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闡釋學學刊(第二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94710
- 條形碼:9787520394710 ; 978-7-5203-9471-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闡釋學學刊(第二輯) 內容簡介
《闡釋學學刊(第二輯)》主要內容包括闡釋的張力,歷史的維度,域外新論,批評的勝境,2020年闡釋學重要文獻輯錄摘要。
闡釋學學刊(第二輯) 目錄
闡釋的張力
伽達默爾“效果史”意識的互文性闡釋
黑格爾“傳統”概念的詮釋學意義
在“過度詮釋”與“作品意圖”之間——論埃科詮釋理論背后的符號學思想
莊子《齊物論》現象學美學詮釋——兼論其與海德格爾現象學之會通
“以理代禮”:朱熹“學問須以《大學》為先”之詮釋學命題的思想轉向
歷史的維度
郭象“玄冥論”辯示
何以言《詩》——基于文本發生脈絡的“繪事后素”新釋與經典詮釋再思
浮薄世界的憂思——《儒林外史》意義建構新探
研究系文化權勢網絡的形成與拓展——以梁啟超為中心的社會文化史闡釋
域外新論
杰拉德·列文森論藝術解釋
美學形式與社會形式的回歸?——凱若琳·萊文的《形式》與新形式主義批評的可能
從“事件”哲學看“諾貝爾文學獎”延遲頒發的波折
批評的勝境
從生態學馬克思主義闡釋《荒原》的異化主題
宗族與革命的變奏——社會學闡釋下的“寡婦再嫁”文學實踐
傳染病的倫理建構和文化隱喻——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敘事與傳播的闡釋與思考
2020年闡釋學重要文獻輯錄摘要
伽達默爾“效果史”意識的互文性闡釋
黑格爾“傳統”概念的詮釋學意義
在“過度詮釋”與“作品意圖”之間——論埃科詮釋理論背后的符號學思想
莊子《齊物論》現象學美學詮釋——兼論其與海德格爾現象學之會通
“以理代禮”:朱熹“學問須以《大學》為先”之詮釋學命題的思想轉向
歷史的維度
郭象“玄冥論”辯示
何以言《詩》——基于文本發生脈絡的“繪事后素”新釋與經典詮釋再思
浮薄世界的憂思——《儒林外史》意義建構新探
研究系文化權勢網絡的形成與拓展——以梁啟超為中心的社會文化史闡釋
域外新論
杰拉德·列文森論藝術解釋
美學形式與社會形式的回歸?——凱若琳·萊文的《形式》與新形式主義批評的可能
從“事件”哲學看“諾貝爾文學獎”延遲頒發的波折
批評的勝境
從生態學馬克思主義闡釋《荒原》的異化主題
宗族與革命的變奏——社會學闡釋下的“寡婦再嫁”文學實踐
傳染病的倫理建構和文化隱喻——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敘事與傳播的闡釋與思考
2020年闡釋學重要文獻輯錄摘要
展開全部
闡釋學學刊(第二輯) 作者簡介
張跣,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教授。1993年畢業于西北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1996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2004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文學批評理論與實踐、西方文學理論。
書友推薦
- >
二體千字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