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劍橋藝術史(全彩升級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792028
- 條形碼:9787544792028 ; 978-7-5447-9202-8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劍橋藝術史(全彩升級版) 本書特色
《劍橋藝術史》(全彩升級版)圖文并茂,編排精巧,內含近800張古今藝術珍品高清圖片,采用高品質銅板紙全彩印刷,圖片細節纖毫畢現,層次清晰分明,色彩通透真實,盡可能地還原每一幅繪畫的細膩筆觸,每一尊雕塑的柔美光彩,每一座建筑的恢弘結構,大大提升了圖文的閱讀體驗。 本套書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傾力打造,歐美藝術史名家專為大眾讀者撰寫,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錢乘旦精彩翻譯,上至古希臘羅馬藝術的光榮與壯麗,下至20世紀層出不窮的變革與創新,是一套高雅平易的美學入門讀物。無論是初學者,還是專業人士,都能從閱讀中獲得關于西方藝術史的新思路、新體會。
劍橋藝術史(全彩升級版) 內容簡介
《劍橋藝術史》是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傾力打造、歐美藝術史名家聯袂撰寫的一套西方藝術入門讀物。上至古希臘羅馬藝術的光榮與壯麗,下至20世紀層出不窮的變革與創新,萃集每個時代的藝術珍品,呈現每個時代的主要特征。全新升級版精選近800張高清圖片,圖文并茂,相得益彰,帶領讀者在書頁間穿越西方藝術幾千年的絕美風景。
劍橋藝術史(全彩升級版) 目錄
《古希臘羅馬藝術》
導言
**編 上古與古典時期:進步與障礙
01 立雕像
02 希臘神廟與裝飾
03 繪畫與陶繪
第二編 公元前 4 世紀及希臘化時期:創造與模仿
04 雕塑
05 繪畫
06 建筑及設計
第三編 羅馬世界:接受并改造希臘遺產
07 羅馬雕塑與浮雕
08 羅馬繪畫
09 羅馬建筑:繼承與發展
10 世界統治者
尾聲
附錄:如何確定我們的知識
藝術家小傳·小詞典·延伸閱讀
《中世紀藝術》
導言
01 羅馬式建筑和藝術
02 早期哥特式建筑和藝術
03 盛期哥特式建筑和藝術
04 后期哥特式建筑和藝術
小詞典·延伸閱讀
《文藝復興藝術》
解釋現實的人
01 文藝復興藝術的起源
02 佛羅倫薩的早期文藝復興,1400—1450 年
03 文藝復興藝術中的自然、空間和現實
04 文藝復興早期的藝術保護人和藝術家
05 世紀結束時的不安與嘗試
06 北意大利的文藝復興
07 盛期文藝復興
08 至臻完善
藝術家小傳·小詞典·延伸閱讀
《17 世紀藝術》
序
01 導言
02 雕塑:大理石上的動態和血肉
03 繪畫:用光表現的現實
04 繪畫:佛蘭德斯的色彩和華麗畫面
05 繪畫:受理性抑制的感情
06 繪畫:巴羅克肖像畫
07 繪畫:風景、市容和室內
08 建筑及各種藝術的統一
藝術家小傳·小詞典·延伸閱讀
索引
劍橋藝術史(下冊)
《18 世紀藝術》
01 世界及其趣味
02 羅可可藝術和建筑
03 新理想:新古典主義的視野
04 花園和自然
05 革命與藝術
藝術家小傳·小詞典·延伸閱讀
《19 世紀藝術》
序
01 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
02 雕塑
03 浪漫派風景畫
04 法國的現實主義與印象派
05 從現實主義到后期印象派
藝術家小傳·小詞典·延伸閱讀
《20 世紀藝術》
01 突破傳統
02 新運動
03 走向抽象藝術
04 幻想與潛意識
05 在運動之外
06 中心轉換
07 我們的時代
08 何用之有?
