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文化審美:新疆非遺刺繡傳承人群的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73031
- 條形碼:9787503973031 ; 978-7-5039-7303-1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化審美:新疆非遺刺繡傳承人群的故事 本書特色
該書立足中國民間文化審美經驗,以中華民族共同體視野下新疆各民族非遺刺繡傳承人群的文化敘事為對象展開,是對新疆各民族非遺刺繡傳承人群在新疆大學進行培訓時技藝情況的階段性宣傳記錄。該書不但采用民間的視野,更是以民間藝人的經驗審美為*終的言說對象。具體而言,該書主要從“民間生命意識”“民間日常生活”與“民間文化倫理”三個不同的審美面向展開,通過對新疆各民族非遺刺繡傳承人群在培訓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三種審美表達的經驗溯源和意義闡釋,進而嘗試將其人生履歷的經驗審美轉化為電影劇本的藝術實踐
文化審美:新疆非遺刺繡傳承人群的故事 內容簡介
本書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科普及基地新疆文化發展研究中心“文藝敘事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系列叢書之一。本書立足中國民間文化審美經驗,以中華民族共同體視野下新疆各民族刺繡傳承人群的文化敘事為對象展開,探討了新疆各民族刺繡傳承人群在刺繡過程中表現出的真、善、美的價值倫理和人際交往間的人情之美,反映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民間刺繡實踐對新疆非遺刺繡傳承人群主體的意義。
文化審美:新疆非遺刺繡傳承人群的故事 目錄
民間生命意識審美老驥伏櫪雄心在,生命體驗刺繡情 / 006傳承不斷的刺繡生命樣態 / 013刺繡,藝術方式的生命精神拯救 / 018牧民新村話氈繡 / 026刺繡人的生命關愛:剪紙、畫畫與縫紉 / 030貧困家庭里走出來的新疆工藝美術大師 / 036生命意識的發散:刺繡、骨雕與石雕 / 043唐卡畫師、皮雕藝人和刺繡先生 / 048愛心助殘多善舉,致富不忘重傳承 / 055生命的苦難與刺繡的自我突圍 / 060劇本:石榴花開的聲音 / 064民間日常生活審美自由棲居與生活:在家也能做生意 / 095店小人氣大,服務你我他 / 098*是人間煙火氣 / 102村里要開合作社 / 105生活中的刺繡時光 / 109刺繡,是我報給生活的歌 / 112請再讓我參加一次培訓 / 116手繡是一場在指間有溫度、有情感的交流 / 120非遺研培學手藝,刺繡脫貧譜新篇 / 124用行動感動群眾,用手藝裝飾夢想 / 128劇本:羊角花開的地方 / 130民間文化倫理審美用奮斗支撐夢想,用手藝織就未來 / 168風雨之后愈平靜,鏗鏘玫瑰更芬芳 / 172我熱愛這份事業,并將為之奮斗終生 / 175紅玫瑰的記憶 / 180熱愛讓我永不停息 / 186我不曾聽見未來,卻也能繡出美好 / 191繡一棵胡楊,造一片綠洲 / 195一雙手的“雙重引力” / 201快樂的草原繡娘 / 206為了一個學以致用的初衷 / 211劇本:窗花的顏色 / 217后 記 / 241
文化審美:新疆非遺刺繡傳承人群的故事 作者簡介
王欣,新疆哈密人,文學博士,新疆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地方民間文化、民間文藝學等。長期在新疆多地展開實地調研,在民間文學、民間藝術等方面積累了一定資料。近年的學術興趣集中于民間審美的獨立性、鄉土性研究,注重在文學人類學敘述方法上進行實踐。在《西北民族研究》《當代電影》等學術刊物獨立發表論文十余篇;主持、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多項。 王敏,祖籍四川成都,新疆烏魯木齊人,文學博士,新疆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萬人計劃”人才,“自治區天山英才”,中國現代文學館特邀研究員。近年的學術興趣集中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的生活史、技藝史的敘事研究,并注重非虛構寫作對傳承人群生活經驗的敘述。在《文學評論》《西北民族研究》等學術A類刊物獨立發表論文6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11部;主持與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多項,科研成果榮獲新疆天山文藝獎、新疆哲學社會科學獎等省部級獎項。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
- >
唐代進士錄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