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群星耀東海——蚌埠卷煙廠八十周年先進人物事跡選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059988
- 條形碼:9787565059988 ; 978-7-5650-599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群星耀東海——蚌埠卷煙廠八十周年先進人物事跡選編 本書特色
本書通過對蚌埠卷煙廠先進人物事跡的梳理,再現企業勞模工匠及優秀人物事跡和精神風貌,從側面展現企業發展史,提煉出蚌埠卷煙廠在80年發展過程中孕育的精神力量。本書探尋企業發展過程中所具有的優質文化資產,弘揚勞模精神,促進蚌埠卷煙廠的企業文化建設。全書兼顧紀實性和實用性,圖文并茂,生動可讀,充滿正能量。
群星耀東海——蚌埠卷煙廠八十周年先進人物事跡選編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對蚌埠卷煙廠建廠80年以來80個優選人物事跡的梳理,再現企業勞模工匠及優秀人物事跡和精神風貌,從側面展現企業發展史,提煉出蚌埠卷煙廠在80年發展過程中孕育的精神力量;探尋企業發展過程中所具有的優質文化資產,弘揚勞模精神,爭做優秀員工,對內匯聚人心,對外展示形象,并通過黨建引領、文化鑄魂,提升員工的歸屬感和企業的文化軟實力,促進蚌埠卷煙廠的企業文化建設。全書兼顧紀實性和實用性,圖文并茂,生動可讀,充滿正能量。
群星耀東海——蚌埠卷煙廠八十周年先進人物事跡選編 目錄
**章 崢嶸歲月
參加八路抗擊日寇 戎馬一生報效國家——記蚌埠卷煙廠離休干部徐夢岐
一張75年前的入黨志愿表——記蚌埠卷煙廠離休干部尹計高
投筆從戎獻青春 矢志不渝報國恩——記蚌埠卷煙廠離休干部李文忠
離休不褪本色 皓首不忘初心——記蚌埠卷煙廠離休干部顧雪幫
以霹靂炮火捍衛和平——記抗美援朝老兵錢長學
第二章 大國工匠
指尖上的巾幗工匠——記“全國先進生產代表”錢德英
此生不悔愛蚌煙——記“全國勞動模范”彭學山
賡續紅色基因 創新企業之路——記“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李國棟
深耕維修技藝 傳承工匠精神——記“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郭繼文
匠心為本 久久為功——記“全國勞動模范”劉加樹
工匠精神展初心 腳踏實地鑄芳華——記“全國青年崗位能手”胡林勝
第三章 行業先鋒
心有萬千錦繡 化作事業彩霞——記“全國財貿輕工紡織煙草行業先進女職工工作者”黃錦霞
指間舞出瑰麗人生——記“煙草行業勞動模范”安建紅
醫者仁心 大愛無疆——記“煙草行業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李剛
雪茄匠人——記全國評煙委員會委員夏永峰
燃燒的冰——記《東方煙草報》優秀通訊員張冰
年輕人 加油——記“全國煙草行業技術能手”孫超
名副其實的“亮哥”——記“全國煙草行業技術能手”孫永亮
第四章 安徽英才
平凡卻不甘于平凡的人生故事——記“安徽省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李秀珍
擇一業 成一事 終一生——記“安徽省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鮑忠凱
不為繁華易匠心——記“安徽省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姚學標
默默奉獻中綻放——記“安徽省五好職工代表”洪士才
我的實干爸爸——記“安徽省勞動模范”石干
扎根一線的“萬金油”——記“安徽省煙草系統先進個人”陳永義
雪茄事業的堅守者——記“安徽省勞動模范”胡新淮
三十四年 三種身份 一件事——記“安徽省勞動模范”李銀平
用心促進黨建工作 用筆彰顯紅印故事——記“安徽省優秀黨務工作者”李洪潤
勤學好鉆 困知勉行——記“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童萍
我是一個兵 守護我天地——記“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張玉宏
巧干 能干 肯干——記“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張益聯
精工利器 匠心鑄魂——記“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 ”獲得者丁連明
生命因奉獻而輝煌——記“安徽省技術能手”王金龍
質量管理創新的“攀登者”——記“安徽省優秀質量工程師”鄒傳慶
初心筑夢 砥礪前行——記“安徽省設備管理優秀工作者”武超
躬身力行 行無止境——記“安徽省設備管理優秀工作者”丁昊生
工匠精神領航 書寫發展新篇——記“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宋在偉
結香花般的女子——記“安徽省內部審計領軍人物”趙黎
用真誠與責任 譜寫愛崗敬業之歌——記“安徽省五一巾幗標兵”安潔
三十六年 以“何”為桂——記“安徽省女職工崗位建功成才行動先進個人”何偉
青年工匠的“平凡夢”——記“安徽省金牌職工”湯思嘉
“飽和式”工作——記安徽省“爭做新時代向上向善好青年”提名獎劉道松
奮斗的青春*美麗——記“安徽省優秀共青團干部”程園園
你是人間四月天——記“安徽省優秀共青團干部”汪至冬
鉆研是她的工作 奉獻是她的選擇——記“安徽省青年志愿者優秀個人”岳曉鳳
青春正好 奔赴不停——記“安徽省*美青工”李睿
向陽而生 逐光而行——記“安徽省青年崗位能手”宋旭
