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清涼源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602678
- 條形碼:9787576602678 ; 978-7-5766-0267-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清涼源流 內(nèi)容簡介
清涼山坐落南京城西,六朝時,這里是兵家必爭之地。唐宋以后,以豐厚的史跡掌故,成為志士仁人的懷古之地,而佛寺的興起,這里又成為傳播佛教的圣地。明清以來,這里人文淵藪,閃現(xiàn)出更多瑰麗的人文精神與進步思想精華。清涼文化是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清涼寺是法眼宗祖庭,在中國佛教史上有重要地位。這本書全面闡述了自南唐始,清涼文化建立的原由、主要發(fā)展過程、南唐以來清涼寺的歷史滄桑、名人蹤跡、詩文流傳以及歷史深厚、風光優(yōu)美的清涼勝境。
清涼源流 目錄
**章 清涼溯源
**節(jié) 石頭山的億年歷史
第二節(jié) 石頭城的歷史演變
第三節(jié) 清涼山因寺而得名
第二章 法眼祖庭
**節(jié) 禪宗“一花開五葉”
第二節(jié) 文益禪師駐錫清涼院
第三節(jié) 文益禪師創(chuàng)立法眼宗
第四節(jié) 國主敬重的休復禪師
第三章 清涼宗風
**節(jié) 文益禪師的禪理概述
第二節(jié) 文益禪師的思辨之智
第三節(jié) 文益禪師的詩情禪意
第四章 法脈承嗣
**節(jié) 尊為二祖的天臺德韶
第二節(jié) 住持清涼道場的泰欽
第三節(jié) 尊為三祖的永明延壽
第四節(jié) 法眼宗在江南的承續(xù)
第五章 法嗣相續(xù)
**節(jié) 宋代以后法眼宗式微
第二節(jié) 虛云遙嗣法眼續(xù)法脈
第三節(jié) 法眼宗的現(xiàn)當代傳承
第六章 清涼勝境
**節(jié) 還陽泉
第二節(jié) 翠微亭
第三節(jié) 地藏寺
第四節(jié) 掃葉樓
第五節(jié) 烏龍?zhí)?br /> 第六節(jié) 風物志
第七章 名人蹤跡(上)
**節(jié) 唐五代十國
第二節(jié) 宋代
第三節(jié) 元代
第八章 名人蹤跡(下)
**節(jié) 明代
第二節(jié) 清代
第三節(jié) 現(xiàn)當代
第九章 祖庭重光
**節(jié) 走近祖庭的因緣
第二節(jié) 弘傳法眼宗思想
第三節(jié) 重建清涼大道場
附錄
一、中國禪宗傳承表
二、南京清涼寺大事記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清涼源流 作者簡介
葛長森,江蘇淮安人。1965年大學畢業(yè)后,長期從事財貿(mào)教育。曾任南京審計學院教務處長、南京商業(yè)教育中心主任,聘為教育部商業(yè)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商業(yè)技術教育研究會會長、全國商業(yè)烹飪教育研究會副會長。著有《財經(jīng)寫作》《烹飪美學》《商業(yè)業(yè)態(tài)》,參編《十大古都商業(yè)史略》等。退休后致力于茶文化研究。著有《金陵茶文化》參編《金陵茶香》。現(xiàn)為南京茶葉行業(yè)協(xié)會茶文化專業(yè)委員會主任。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