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文宣逸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744307
- 條形碼:9787547744307 ; 978-7-5477-443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宣逸語 本書特色
成麗的散文集《文宣逸語》是繼《月從故鄉來》后出版的又一部散文集。該散文集以九宮山下一個聚族而居的村莊——文宣村為書寫對象,采取以物帶事的寫法,反映農業文明下的鄉土之夢、現代背景下空心之殤,以對抗遺忘,留住鄉音,安慰共同鄉愁,力求兼具緩解鄉愁的文學價值和記錄鄉村的社會學價值。本書梳理故鄉文宣的歷史文脈,講述村落中的禮俗社會,探尋蘊藏其中的精神內核,喚醒漸行漸遠的鄉土記憶與社會溫情,以及家業中興時不忘的初心。
文宣逸語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三輯,講述了文宣·物、文宣·事、文宣·人三輯內容。
文宣逸語 目錄
火與誰共
茶語
說貓
蓑衣歸來
碓臼·石磨
風中的草根
東司
過往之燈
除夕夜·燈火親
一扇門的光陰
昔年龍燈今猶在
第二輯 文宣·事
秋風長茶油清
找副業
素履之往
紅薯記
飛舞的手袱
古柏之殤
歲月里飛翔的文宣
第三輯 文宣·人
狗伯
良辰美景
杰哥的“三桿”
?正嫂
善端公
老屋與我
后記
文宣逸語 節選
**輯 文宣·物 火與誰共 農人對火的需求恰似魚兒對水的需求。 煮飯,炒菜,燒水,取暖,吃喝洗涮,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前,農人們的日常與火緊密相連。 文宣村四面環山,連綿不斷的群山生長的竹木是人們取之不竭的寶藏,亦是給火的蓬勃提供源源不斷的燃料。 早春、深秋、寒冬,茶余飯后,一捆干柴,幾把木椅,農人圍爐而坐,紅紅的火焰躥得老高。室外,看門的狗子也懶得叫喚了,耷拉著腦袋擠進火爐邊主人的腳下打盹兒。男人談天說地,談古論今,面紅耳赤,飛沫四濺,這時的火是他們比拼學識與見識的窗口;一頂針、一竹篩、幾團索線,納鞋底、繡鞋墊、縫衣褲,輕言細語,笑語盈盈,那是主婦們在火爐旁的幸福時光。 火是莊稼人的媒介。男人見面,遞根紙煙,你的煙頭挨著我的煙屁股,低頭點火。或,我的水煙筒按進一團煙絲,猛吸一口,將那桿油黑發亮的寶物遞給你,情分在這燃起的紅點與煙霧中升溫。你家的羊兒啃了我家麥地,我家的豬崽兒出欄踐踏了你家菜園,倘若是以前,指不定會面紅脖子粗地理論一番,此刻,經歷了點煙或煙袋互讓,他們粗骨大膀的手一揮:小事兒,小事兒,不值一提!煙消云散。 火于文宣的女人們,是她們掙扎與希望交織,苦痛與歡愉相依的人生底色。 火種 當擊石取火日漸淘汰,被稱為“洋火”的火柴作為新的取火工具從國外進駐大陸,隨后,迅速在民間流行。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糧油、布匹等日常用品舉國實行供應制,火柴亦是限量供應。自我記事起,村里人能用得起火柴的為數不多。除了火柴票,購買一盒火柴還需兩分錢。農人一日三餐都得生火做飯,取火工具必不可少,長二寸、寬一寸的一盒火柴,至多也就五十來根,不到二十天火柴盒就空空如也。機靈的主婦在每晚睡前將燃過的炭頭埋在熱火灰中,晨起有的尚存火星,以干草團或干松針一捂,少頃便火苗升騰。火種熄滅了的得到附近已生火的人家借火。一團芭茅、幾條竹椏或幾許松針,裹著一兩個紅紅的火炭,一手平端,一手擋著上風口,眼盯火種,在高低不平的地上碎步快走。著火點低的干柴草,經風一吹,一下就點燃了。“快跑”“快跑”,眼看到家了,火苗卻舔著手臂,只得笑罵著往天井或水溝一扔,火團兒應聲落地,在蓄有積水的天井或水溝內“嗤嗤嗤”,冒出一縷縷白煙,委地成殤,這邊,在灶臺前忙碌的主婦已笑成一團。 許是借火的日子已成日常,同一棟老屋的來鳳娘借火有了自己的套路。她將圓竹筒劈成兩半,借火時,鏟點熱灰再加兩個火種,燙不著也不易熄滅,日久,竹筒由青變黃,繼而變黑、變焦,竹筒越來越短的時候,就地取材,再換一個。借火的日子,是她人生*難熬的日子,丈夫英年早逝,她一個人拉扯著三子二女,借米,借油,借雞蛋,借鹽巴,大到笸籃曬箕,小至針頭線腦,無所不借。硬是將兩兒送到了高中,一女送進了大學。 那年寒假過完,上大學的女兒返校。天還沒亮,來鳳娘披衣起床,摸索著扒拉火塘,睡前埋在火塘熱灰中的火種,在滴水成冰的夜經北風一吹,已無半點星火。她嘆了一口氣,伸手去取那半邊竹筒,想了想,反身將柴垛上的長木棍抄在手上,抖抖索索出了門。啟明星還沒露頭,頭頂上空,是無涯的黑,如一頂巨大的黑乎乎的棉帽壓得人心里直發毛。沒有星星,沒有任何照明工具,唯一能依靠的只有木棍。特殊時期,木棍能防身,亦能當眼睛使喚。借著木棍探路,她高一腳低一腳來到村西頭的隊長家,隊長家里應該不缺火柴。 “汪汪,汪汪汪汪”,一聲猛烈的犬吠打破村莊的寧靜,緊接著,附和聲此起彼伏。狗眼看人低。狗這種人類*早馴養的家畜,由狼馴化而來的群居動物,對外空前團結的共性在這一刻暴露無遺。一時間,狺狺四起。她揮舞著木棍,星星點點的光點便不遠不近地圍著她轉。她進,光點退,她退,光點亦步亦趨跟上,她不發一言,只是將棍子忽前忽后忽左忽右揮得更勤了。 P1-3
文宣逸語 作者簡介
成麗,湖北通山文宣人,居咸安。現任成寧市女作家協會主席。魯迅文學院湖北作家高級研修班學員。2022年獲湖北省作協“散文新銳作家”獎。已出版散文集《月從故鄉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
- >
唐代進士錄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