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科學通史:科學的歷史與哲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852986
- 條形碼:9787502852986 ; 978-7-5028-5298-6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科學通史:科學的歷史與哲學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了天文學、物理學、化學和生命科學等核心科學領域的科學發展史,涉及亞里士多德、哥白尼、伽利略、笛卡兒、牛頓等偉大科學家及其重要著作和貢獻。 本書濃縮了兩干多年來人類對自然、世界和自身的思考與思想精華,以主題劃分,以時間為軸,通過主題式學習引入系統的規程與實踐方法及答案,闡明了西方科學歷史和哲學中的思想價值和含義,對任何想更好地理解自然科學起源與歷史的讀者( 尤其是學生)來說,是理想之作。
科學通史:科學的歷史與哲學 目錄
**部分 自然哲學的誕生:古希臘世界的科學與數學
人類本質 002
蒂邁歐篇 006
斐萊布篇 017
理想國 023
范疇篇 043
后分析篇 050
論天 056
氣象學 067
物理學 077
論生命 090
論動物的生成 095
幾何原本 104
第二部分 翻譯、引用及批判性參與:羅馬、中世紀伊斯蘭教及歐洲的科學
論自然力 114
醫典 119
治療論:論礦物質和金屬的形成 121
天文學入門指南 129
大著作:論實驗科學 138
第三部分 天文學與力學的革命:從哥白尼到牛頓
天體運行論 144
天體運行論之前言 148
哥白尼天文學概要 150
關于兩門新科學之間的對話 163
如何理性務實地探索科學 181
哲學原理 187
研究自然的正確方向和新工具論 198
新大西島 206
論地球之運動 217
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 219
自然史:論行星之形成 257
第四部分 研究無形之物:光、電和磁學
致亨利·奧爾登堡的信:光與色的理論草稿 264
光學:關于光的反射、折射、曲折和顏色的論述 275
關于光的論述 278
論光色理論 283
“電力實驗”——寫給費城的皮特柯林斯 290
關于電流對磁針的影響之實驗研究 295
物質之力講座第五講:磁學與電學 299
電學實驗研究 310
電磁場的動力學理論 323
第五部分 過渡元素:化學、空氣、原子與熱
關于微粒或機械哲學的優越性與基礎 332
各種空氣的實驗和觀察 344
包含所有現代發現,以新的系統順序排列的化學元素 354
化學哲學的新體系 372
原子相對質量的測定方法及原子進入化合物時數目之比的測定 377
談談熱動力以及適于發展熱動力的機器 383
我們稱之為熱的運動形式 387
斯坦尼斯勞·坎尼扎羅教授寫給 S. 德·盧卡教授的一封信:化學哲學課程概要 396
化學元素周期律 403
在熱動力學理論的基礎上,推導出的熱動力學理論 409
論自然力的相互作用 416
第六部分 地球及其所有生物:地質學與生物學發展
動物的心血運動論 428
用放大鏡對微小物體進行顯微記錄或生理描述并加以觀察和探究 440
動植物的結構與生長一致性的微觀研究 454
生長在可棲息的地球 459
關于“自然經濟”的一篇論文 463
人口論 472
自然神學:從自然現象中收集的關于神性存在和其屬性的證據 477
動物學哲學:關于動物自然史的論述 488
器官相關法則 500
論地球表面的革命 505
地質學原理應可被視為地球及其居民近代變遷的地質學例證 518
第七部分 進化的出現:達爾文與其對話者
論物種形成變種的趨勢,兼論通過自然選擇產生的變種與物種存續 532
物種起源:通過自然選擇的方式,在生存競爭中保留優勢種群 542
人類的由來及性選擇 616
《物種起源》評述 671
亞當·塞奇威克致查爾斯·達爾文的一封信 678
