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劍橋古代史第9卷-(羅馬共和國晚期公元前146年—前43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05743
- 條形碼:9787522705743 ; 978-7-5227-0574-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劍橋古代史第9卷-(羅馬共和國晚期公元前146年—前43年) 內容簡介
《劍橋古代史》和《劍橋中世紀史》翻譯工程是國家社科基金的一項重大招標項目,對于推動我國世界史學科建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受該項目首席專家武寅研究員和古代史部分負責人郭小凌教授的邀請,本卷的譯者榮幸地承擔了《劍橋古代史》第九卷的翻譯工作,在完成這一任務的過程中受益匪淺。 《劍橋古代史第9卷(羅馬共和國晚期 公元前146年-前43年)》闡述的是共和國晚期羅馬的歷史,介紹了它由共和制向帝制轉變的過程,展現出當時羅馬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迅速發展,以及它在地中海世界中霸權地位的確立。其中,第1-12章主要敘述了從公元前133年到前43年西塞羅被殺這一時期羅馬的發展演進與社會狀況。第13-19章考察了這一時期羅馬社會、制度和思想諸方面的情況,探討涉及的內容包括法律、經濟、行省管理、羅馬城的發展以及羅馬人的知識和宗教生活等。
劍橋古代史第9卷-(羅馬共和國晚期公元前146年—前43年) 目錄
**部分
**章 共和國的危機:史料與史料問題牛津大學伍斯特學院古代史研究員和導師
**節 古代關于共和國晚期的理論
第二節 對共和國晚期的現代解釋
第二章 公元前2世紀晚期的羅馬帝國及其問題牛津大學伍斯特學院古代史研究員和導師
**節 西班牙
第二節 高盧
第三節 西西里
第四節 阿非利加
第五節 馬其頓和希臘
第六節 亞細亞
第七節 軍事力量與帝國
第三章 政治史:公元前146年到公元前95年牛津大學伍斯特學院古代史研究員和導師
**節 公元前2世紀的羅馬政制
第二節 土地問題和經濟
第三節 迦太基陷落后的政治情況
第四節 提比略·格拉古
第五節 蓋約·格拉古
第六節 貴族統治和馬略
第七節 馬略和騎士
第八節 將軍們和保民官們
第四章 羅馬和意大利:同盟戰爭帕維亞大學古代史研究所
第五章 米特拉達梯利茲大學歷史學院古代史講師
……
第二部分
索引
劍橋古代史第9卷-(羅馬共和國晚期公元前146年—前43年) 節選
《劍橋古代史第9卷(羅馬共和國晚期 公元前146年-前43年)》: 其中本都軍隊的騎兵毫無疑問遠遠多于羅馬軍隊的騎兵,阿基勞斯的戰略就是由其龐大軍隊的這一特征決定的。他的騎兵隊伍需要在平原作戰,比如在馬其頓和色薩利的平原,或在*南邊的福基斯和彼奧提亞的平原。如果他真的喪失了對希臘中部平原的控制,他的想法是向東撤退到奧里斯,然后從那里在艦隊的掩護下渡海去優卑亞島。但此時,當兩支軍隊就要相遇時,阿基勞斯實際上轉移到了福基斯,這一冒險的行動意在將一支羅馬大軍隔絕在他的北面。 蘇拉的戰略使他離開了阿提卡。他因為將戰爭轉移到了希臘中部而受到了來自自己陣營中的批評。但實際上,他別無選擇。他相信他有一支可以在戰場上打敗本都軍隊的隊伍,但阿提卡的土地貧窮,他在那里的長期圍困行動耗盡了那里的財富:他的軍隊需要彼奧提亞和福基斯相對較多的財富來保證給養。當務之急是與霍爾騰西烏斯所率領的一支6000人的隊伍會合,該隊伍正被困于色薩利,很可能是被阿基勞斯所切斷。然而霍爾騰西烏斯趁本都將領不注意時,設法通過了一個關口,在帕特羅尼斯與蘇拉的主力軍會合。這是值得慶幸的:霍爾騰西烏斯是個精明強干、足智多謀的軍官,蘇拉的人對單獨交戰所可能引發之巨大傷亡的恐慌心理由此得到了緩解。 兩軍的首次交戰發生在菲洛博埃圖斯的埃拉蒂亞平原。本都將領數次挑釁,但都被蘇拉拒絕了,因為對方在數量上占有優勢,他只是令部下掘土以構建防御工事。