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散文集:回憶,是一場宿醉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263843
- 條形碼:9787540263843 ; 978-7-5402-6384-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散文集:回憶,是一場宿醉 本書特色
在一個清閑的午后,泡一壺茶,捧一本書,我想《回憶是一場宿醉》再好不過。借作者的筆,帶我們走近一段蒙塵的舊時光,那里有溫暖的親情,有生活的酸甜苦辣,有悲喜聚散,有生離死別,那份人間煙火氣,*撫凡人心。
散文集:回憶,是一場宿醉 內容簡介
該散文集以時間為主線,非虛構呈現了作者的成長歷程。從呱呱墜地,到成家立業;從在爺爺奶奶的庇護下一路成長,到與爺爺奶奶陰陽相隔,陰晴圓缺,聚散離別,寫盡一段生命歷程的心酸與不易。生命中,你來我往,別離聚散,到*后,有些人只能緬懷,有些事只能回憶。那些已經過去的歲月,任誰都無能為力,*終還是被時間翻過了那一頁。一寸相思一寸灰,半寸留給昨天,半寸守住今天。心中有情,余生無涯,嘗過了煙火的味道,終是被嗆的淚眼朦朧。可余下的人生,還有山長水遠需要走。不去管,那南飛的燕子,何日才可以返家;不去問,那一葉扁舟,又會放逐到哪里的天涯;不去想,那些令人心痛的離別,到底是真,還是假。接下來的人生,都需要將生活扛在肩上,繼續風雨兼程。
散文集:回憶,是一場宿醉 目錄
**輯 記憶如嵐
出生 002
歸屬 005
人生的**份記憶 008
三瓣兒橘子 010
悄語清晨 014
螞蟻洞 017
雞羊之趣 020
停電的夜 025
被窩的溫暖 029
爺爺不摳 033
突然的驚慌 037
夏夜 041
午夜“驚魂” 044
三奶奶死了 049
我有媽媽了 052
溫暖 055
糊新窗 058
暴雨過后 062
闖禍 066
我有弟弟了 069
愛我還是他 072
我上學了 075
跳級 079
**次相見 083
童趣 088
轉學 093
青春期 097
春節 100
時光如流水 105
俯首長跪求安康 108
持一份虔誠 求歲月停留 112
心凄勝秋涼 116
你陪我長大 我伴你到老 121
蒼老是一指年華 125
思緒倚千尋 129
悼念奶奶 133
想念如寒風徹骨 142
鰥寡孤獨 146
爺爺病了 152
時光知味 過往難尋 159
花開有時望春歸 163
爺爺走了 167
悼念爺爺 170
第二輯 思親如潮
心間的疼 174
若有來生 緣再續 178
無盡的思念 181
涼涼清秋 思念如愁 185
歲月是一部留聲機 187
心中傷就像風沙吹 飛進眼里匯成了淚 190
又逢中元節 193
不曾失去 難懂珍惜 196
每逢佳節倍思親 199
冬日的清晨 思念凝霜 202
思念如花 為你綻放 205
記憶是一抹融化于掌間的冰水 208
斷雁西風已歸巢 卻留相思在人間 212
你曾是我,我終將是你 218
求佛 222
時光深處,思憶無聲 228
花好月圓念團圓 231
我又想你了,真的想你了 234
秋天的懷念 237
散文集:回憶,是一場宿醉 節選
出生 一九八九年的正月十六,正午過半,在一個叫作襖太的小村莊,一對年輕的夫婦,迎來了一個新生命的降臨。 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派來的天使,帶著一顆潔凈純真的心,降臨這混濁的塵世,來感受人間六苦,來體味酸甜苦辣。注定,是要歷經坎坷與荊棘,才能不枉人世這一遭。所以,凡嬰兒出生,都是以啼哭之勢問候。 孩子的出生,給這個原本如履薄冰的家庭帶來了一絲歡悅。雖說是個女嬰,但爺爺奶奶依舊難掩眉間的喜悅,圍著、抱著,高興得不得了。此刻,已經五十出頭的爺爺奶奶,做夢也不會想到,就是眼前這個稚嫩的孩子,日后生命的延續,將需仰仗他們的辛勤撫養。 孩子的父母,不過二十出頭,兩家同村而居。女方乃戲子出身,在當時那個年代,吹拉彈唱,算不得什么體面活兒。