對達爾文《物種起源》的評述 681
《物種起源》的時代來臨 686
科學通史:科學的歷史與哲學 節選
人類本質 Ⅰ . 如果一個人對用與醫學的關系來討論人類的本質的論調習以為常, 那他一定不會得到多少收獲。我從來不會說人類是氣、火、水、土,或是什么其他根本不是人類構成部分的物質,這種說法的成因就讓給那些愿意解釋的人來講吧。但依我所見,那些會有這種想法的人可能掌握了錯誤的信息。因為一旦他們接受了同樣的信息,就不會給出不同的觀點。雖然他們會在自己的想法上加上一樣的說明,即“人類是什么”這個問題是一個整體,所以既是整體也是萬物,但這種說法還是無法自圓其說。其中還有人堅稱,萬物皆氣,萬物皆火,萬物皆水,萬物皆土。而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說法被佐證后指出萬物皆空。實際上如果接受同樣的信息,但給出的觀點卻截然不同,這只能說明他們接受的信息有誤。 Ⅱ . 這些人我已經談得夠多了,現在我來說說醫生們。有些醫生說人類是血液,還有些說人類是膽汁,還有少數人說人類是黏液。和形而上學者一樣,醫生們也會附加同樣的說明。他們也會說,人類是一個整體,美其名曰人類會按照自己的意愿改變自己的形態和能量,受到冷熱的限制,會有甘苦黑白之類的變化。而依我之見,這種觀點也是錯誤的。絕大多數醫生都保持這種想法,但并非人人盡然。我覺得如果人類是整體,那么人類應該不會感到痛苦,因為整體中的任何一種元素都不會讓人承受痛苦。就算他要承受,也一定會有一種療法。而實際上療法是有很多的。 由于人體內有多種物質,這些物質經過加熱、冷卻、風干、加濕,轉變成自然狀態的相反態時,就會誘發疾病,因此疾病的種類和治愈疾病的方法都紛繁復雜。但對于堅稱人類只由血液組成的人,我想請他們指出一個從未改變形態,或狀態始終一致的人,或是說出血液是組成人體唯一物質的一個時期、一個季節或是人生的一個階段,因為如果人體內只有血液一種物質的話,那么只有保持同一時期的形態才合理。我的回應對于人類只由黏液或膽汁組成的說法同樣適用。我會證明我認為的人體構成,在傳統方面和自然方面的依據都一樣,不論長幼,不論冷熱。我還會用證據說明每種物質在體內 生長和消退的主要原因。 Ⅲ . 因此既然這是人類和其他所有事物的本質,顯然人類就不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而是由每一種物質在體內聚集成族群,進而積累出的能量集聚而成的。同樣,在人體死亡后,每種物質都會回歸*本質的形態——濕潤干燥,炎熱寒冷,皆為如此。動物和其他一切生物的本質也是一樣的。萬物生長和衰亡的方式都很類似。萬物本質上就是由我上面提到的那些物質組成的,而 且就像我說過的,萬物也都會以組成物質的形態終結,這便是它們的歸宿。 Ⅳ . 人體本身包括血液、黏液、黃膽汁和黑膽汁。這些物質構成了人體的本質,人們也是通過這些感受痛苦或是享受健康狀態。當各種物質彼此的結合、功能和劑量比例都剛好協調的時候,人體就會感到非常健康。而當某種物質有所缺陷或過量時,或是未能與其他物質結合,在體內遭到孤立時,人體則會感到疼痛。在某種物質被孤立時,不僅源頭一定會有病痛,淤積位置也會由于物質過量累積而產生病痛。實際上保證體內有一種以上的液體流動,對于避免液體過剩是非常必要的,空就意味著痛。另一方面,如果在其他物質的排空、轉換或隔離過程中是內部官能作祟,那么根據上面的說法,人體將承受雙倍的疼痛,一邊是排空,一邊則是泛濫。 Ⅴ . 現在我要展示出我認為人體內物質保持固定的傳統依據和自然依據。我認為人體內的物質有血液、黏液、黃膽汁和黑膽汁。首先我保留這些物質流傳下來的名字,并且我堅信這四類物質彼此不同,且依據科學事實,它們的基礎形態對比鮮明。黏液和血液、血液和膽汁、膽汁和黏液都截然不同。它們在視覺效果上給人的感覺是顏色各異,觸感也各有不同,怎么會彼此相似呢?所以它們的冷暖和干濕都不盡相同。它們彼此之間從基礎形態到能量都差異巨大,就像水、火不是一種東西一樣,它們也不是一碼事。接下來我的舉證會讓你知道,它們不光不是一種東西,反而每一種都有自己的能量和特質。