就這樣,三天過后,他的部下懇請他下令做點更有意義的事情,于是他令部下前去攻占一座孤立而陡峭的小山,即帕拉波塔米歐伊人的衛城,此地位于阿基勞斯營地的南邊。羅馬人對此要塞的成功占領立刻使阿基勞斯在埃拉蒂亞平原上的處境變得危險,于是阿基勞斯撤營,沿東南,向喀羅尼亞轉移,朝著奧里斯、卡爾基斯和海岸的方向。喀羅尼亞的民眾向羅馬人請求援助,蘇拉派他的副將伽比尼烏斯率領一個軍團迅速到達該城,速度之快甚至趕在了喀羅尼亞使團返回之前。同樣地,蘇拉也向東南方向轉移,越過阿蘇斯河,在黑都里烏姆山(Mt.Hedylium)附近駐扎下來,當時阿基勞斯正位于黑都里烏姆山與阿康提烏姆山(Mt.Acontium)之間。阿基勞斯的轉移實際上是災難性的:他所處的地方多石逼仄,沒有空間供他的騎兵馳騁。這對蘇拉來說是一個此時進行決戰的信號。蘇拉等了一天的時間,留下另一位副將穆雷納率領一個軍團和兩個大隊與阿基勞斯對峙,然后自己向喀羅尼亞移動。通過伽比尼烏斯,他獲得了兩個喀羅尼亞人做向導,帶著他的一小隊人馬沿著山路到達了圖里烏姆山的某個地方,此處位于一部分本都軍隊駐扎地的上方;然后他在平原上擺開戰陣,他自己在右邊,穆雷納在左邊。忽然間喀羅尼亞人和蘇拉的那支軍隊翻過圖里烏姆山,出現在本都軍隊的上方:他們引起了巨大的驚慌,阿基勞斯的軍隊從山上奔下來,嚴重打亂了下面主力部隊的部署。當阿基勞斯*終整頓好陣形以后,他令一隊騎兵前去攻擊,但收效甚微。之后,他又使用了令人生畏的武器——滾刀戰車。但滾刀戰車只有在疾馳的時候特別有效,沒有沖勁時功效大減。蘇拉的部隊讓那些笨重而又行動遲緩的戰車從隊列中間的空當處經過;它們伴著羅馬人的嘲笑顛簸前進,傷害不到任何人,而車上的人卻被羅馬人從后面擲出的標槍殺死了。當雙方戰陣相遇時,本都的方陣只是慢慢后退,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戰術上的移動;但*終羅馬人將對方的戰陣逼退至凱菲蘇斯河(Cephisus)朝著阿康提烏姆山的方向。阿基勞斯的軍隊在平原上被大量殺死,他們在經過石頭路逃回營地的路上甚至傷亡更多,因為阿基勞斯起初不讓他們進入營地,而是試圖將他們聚集起來繼續戰斗,*后沒有辦法了才讓他們進入。*后據說,阿基勞斯只帶著他的大軍中殘余的1萬人向東朝海岸方向撤退了。 蘇拉現在是戰場的霸主了,但他仍然無法消滅阿基勞斯,因為他缺少一支艦隊:米特拉達梯所召集的這支軍隊是*強大的,其將軍也是**流的,但蘇拉展現了他自己和羅馬對這支軍隊的優勢。他從戰場上帶著一小隊輕裝士兵沖到海岸,試圖阻止阿基勞斯渡過歐里普斯海峽,但失敗了。所以他率軍返回希臘中部,嚴厲地懲治了忒拜人,將他們一半的土地獻給了那些神殿,以向諸神補償他在圍城時挪用的錢財。在雅典,他從庫里奧那里接收了阿里斯蒂昂的追隨者,將他們處死;而暫時留著阿里斯蒂昂本人的命;雅典人總體上受到他的寬大對待,被允許保有自由。與此同時,阿基勞斯在卡爾基斯的基地遠非消極度日:他的艦隊沿著希臘海岸進行侵襲,到達了扎金索斯島,摧毀了一些運輸船;這些船轉運的是由秦納政府派來、由弗拉庫斯率領的又一支羅馬大軍的先遣隊。 ……
劍橋古代史第9卷-(羅馬共和國晚期公元前146年—前43年) 作者簡介
[英]J.A.克魯克,利物浦大學古代史和古典學終身教授,利物浦大學古代史和古典學終身教授,曾執教于匹茲堡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頓大學,曾出版多部世界級影響力的著作。 裔昭印,女,1953年生。1986年于哈爾濱師范大學獲歷史學碩士學位,1998年在復旦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1992年至1994年為美國馬里蘭大學訪問學者。1986年至今在上海師范大學任教,現任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世界史碩士點學科帶頭人。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莉莉和章魚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