而男方,好歹也算得上是村里的“書香門第”,老爺子有著體面的工作,家中子女也都讀書識字,兩個兒子同在金融系統上班。這對當時生活在農村的家庭來說,已經相當有優越感了。而女方則是普普通通的務農家庭,就算女方本人有工作,也還是老人家根本就看不上的行當。用老太太的話來說,就是門不當,戶不對,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奈何年輕人郎才女貌,情竇初開。未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已情深意重,你情我愿,私定終身。待到生米煮成了熟飯,家里也就只能勉強同意,卻始終在心里覺得有點不順意。 沒想到步入婚姻后的兩個人更是脾性不和,年輕氣盛,殃及池魚。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本來很體面的一家人,卻一度成了人們茶余飯后閑話的焦點。 就這樣,孩子在父母的打打鬧鬧中出生,孩子的母親卻因患了乳腺炎而苦不堪言。多少次,孩子的父親騎著自行車,來回一百公里的路程,馱著孩子的母親進城看病,終究還是無奶可哺。 新生的女嬰,只在開奶的時候,吃了隔壁鄰居嫂子的四天人奶,從此,便以羊奶和奶粉為食。 即便如此,命定的遭遇始終都是無可避免的。有些緣分不是天涯足夠遠,而是咫尺差一厘。我相信人與人之間的聚散離合,都是上天注定的,不是應了前世的劫,就是命定屬于今生的果。 也許,是太過年輕吧,以至于母性還未成形,慈愛還奔走在路上。多少次,她離家不歸,獨自把那幼小的嬰孩鎖在房中,任憑孩子尿了、拉了、哭了、餓了,都沒有人能夠拿鑰匙進去照顧一下。站在門窗外的爺爺奶奶,看著幼小的生命撲騰著小胳膊小腿兒,哇哇大哭近兩個小時,直哭得渾身是水,卻就是找不到人,也沒有鑰匙能開得那無情冷酷的鐵鎖。不是除了鑰匙就開不得門鎖,而是當時的爺爺奶奶不敢砸啊,過久了心驚膽戰的日子,老人也會變得戰戰兢兢,沒了主意。*后,爺爺奶奶眼看孩子已幾近虛脫,便尋得村子里主事的人來,商量之下,才砸了窗戶,抱出了那可憐的奄奄一息的孩子。 此后的日子,諸如此類的事情也不在少數。孩子的薄弱之軀,尚且沒有能力化解兩個年輕人無休止的隔閡與矛盾。 那些日子,天昏地暗,烏煙瘴氣。常常,那些雜亂的吵鬧聲、摔盆撂碗的哐當聲,把那收藏了昏暗光線的歲月震得一片稀碎。母親的脾氣,就像暴發的山洪,時常席卷著每一個角落,就連孩子的爺爺奶奶,也時不時地被卷入彌漫的硝煙,嗆得一臉烏黑。 終于,忍無可忍,孩子的父親決心就此分開,結束這段沒有天日的孽緣。 為了能夠順利解脫,父親便選擇了離家躲避,直到判決書寄到家中,才肯歸來。昔日夫妻,今日已是分道揚鑣。 歸屬 父母離異后,尚在哺乳期的孩子,被判給了母親。父親曾用小棉被將幼小的孩子包裹好,抱去相距幾百米遠的昔日的岳父岳母家,卻不想,孩子的母親及其父母、家人,躲在屋里將門反鎖,竟生生地將抱著孩子的父親和那尚不知人心涼薄的嬰孩拒之門外。 無奈之下,父親又將孩子抱回了家中。 二十出頭的父親,也只是一個初長成的孩子。也許,女方父母也正是因為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主張拒絕了對孩子的撫養權。畢竟,自己的女兒也還年輕,沒有孩子,也好找下家。此刻的孩子,瞬間就成了這世上*多余的人。盡管,她的父親已經參加了工作,但即便如此,又怎么能帶得了這般幼小的孩子?此刻,初為人父的父親,開始怪自己,年輕沖動,可憐了這一生下來就沒有一個完整家庭的孩子。 也就是從那一刻,孩子的爺爺奶奶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這個決定,扭轉了這個孩子一生的命運。 當時同齡的爺爺奶奶已五十有四。爺爺雖有著穩定的工作與經濟收入,奈何家大業大,開銷也大。工作之余,爺爺和奶奶還在村子里種著幾畝自留地。 那時候的錢,還算值錢,物價也低,只是人們的工資也少得可憐。一個兒子娶了一房媳婦也散伙了,還留下一個孩子。爺爺奶奶從鄰村買了一只母山羊,山羊產崽之后,孩子就喝山羊奶。山羊沒奶的時候,爺爺奶奶就買奶粉給孩子喝。 