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影視劇創作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101936
- 條形碼:9787308101936 ; 978-7-308-10193-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影視劇創作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影視劇創作的相關內容, 包括劇作的價值與特征、故事、結構設計、情節技巧、場景、劇作語言、影視劇的文學改編、劇本的體例、劇本基本規范及常見失誤等。
影視劇創作 目錄
**節 敘事的價值
一、作為敘事藝術的影視創作
二、敘事的價值
第二節 什么是敘事
一、講什么
二、怎么講
第三節 影視敘事的特征
一、敘事手段的綜合性和敘事主體的多元性
二、敘事行為的儀式性
三、表意工具的物質現實性
第四節 劇本在影視敘事中的主要作用
一、時間的塑形
二、情節的建構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
第二章 故事
**節 故事問題
一、故事的定義
二、故事的意義和價值
三、故事的尋找和發現
第二節 故事的設置
一、劇作命題的確定
二、故事背景的確定
三、人物和人物關系的確定
四、視點和敘述者的確定
五、故事類型的確定
【相關鏈接】劇本故事創意策劃及編寫
第三章 人物
**節 人物的形成
第二節 人物的形態
第三節 人物的功能
【相關鏈接】人物小傳的寫作
第四章 結構設計
**節 影視劇結構概論
一、電影結構與電視劇結構
二、傳統與非傳統的分野
第二節 傳統結構
一、結構的入門——三幕劇模式
二、三幕劇模式的延伸
三、電視劇常用結構
第三節 非傳統結構
一、戲中戲結構(套層結構)
二、散點結構(傳記片結構)
三、對立結構
四、圓形結構
五、時空重組結構
……
第五章 情節技巧
第六章 場景
第七章 劇作語言
第八章 影視劇的文學改編
第九章 劇本的體例、基本規范及常見失誤
影視劇創作 節選
《影視劇創作》: 一、戲中戲結構(套層結構) 現代電影已經大量地出現了戲中戲電影的范例,很多觀眾對于戲中戲結構的電影也已經耳熟能詳。但是仍然要把戲中戲電影歸入非傳統結構的模式當中,主要原因是戲中戲電影的*大特點是外層結構和內層結構的關系。實際上很多戲中戲電影,如果不研究其外層和內層的關系,只看情節發展線索,往往也符合傳統結構。 比如說電影《莎翁情史》,采取了明顯的戲中戲結構。電影梗概如下: 1593年的夏天,倫敦劇場界的閃亮新星威廉·莎士比亞面臨一個重大的危機,他失去寫作的靈感,那是伊莉莎白一世的時代,充滿多姿多彩的娛樂和趣事,偉大的莎翁卻江郎才盡,不管他用什么方法,不管劇場老板和債主給他多大的壓力,他就是沒有創作下一出戲的靈感和動力,這出戲叫做《羅密歐與海盜之女桃絲》。 莎士比亞需要一名女神激發他的靈感,沒想到現實生活竟然融入他的創作,他愛上一個女孩,并將她帶入他自己寫的戲劇之中。 一位名叫薇奧拉的小姐不顧當時女人不能粉墨登場的禁令,假扮成男人,前去劇場為莎士比亞試演,不過年輕的莎翁很快就發現她是女人,他們倆立刻墜入愛河,這時候莎翁的靈感如泉涌,將他們的愛情付諸文字,薇奧拉成為他生命中的朱麗葉,而他這個羅密歐也找到生存的意義。 可是莎翁的運氣沒那么好,雖然他下筆如神,可是他卻得面對薇奧拉必須嫁給魏瑟爵士的殘酷事實。 在一場身份混淆、錯綜復雜的烏龍鬧劇中,大吃干醋的丈夫和老婆的情人決斗,私訂終身的情侶偷偷調情,而年輕的莎翁不但得為他的劇本想出完美的結局,也得為他自己的愛情找到快樂的結局。 整個影片的外層結構是莎士比亞和薇奧拉小姐相識、演劇、戀愛乃至被迫分手的過程,基本上符合傳統結構的鋪墊、危機、高潮的模式。但是本片*大的特點就是外層結構和內層結構的關系。本片的內層結構就是莎士比亞醞釀劇本《羅密歐與朱麗葉》乃至這個戲劇上演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莎士比亞外在的種種遭遇都改頭換面地化為劇本情節(當然編劇的創作過程正好相反,所有的外層劇情都是根據《羅密歐與朱麗葉》推想的)。 比如《羅密歐與朱麗葉》劇中著名的浪漫抒情的愛情場面陽臺會,劇中莎士比亞本人就經歷了一次陽臺會,不過是喜劇化的處理,變成了莎士比亞為了偷會情人爬上陽臺,結果掉下陽臺的劇情。所有的臺詞都貼著《羅密歐與朱麗葉》劇的臺詞寫成,但是效果卻大相徑庭。 包括《羅密歐與朱麗葉》劇喜劇性的開端發展和*終悲劇性的結尾,《莎翁情史》一片在外層結構上也作了巧妙的呼應。莎士比亞在*初的時候因為在和薇奧拉小姐熱戀當中,生活一切都顯得那么美好,所以作家寫的是喜劇,*終莎士比亞無力阻止薇奧拉遠嫁,兩人被迫分手的命運不可逆轉,作者這個時候在生活中也遭遇了悲哀,所以莎士比亞把自己的劇作加上了一個悲哀的結尾。 從《莎翁情史》的例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戲中戲結構的電影相對于傳統電影,外層結構和內層結構的關系成為了不同于傳統結構電影的關鍵所在。 在外層結構和內層結構上出新出變出奇的戲中戲結構電影,我們還可以舉出《法國中尉的女人》《改編劇本》等優秀影片,在這里不一一贅述了。二、散點結構(傳記片結構) 散點結構往往出現在名人傳記的影片中。這類影片在劇情結構上和其他所有的影片不同,它不采用傳統的戲劇性結構講述一個有頭有尾、沖突節節上升的故事,而是把一個人物的一生或者一生中*光彩的段落拉開,展現在你面前。所謂的拉開就是在這個段落中選取*能反映人物性格體現人物命運的若干個點,按照時間順序連綴起來,就構成了整個影片的結構。這些點與點之間可以有鋪墊有呼應,但是它們之間沒有傳統結構邏輯上的因果關系。 比如電影《巴頓將軍》,典型的美國傳記片的散點結構。我們先來看看影片的梗概: 1943年在北非,英美盟軍遭到綽號叫“沙漠之狐”隆梅爾元帥率領的德軍反擊,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戰斗,結果美軍遭到慘敗,陷入了困境。為了扭轉戰場形勢,重振美軍力量,美國當局派喬治·巴頓將軍前往第二特種部隊任司令官,有才華的布萊特雷少將為他的助手。 年逾五十的巴頓雄心勃勃,一上任就整頓軍紀,命令伙房必須準時開飯,官兵服飾整齊,不準女人裸體畫帶進軍營,還制訂了極嚴格的訓練計劃。經過雷厲風行的整頓,巴頓部下的官兵們,一掃悲觀畏戰的情緒,成為一支紀律嚴明、斗志昂揚、驍勇善戰的部隊。 不久,巴頓率領第二特種部隊與德軍隆梅爾的軍團進行了激烈的戰斗,德軍大敗。巴頓部隊乘勝追擊,*后把殘兵敗將趕出了非洲戰場。 ……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二體千字文
- >
經典常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