索引
參考文獻
后記
中國傳統聚落保護研究叢書 山東聚落 作者簡介
高宜生,山東建筑大學建筑城規學院副教授,鄉土文化遺產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執行主任,建筑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所所長,兼任全國文物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山東省古跡遺址協會副會長,山東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主要研究方向與專長:主動研究建筑遺產保護人才培養模式與路徑、方法,發起創辦山東省內唯一、國內第三的建筑遺產保護本科專業特色方向。深耕我國古代建筑與傳統聚落民居研究近20年,連續出版國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點圖書專著各1部,主持山東省“鄉村記憶工程”總體規劃1項,完成國家及省部級課題5項,制訂傳統村落與民居領域國標1項,省標3項,切實填補了我國傳統聚落保護實操技術標準的空缺。持續開展建筑遺產預防性保護研究,帶頭組建建筑遺產預防性保護省文化與旅游重點實驗室,打造跨校多學科“政學研產用”一體化團隊。主持近代建筑遺產預防性保護國家重點示范工程1項,完成中國大運河(山東段)、元中都、城子崖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實踐20余項,獲預防性保護領域文化保護傳承關鍵技術應用省級獎勵2項。 王代赟,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學學士,城鄉規劃工學碩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學院講師,鄉土文化遺產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研究員,文物保護工程責任設計師。主要從事文化遺產保護和城鄉規劃方面的研究、實踐,參與完成文物保護規劃、遺產保護管理規劃、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和相關研究五十余項。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