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大器晚成: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的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114510
- 條形碼:9787571114510 ; 978-7-5711-1451-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器晚成: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的故事 本書特色
①資料珍貴,圖片豐富,可收藏。本書圖片來自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東亞科學史圖書館。世界上有三個重要的中國科技史資料中心,此圖書館為之一,另外兩個分別是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和日本的京都人文科學研究所。這些檔案圖片,許多都是**次公開發表,因此資料珍貴、權威。 本書展示的圖片中有他小時候、年青時、到步入耄耋之年的照片。有他的兩任妻子。有與他共同編寫SCC的作者、為出版SCC的出版社編輯和負責人等。在本書中,占有大多數的圖片,是關于SCC的,早期的一個構想紙片,一篇篇草稿,一張張卡片,一封封信件,一面面書稿,一頁頁篇章,無不記載著一部著作如何從一個思想成為一部著作的歷程。 ②兩條主線貫穿全書。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出:本書有兩條主線。一條主線是講的是人,李約瑟的生平,及與他在SCC上有交集和貢獻的人。另一個講述一部著作如何從“一顆種子”----構想,*終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即一部鴻篇巨制的著作的過程。 ③本書具有高度的學術水平,得到了學界許多專家學者的認可,像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的所長梅建軍撰寫了序言,目前是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曾任該所所長,自2009年起為李約瑟研究所信托會成員的劉鈍老師為本書撰寫了書評。相信大家從圖片中也可以看出,本書的編寫基于這么多豐富的資料的基礎上,給予本書具有高度的學術水平和學術權威的評價,名副其實。
大器晚成: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的故事 內容簡介
在20世紀50年代,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英國劍橋大學的李約瑟博士基于中西方科技對比提出了著名的“李約瑟問題”,這一問題至今仍然是人們熱議的話題,尤其是在科技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他的名著《中國科學技術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簡稱SCC,又譯為《中國的科學與文明》)更是以出版的規模之大、周期之長,成為了現代出版史上的一個奇跡。在這部大器晚成的鴻篇巨制中,李約瑟用大量翔實的證據,證實了許多中國古代在科學與技術方面取得的偉大成就,包括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等,很多成就不僅在時間上領先于西方,而且曾經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李約瑟的這些研究成果,在當年是具有開創性的,到今天已經成為了人們常識的一部分,《中國科學技術史》這部著作不僅成為了世界科學技術史研究領域的一座豐碑,也被視為中西方科技與文化溝通的一座橋梁。 本書兩位作者根據劍橋李約瑟研究所藏“李約瑟SCC檔案”等**手資料,用通俗的語言,將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準備、策劃、研究、寫作的艱辛過程,以及劍橋大學出版社如何克服諸多困難*終將之出版為一套世界名著的完整過程,都如實地還原出來。本書填補了李約瑟研究領域的一項空白,內容翔實、資料權威,其中很多檔案還是**次公開發表。 這是一本面向中國科技史愛好者和大眾讀者的科學普及讀物,講述一部著作如何從“一顆種子”,*終長成“一棵參天大樹”的故事,為的是讓我們今天的讀者不僅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價值和意義,還能夠從前人那里學到科學高效的研究和寫作方法。
大器晚成: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的故事 目錄
一部書的傳奇
李約瑟是誰?
劍橋李約瑟研究所
《中國科學技術史》
關于一本書的故事
SCC檔案
李約瑟的前半生
小約瑟夫·尼達姆
生物化學家尼達姆博士
尼達姆夫婦
魯桂珍
中年危機
命運的轉折
學習漢語
中國行程
中西方科學之對比
一顆思想的種子——*初的想法
國際友人
種子——一個選題的建議
選題建議
劍橋大學出版社
初步計劃
選題通過
作者的籌碼
準備文獻資料
生根——研究和寫作
研究方法
整理資料
制作卡片
編撰方法
目錄
破土——突破語言的障礙
中國的圖書出版
西方的圖書出版
中西方的交流與競爭
一本書是如何誕生的
漢字排版問題
**次交稿
分蘗——**次擴充
**次擴充——從一本書到一套書
七卷本的設計
中文書名
文本編輯
成本核算
裝幀設計
修改問題
漢字鉛字
排版印刷
出版發行
成長——前三卷的出版
總目錄
書評
沒有一本書會是完美的
人物卡片
SCC對中國的影響
修改問題
內部溝通
妥協
爭取外援
分枝——再次擴充
第二次擴充——第四卷分為三部分
再議“李約瑟之問”
新的轉折點——團隊合作的開始
出版社改革
第五卷的推進
第三次擴充——第五、六卷的出版
開花結果——《火藥的史詩》的出版
“火藥篇”的源起
出版延期
何丙郁初稿
火藥實驗
修改書稿
《火藥的史詩》出版
大樹——一項事業的建立
出版是一門生意
劍橋李約瑟研究所的建立
影響與譯本
版稅收入
義務所長何丙郁
斯人已逝
“結論篇”
大器晚成
無盡的夢想
未完的事業
“李約瑟之問”的爭論
從出版史的視角反思“李約瑟之問”
知識就是力量
大器晚成的啟示
尾聲
人物索引
圖書索引
后記
大器晚成: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的故事 作者簡介
王曉,1970年生,河南禹州人,上海交通大學科技史博士,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客座研究員,河南財政金融學院兼職教授,研究方向為出版技術史,長期從事圖書、音像、電子出版工作,主持過多項數字出版項目的研發管理。 郵箱:wanghugh@alumni.sjtu.edu.cn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朝聞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