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旴江醫藥廉潔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234220
- 條形碼:9787576234220 ; 978-7-5762-342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旴江醫藥廉潔故事 本書特色
悠悠千載下,杏林又逢春。今天,人民衛生健康得到了空前的重視,醫生的社會地位也已不可同日而語。然而,只要有醫學活動,有醫患關系,就一定存在醫德問題。如何通過挖掘優秀傳統文化,尤其是中醫藥文化,加強對醫學生的醫德教育,更好地服務于立德樹人的教育宗旨,為社會主義衛生事業培養更多優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和使命。本書算是這方面的一次有益嘗試。主要立足于史志、家譜等文獻資料,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了數十位旴江醫家藥師的廉潔故事,以期以情動人,達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旴江醫藥廉潔故事 內容簡介
本書充分挖掘旴江醫學和建昌藥幫文化內涵,提煉符合時代特征和要求的廉潔文化,從歷代醫家、藥師生平事跡中遴選出60余則廉潔故事,兼顧故事性與學術性。這些故事以史志、家譜、詩文文獻為基礎,通過發散、充實,再創作而成。
旴江醫藥廉潔故事 目錄
藥囊直入長安市
王安石路邊治瘧
續集驗方饋百姓
癡心專攻疑難癥
三位尚書齊稱道
逸名醫家不茍取
八旬知縣敬其德
吳澄將之擬倉公
醫不精不足活人
家傳醫方慷慨獻
折股反以德報怨
耿介直男佯應諾
瑞竹堂里集驗方
世宦子弟酷嗜醫
吳澄推重世僅兩
董奉復生美名揚
守恒醫道辭太醫
刻苦攻讀精醫道
術精業勤澤萬民
獨運匠心抗大疫
婉卻干金賜狀元
著述宏富遺后世
仁孝天畀性廉介
治病救人分內事
癆瘵專家勤著述
道地藥材湯翁名
湯翁處方療妻疾
以儒通醫四香戒
樂善好施承家學
行善救人得仙方
虛懷若谷恤孤窮
善治小兒活菩薩
寄居寺廟苦學醫
十代世醫自君始
治愈癰疽拒重金
君離轉恐病難消
醫學道阻但求真
武舉之家名醫多
貌丑醫技賽神仙
智拜名師成名醫
治病但以花木酬
儒學教諭精醫道
妙手仁心濟世志
滸灣藥鋪活菩薩
醫宗嘉言闡奧義
三炷清香解沉疴
德醫雙馨育英才
師承祖父醫名揚
雞鴨成群囊中空
擲米成丹濟蒼生
祖孫煉丹啟先河
長以藥石濟疾苦
惟真是求不計值
人皆知命之所重
良醫濟世功同相
狗皮膏藥本仁創
三指何妨我獨貧
存心已有天知曉
游仕楨古法炮制
劉文江辦醫學校
建昌白芍飛上天
嘴穩手穩身也穩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旴江醫藥廉潔故事 節選
醫方命以荊公名 提起王安石,人們自然而然會想起他是偉大的改革家,主導了熙寧變法;他是才華卓絕的文學家,詩文璀璨,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思想家,創立荊公新學,提倡經世致用。鮮為人知的是,王安石還以儒通醫,深諳中醫藥知識,精通醫理、藥性。 據臨川區、東鄉縣、金溪縣一些王安石家族后裔村族譜記載,王安石的曾祖父王明,曾經是一位走村串戶的游醫,所以王安石在醫學方面有一定的家學淵源。加上王安石自幼酷愛讀書,興趣廣泛,誠如他在《答曾子固書》中所說的那樣:“故某自百家諸子之書,至于《難經》《素問》《本草》、諸小說無所不讀;農夫、女工,無所不問!彼谛藕校洺J炀毜厥褂冕t學專業術語來描述自己的身體狀況,如“營衛殊闕從容”。在治國之道的討論中,他也不忘用醫藥來打比方,如他把治國比喻為治病,猛藥只要對證了,就能起沉疴,療痼疾?梢娝兄鴺O高的醫學造詣。 在浩如煙海的古代方書中,至今有兩首以王荊公(王安石曾受封荊國公,后世尊稱為王荊公)命名的醫方傳世。一是“王荊公偏頭痛方”。王安石操心國事,結果落下了個偏頭痛的毛病。宋神宗知道后,便把禁中秘方賜予王安石。王安石用了后,效果非常好,于是又把這道宮廷秘方無私地傳給了蘇軾!短K沈良方》中是這樣記載的:“用生萊菔汁一蜆殼,加生龍腦少許調勻,仰臥注鼻中,左痛注右,右痛注左,或兩鼻皆注亦可,數十年患,一注而愈!睋K軾轉述,王安石告訴他此方已經治愈過好幾個人。另一首是“王荊公妙香散”,處方為人參、五色龍骨、益智仁、白茯苓、茯神、遠志、甘草、朱砂共八味藥。有益氣寧心、固精止遺的功效,主}臺夜夢遺精、驚悸健忘。該方*早見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朱端章所輯的《衛生家寶方》,后世明初朱橚主持編纂的《普濟方》、王肯堂的《證治準繩》、張介賓的《景岳全書》、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均有收錄或記載。“王荊公偏頭痛方”有史料明確記載為神宗所賜的宮廷秘方。明明是宮中秘方,為何又會以王荊公命名?而“王荊公妙香散”是否是王安石主要創制或參與創制?這些我們都不得而知。 孫思邈在《千金方》中強調“人命至貴”,而*關乎人命的便是醫藥。作為政治家的王安石,對醫藥事業也是非常重視的。在他出仕之初,擔任鄞縣(今鄞州區)知縣時,就非常重視醫學,反對蠱惑人心的巫師。慶歷年問,仁宗皇帝頒布了醫治“蠱毒”(以神秘方式配制的巫化了的毒物)的《慶歷善救方》。皇祐元年(1049)二月二十八日,時任浙江鄞縣知縣的王安石撰寫了《慶歷善救方后序》,還將此序和《慶歷善救方》刻石立在縣門外,意欲“推陛下恩澤而致之民”,方便百姓據方購藥自我療治。到他身居高位,主持變法時,他大刀闊斧對醫藥事業進行改革,尤其是重視醫藥教育。比如推行三舍法,激勵學生進步;創立熟藥所,提高人們藥品質量意識。這些都與他精通醫藥,有著濟世救人的醫家情懷密不可分。 P1-2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