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外國史學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283028
- 條形碼:9787301283028 ; 978-7-301-28302-8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外國史學史 內容簡介
本書比較和考察了中國之外世界主要區域的史學觀念和實踐,討論了從古至今的史學家及其作品,其宗旨是揭示不同歷史書寫傳統的形成及其在近現代的轉變,指出當今歷史研究領域出現的新的變化和趨勢。此次重印特別增加了婦女史、性別史和諸多史學新流派之間借鑒、融合的近期新趨向。 通過梳理和敘述歷史學之演化歷程,作者希望為國內的史學史課程和有興趣的讀者提供一部簡明扼要、內容及時的相關讀物。本書側重分析歷史與史學之間的互動關系,希求解答如下的問題:歷史學家如何講述歷史、如何形塑其研究方法和寫作規范、如何與其他記載形式相競爭,并如何在與前賢和讀者的對話中落實歷史學獨特的社會和文化功能。
外國史學史 目錄
**章西亞北非的歷史寫作/
**節“地中海—阿拉伯海世界”的大史學傳統/
第二節古代西亞史學撰述/
第三節古代埃及的史學/
第四節猶太史學/
第二章古典希臘史學/
**節西方“史學之父”與史學的發生/
第二節歷史考據的新機制/
第三節歷史之用與色諾芬的教導/
第四節希臘化時期的史學/
第三章羅馬史學/
**節“修辭壓力”與羅馬早期史學的艱難成長/
第二節共和國的沒落與羅馬的衰亡/
第三節羅馬的擴張與世界史的繁盛/
第四節羅馬帝國與帝王史學/
第五節基督教史學的興起/
第四章中古史學的形成/
**節希臘語史學/
第二節拉丁歐洲的史學/
第三節阿拉伯文史學的興盛/
第五章中古史學的流變/
**節拜占庭、東歐史學/
第二節伊斯蘭史學/
第三節俗史與圣史競逐下的中歐、西歐史學/
第六章史學近代化的初始/
**節“走下神壇”的史學/
第二節歷史與政治/
第三節歷史是什么?/
第四節宗教改革與修史熱潮/
第五節民族史的雛形/
第七章近代史學的建立/
**節博古學與歷史學/
第二節傳統史學的終結/
第三節歷史哲學的興起/
第四節吉本與啟蒙史學/
外國史學史目錄第八章民族史學與科學史學/
**節民族國家與民族史學/
第二節科學史學的興起/
第三節發現歷史規律/
第四節學派的傳承與演變/
第九章歷史主義的危機/
**節德國的“方法論”論爭/
第二節美國的“新史學”/
第三節戰爭與革命/
第四節揚棄歷史主義/
第十章近代史學走向全球/
**節中東伊斯蘭史學的傳統與更新/
第二節塑造印度的民族史/
第三節東亞史學的革新/
第四節拉美和非洲史學/
第十一章年鑒學派及其影響/
**節斯特拉斯堡大學與“年鑒精神”的孕育/
第二節布羅代爾與年鑒學派的劃時代成就/
第三節從計量史學到(新)文化史/
第十二章自下而上的歷史/
**節從結構史到敘述史/
第二節馬克思主義與新社會史/
第三節從社會科學史到日常生活史/
第四節心態史和微觀史/
第十三章后現代、后殖民主義與現代史學/
**節海登·懷特的“革命”/
第二節后現代主義的批評浪潮/
第三節《東方學》與后殖民主義批評/
第四節下層研究、大寫歷史和小寫歷史/
第十四章當代史學的走向/
**節后現代觀念的深化和內化/
第二節從理性到感性:情感史的研究/
第三節“新史學”的擴展:新文化史和歷史記憶/
第四節走向“大歷史”:全球史和環境史/
推薦閱讀書目/
索引/
外國史學史 作者簡介
王晴佳,北京大學歷史系長江講座教授、美國新澤西州羅文大學(Rowan University)歷史系教授,英國《中國的歷史學》主編[1] ,國際史學史、史學理論委員會理事(2005-15年間兼秘書長)。 李隆國,北京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西歐中古史、西歐中世紀史。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二體千字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