如果一個人服用了會排出黏液的藥物,他會馬上吐出黏液來;如果一個人服用了會排出膽汁的藥物,他會馬上吐出膽汁來。而且如果你有意讓一個人受傷,血液也會流淌出來。你會發現只要這個人還有呼吸,上述的事情就會不論四季更迭,整日整夜地發生,直到他的某種原生物質消耗殆盡。原生物質正是我們已經提過的幾種與生俱來(怎么可能不是呢)的物質,首先只要人活著,體內就肯定留有這些物質——從生而為人到養育成人,體內一直擁有這些物質,也就是我上述佐證的物質。 …… Ⅶ . 冬季,人體內的黏液量會有所增長,因為黏液作為人體內*寒冷的物質,是和冬天*為相似的。要證明黏液溫度*低很簡單,在觸摸黏液、膽汁和血液時,你會發現黏液*涼。同樣,黏液也是*黏稠的。其次,黑膽汁*難排泄。物質在受力排出的過程中,由于受力的影響溫度會升高。但盡管如此,黏液仍然由于自身的本質顯示出溫度*低的特點。冬天來臨體內充滿黏液也有很多證據可以佐證。冬天的痰液和鼻涕都為黏液,因此很多腫脹處會發白,疾病也變得非常頑固。而在春季也一樣,黏液還是會頑強地留在體內,此時血液量也在增長。寒冬離去,春雨襲來,血液量會隨著氣溫的回升和雨水的增多而繼續增長。這種季節是和血液的特質*為相似的,春季也是濕潤而溫暖的。看了下面這個例子你就可以理解了。春夏兩季人們主要的疾病就是痢疾和鼻腔出血,這兩種情況都是燥熱又鮮紅的。夏天血液依然頑強,體內的膽汁量則開始增長,一直到秋季來臨。秋季血液量開始減少,因為秋季和血液的本質相悖,而體內的膽汁則在夏秋兩季占了上風。下面這個例子也可以幫助你理解。秋天人們會在未催吐的情況下吐出膽汁,清理時會發現 嘔吐物是*有膽汁質感的,發燒導致的嘔吐物也具有一樣的特性,人們的膚色也會變得蒼白。但夏天黏液量*少,因為夏天干燥溫暖,剛好和黏液的本質相悖。秋天人體內的血液量*少,這是因為秋天干燥,人的體溫要開始下降;秋天黑膽汁量*多,也*為強大。冬天來臨時,由于降溫,膽汁分泌量也開始下降;由于降水量的增多和夜晚時間變長,黏液再次增長。所有元素就這樣組成了人體,只是分泌量年復一年地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多多少少有所改變。作為每一年中的變量,諸如冷熱、干濕等,實際上如果沒有宇宙中的萬物,這些變量并不會持續太久,但如果其中任何一種消失了,一切也都會消失。之所以一切元素都有著相同的重要性,是因為各個元素彼此之間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關系。盡管如此,如果一個人體內任何一種原生物質即將消耗殆盡,那他也命不久矣。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哪個季節勁頭*強都有可能。所以人體內的血液、黏液、黃膽汁、黑膽汁,哪種體液*為強勁也都有可能。*明顯的佐證就是,如果在一年之中的四個季節將同一種藥物給同一個人服用,通過他的嘔吐物你會發現,冬天的*具有黏液質感,春天的濕度*大,夏天的有膽汁樣的物質*多,而秋天的顏色*黑。 …… Ⅸ . 而且,人們必須理解,由飽脹而引發的疾病要通過排解而治愈,由匱乏而引發的疾病要通過填充而治愈,由操練而引發的疾病要通過休憩而治愈,由停滯而引發的疾病要通過運動而治愈。醫師們為了了解整體病因,必須將自身和已知病患的疾病、體質、季節和年齡進行比照,讓緊張處放松,讓松弛處緊繃。這樣患病處才會得到*大限度的休憩,而且我認為這樣才可以稱為治療。
科學通史:科學的歷史與哲學 作者簡介
丹尼爾·J.麥考恩,美國波士頓學院哲學系副教授。他的研究集中在科學哲學(包括科學與價值、生物學哲學和分子生物學的歷史基礎)、認識論和宗教哲學。他的研究成果已在多個期刊和雜志上發表,包括《科學哲學》《生物學與哲學》《歷史與科學哲學研究》《哲學研究雜志》《宗教研究》和《科學》等。 霍莉·范德沃爾,美國波士頓學院哲學系哲學實踐副教授。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姑媽的寶刀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