藝術家小傳·小詞典·延伸閱讀
《繪畫觀賞》
01 觀賞繪畫的方法
02 風景畫和海景畫
03 肖像畫
04 日常生活和用品:風俗畫和靜物畫
05 歷史與神話
06 宗教畫
07 平面裝飾畫
08 傳承
09 布局構思
10 空間表現中的問題
11 風格分析法:對比文藝復興和巴羅克
12 畫中隱喻
13 創作水平
索引
劍橋藝術史(全彩升級版) 節選
邁錫尼衰落后,希臘并沒有開始一個輝煌的文明。大約公元前 1000年左右,使用各種希臘方言的人居住在愛琴海一帶,其中比較重要的有多利亞人和愛奧尼亞人,前者多居住在希臘本土,后者則分布于許多海島以及小亞細亞西部沿海的一些地方。這些人星羅棋布,分散居住,形成小型聚落,其中有很多后來發展成 poleis(人們通常稱之為“城邦”,但并不準確;單數為 polis)。 早期這些聚落貧困、無知,彼此分割,也不和其他地方聯系。但慢慢地它們發展起來,富裕了,到公元前 8 世紀中葉,也就是荷馬史詩形成的時代,工匠們已能制作高大的陶土墓碑了,上面飾以精細的花紋。很快,人口增長推動著希臘居民向外遷徙,他們東至黑海沿岸,西至西西里島和南意大利。后來,各城邦開始進行廣泛的貿易活動,由此而與埃及和近東發生了人員和文化的接觸。埃及、近東的古代文字和輝煌文明連同其豐富、嫻熟的藝術形式讓希臘人贊嘆不已而又感到自卑,于是在深為感觸之下,他們急于效法,到公元前 7 世紀中葉,許多希臘人已經學到了兩項技藝——寫作和雕刻,就是這兩項技藝,讓他們創造出后來使其名垂千古的文學與雕塑作品。 希臘城邦都是獨立的,都有各自的特點,比如地峽邊的科林斯富庶奢華,是一個大貿易中心;斯巴達勇武好斗;阿戈斯則產生了一批優秀的青銅鑄造師;雅典城邦地處由多利亞人占優勢的希臘本土,它鼓勵個人奮斗,吸引了許多有天分的外國人前來居住,結果它創造出*優秀的詩歌、戲劇與藝術作品。 各獨立城邦又由共同的語言和宗教連接,各城邦的希臘人都到泛希臘(即整個希臘)的神廟來聚會,來到忒爾菲或奧林匹亞的圣殿,向眾神獻奉他們的體育、詩歌和音樂競賽。其他的競爭多數就很激烈了,各城邦間不斷進行戰爭。 當巨大的威脅出現時他們才聯合起來,而這種聯合往往是暫時的。公元前 5 世紀初,類似的威脅到來了,那就是希波戰爭。波斯帝國在公元前6 世紀后期一點點地吞并了小亞細亞沿海的希臘城邦,公元前 499 年這些城邦起而反抗波斯主人,未能成功,結果把希臘本土城邦也拖進了它們的反叛。波斯人鎮壓了起義,然后派兵出征懲罰。公元前 490 年,波斯軍隊在馬拉松平原受挫,主要是被雅典人打敗的,波斯王于是決定發動一場全面的征服戰爭。 希臘人團結起來共同對敵。公元前 480 年雅典城被攻破,但雅典人上了船,在薩拉密海戰中英勇奮戰;斯巴達人則在公元前 479 年的普拉提亞陸戰中獲勝,波斯的大舉入侵被擊退。 希波戰爭前,雅典城的文化地位已經很重要,而戰后它就臻于頂峰。希波戰爭結束(公元前 479 年)到伯羅奔尼撒戰爭開始(公元前 431 年)之間約有五十年,這是雅典在文學、藝術和政治方面的黃金時代。其實,一直到這個世紀末雅典仍然在創造偉大的作品,但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雅典帝國舉其全力與斯巴達同盟作戰,*終幾乎耗盡精力,吸干了它的創造力。公元前 404 年,雅典被斯巴達打敗;盡管如此,它在公元前 5 世紀創造的作品卻仍然美輪美奐,被看作經典之作。 “上古”(Archaic)指的是大約從公元前 7 世紀中期(公元前 650年左右)雅典人接觸到埃及與近東早期文明、受其啟發而開始發展自己的技藝與思想,到公元前 5 世紀初希波戰爭(公元前 490―前 479 年)這段時間;“古典”(Classical)則指從希波戰爭到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公元前 404 年)這一時期。 classical 一般包含兩層意思,它通常指優秀,比如一個東西是好中之好,那它就是一個 classic;同時它又指歷史時期,希臘、羅馬放在一起統稱“古典文化”,有別于埃及與近東更古老的文明。在本書中,“古典”一詞嚴格地用來指在公元前 5 世紀所形成的藝術風格。 對希臘人來說,上古與古典時期特別令人激動,思想家和實踐家不斷推陳出新;對藝術發展來說這也是個關鍵時刻,下面將說明這一點。
劍橋藝術史(全彩升級版) 作者簡介
蘇珊·伍德福德,藝術史學家,在大英博物館從事藝術史研究工作。 安妮·謝弗—克蘭德爾,藝術史學家,畫家,研究方向為中世紀藝術。 羅薩·瑪利亞·萊茨,藝術史學家,策展人。 瑪德琳·梅因斯通,藝術史學家,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策展人。 羅蘭德·梅因斯通,建筑藝術專家。 斯蒂芬·瓊斯,藝術史學家、策展人、編輯。 唐納德·雷諾茲,藝術史學家,美國建筑學會成員。 羅斯瑪麗·蘭伯特,藝術史學家,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策展人。 錢乘旦,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院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委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專家評審組成員;中國英國史研究會榮譽會長,英國皇家歷史學會通訊會士,英國考文垂大學榮譽文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英國史、世界近現代史、世界現代化研究。著有《思考中的歷史》《英國通史》《在傳統與變革之間》等;譯著有《劍橋藝術史》《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帝國斜陽》等。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