對于當時的家庭來說,三四天一袋奶粉,也算得上是一筆不小的固定開支。年輕的父親,尚且不懂得如何去疼愛自己的女兒,整日工作繁忙,孩子的大小事務,幾乎全部都是孩子的爺爺奶奶負責打理。 自從有了小孫女,一直做家庭主婦的奶奶就變得更加忙碌了。洗洗涮涮不說,每每到了晚上,都要起夜四次給孩子換尿布、沖奶粉,著實把人熬得夠嗆。 相信那些當了父母的人都知道,孩子的夜起,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何況對于一個已達知天命的人,那無數個日日夜夜,含辛茹苦,著實不是簡簡單單“辛苦”兩個字就可以涵蓋的。 奶奶家的大炕上有一排窗臺,每天都擺滿了孩子的奶瓶、奶粉、熱水壺等所有日用品。那里面,飽含著一份本沒有責任義務卻恩重如山的慈悲與博愛。 所以,孩子的小名就叫茹,含辛茹苦的茹。 多少年后,當她長大成人以后,她用盡一生的感恩之情去銘記了爺爺奶奶對她的含辛茹苦,也用盡了一生永不退卻的深情,去懷想那給了她第二次生命的兩位至親之人。 她知道,在她所有的衣物用品都被母親卷包走以后,情急之下,是奶奶用家中穿舊的衣服,親手為她改制了小衣,讓她蔽體遮羞;她知道,在她以生命*初的懵懂渴望尋求愛撫與溫暖的時候,是爺爺奶奶,給了她如父如母的呵護與懷抱,給了她那份難得的安全感;她還知道,她人生中穿的**件新衣,是在市里上學的三姑給買的。她知道,從那時起,她的生命因為少了一個原本*重要的人,而多了更多至親家人的守護與疼愛。不止有爺爺奶奶、父親,還有幾個姑姑,尤其是年齡*小的三姑,甚至,還有大伯父。 至此,這個幼小的、從一出生就似乎有幾分多余的孩子,有了新的家庭、新的歸宿。從此,她將更多地屬于她的爺爺奶奶,因為,是爺爺奶奶,在她生命的暗夜,托起了她重生的起點。 人生沒有本就應該的選擇。誰能說,在那種情況下,一個母親尚且可以為了考慮自己的將來,而放棄自己的孩子,一個父親就不能?又有誰可以說,養育了自己的五個孩子,還奶養了別人的一個孩子,總共已撫養了六個孩子,且已五十有四的爺爺奶奶,就理應承擔那孩子生命的重量! 我只知道,這世上,施以援手是情分,熟視無睹也可稱本分。 沒錯,那個孩子,就是我。 人生的**份記憶 我人生當中的**份記憶,存檔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現在推算看來,應該就在兩歲左右。就是因為當時太小,但又太深刻,所以留下的印象,卻也有幾分模糊不清。 隱約記得,那是一個晴朗的日子。已經會走路的我,獨自坐在奶奶家的大炕上玩兒。透過隔扇的玻璃,我看到奶奶正在外屋的灶臺上準備做飯。這時候,我突然看到兩扇敞開著的大門間,走進來一個妖艷的女子,風風火火,氣勢十足(據長大后的回想予以形容描述)。 那人,好像留著披肩長發,穿得有幾分時尚,總之是嚇到我了。我看著她從大門口徑直走進來,朝著奶奶房間西側隔壁父親那屋走去。 那時候,大概只有兩歲的我,應該是自她與父親分開后第二次見她。或者中間還見過?反正我都沒有印象,唯獨記得那一次。按道理,那般年幼的我,應該不認識她才對,何以從她一踏進院子開始,我就瞬間號啕大哭,像極了一只受到了驚嚇的小鹿,蹣跚著腳步,在奶奶家的大炕上不停地來回奔跑,躁動惶恐?
散文集:回憶,是一場宿醉 作者簡介
心柔,原名譚成妍。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原創音樂詞作者,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創作發行原創歌曲200余首。內蒙古自治區新聯會副秘書長。青年作家,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網絡文藝家協會會員。自2012年開始散文創作,先后在各大文學網站發表;其間創辦過網絡文學社,做過文學網站編輯;其散文作品散見紙媒刊登。先后出版個人散文集《心柔若水》《歲月很長不必慌張》《一場花開歲月含香》。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