“高”歌猛進 啟“迪”未來——記“安徽省青年崗位能手”高迪
青春恰似火 揚帆正當時——記“安徽省優秀共青團員”徐鈺鵬
唱響青春奮斗*強音——記“安徽省優秀共青團員”王奕萌
第五章 珠城楷模
書記是一面迎風的旗——記“蚌埠市民主管理工作先進個人”韓明
展示巾幗風采 不負芳華歲月——記“蚌埠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張靜
專心致志 以事其業——記“蚌埠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孫琛
積跬步至千里 積小流成江海——記“蚌埠市勞動模范”程道勝
四十年如一日 不為繁華易匠心
——記“珠城工匠”李繼民
柔肩似鐵 競綻芳華——記“蚌埠市巾幗建功標兵”許瓊霞
靜若杏花 悄然綻放——記“蚌埠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王寶杏
以灼灼年華“旭”寫華彩青春——記“蚌埠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張旭
第六章 公司精英
固然經風雨 不改向陽心——記安徽中煙公司“勞動模范”王紅葵
從“車間工匠”到“智造先鋒”——記“安徽中煙‘十三五’科技創新工作先進個人”吳壯
功崇惟志 業廣惟勤——記“徽煙工匠”王良青
厚厚的老繭抵在*后一道防線——記“徽煙工匠”張保永
奉獻青春 點燃夢想——記“徽煙工匠標兵”王超
從“新兵”到“標兵”——記“徽煙工匠”苗國奇
勇于擔當甘于奉獻 做新時代的奮斗者——記“安徽中煙十大擔當人物”張文斌
在
群星耀東海——蚌埠卷煙廠八十周年先進人物事跡選編 節選
攀登者的光榮與夢想——蚌埠卷煙廠禮贊 初生:流金歲月 歷經戰火洗禮 蚌埠卷煙廠原名東海煙廠,是黃克誠將軍領導的新四軍三師隨軍煙廠,1942年誕生于蘇北益林鎮,1949年3月遷入安徽蚌埠,1964年正式更名為蚌埠卷煙廠。 蚌埠卷煙廠的發展,歷經戰爭洗禮歷,經風雨坎坷,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閃光之路。蚌埠卷煙廠的前身——東海煙廠,誕生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抗日戰爭時期,蘇北的鹽城、阜寧一帶駐扎著新四軍的軍部和主力部隊,阜寧縣益林鎮是新四軍三師后勤機關駐地(師長兼政委黃克誠、副師長張愛萍、參謀長洪學智)。1942年秋天,在蘇北的一次反掃蕩戰斗中,三師的于金彪、高明顯、宋長河、姚士安、賀才生、張玉清、趙云才、朱廣山8名干部、戰士光榮負傷,住在益林鎮三師師部醫院養傷。這個時期,目偽同流合污,對解放區實行經濟封鎖,新四軍三師的生活非常清苦。以老紅軍出身的于金彪營長為首的傷病員們商議,利用養傷期間辦個手工卷煙小作坊,既可以減輕群眾的負擔,又可以增加部隊的供給。經過組織批準,他們借益林鎮附近的小村村長家的房子,購置了三把刨刀、三部卷煙“手推子”等簡陋的生產工具,開辦了一個手工小作坊,用刨刀和木制“手推子”卷制香煙,自產自銷,自給自足,開始了手工卷煙生產。 1943年,目寇對根據地實行全面封鎖,新四軍三師給養困難,黃克誠要求新四軍一邊堅持抗戰,一邊響應黨中央號召,積極開展“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大生產運動,手工卷煙作坊開始擴大生產規模,從附近村莊招募上百名青壯年農民幫著卷制香煙。一時間,鹽阜地區手工業、商業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蕭瑟的益林鎮一天天繁榮起來,成了鹽阜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威了“蘇北的小上海”。 1944年,隨著抗戰形勢的好轉,師部決定繼續擴大卷煙生產規模,由鹽阜軍區財經委員會撥款30萬華中幣作為擴廠資金。于金彪派王廣霞等3名職工喬裝成商人到上海,向卷煙商王永福購進了4部手搖卷煙機,又派人冒著生命危險,通過敵人3道封鎖線,從淮南軍區飛馬煙廠調來1部卷煙機,產品也由1個“黑貓”牌逐步發展為“黃貓”“金虎”“飛虎”3個牌名。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產品除供應部隊外,開始暢銷蘇北各地。因益林鎮東臨大海,1944年5月1目,經上級批準,這個小煙廠正式定名為“東海煙廠”,于金彪同志被任命為**任廠長兼黨支部書記。 到1945年,東海煙廠已擁有職工300余人、卷煙機5部、廠房20多間,日產量20箱。1945年5月1目,在東海煙廠的基礎上又成立了中國東海煙草公司。公司在行政上隸屬于新四軍三師后勤部,在財政上隸屬于鹽阜軍區財經委員會。公司擁有自己的銷售機構——發行所,發行所下設營業部和辦事處。中國東海煙草公司是新四軍在蘇北解放區*早*完整的經營機構之一。 創業:烽火連天 鑄就鋼鐵意志 2012年6月11日,在蚌埠卷煙廠建廠70周年前夕,廠部黨委決定組織尋根之旅小組,由張冰帶隊,前往企業發源地蘇北地區開展尋根活動,探尋企業在戰火洗禮中茁壯成長的光輝歷程,為全廠干部職工忠實記錄一段流金歲月。在阜寧縣益林鎮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尋根之旅小組找到了東海煙廠舊址。昔日簡陋的草房早已不復存在,現在已經蓋起了2~3層的居民小樓。雖然我們心中有點遺憾,但當年先輩們浴血奮戰、馳騁疆場,不就是為了我們后人的幸福生活嗎? 當尋根之旅小組正在實地錄制視頻時,從鎮政府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找到一名當年為煙廠站崗的老民兵。在一條僻靜的小巷里,我們見到了時年85歲高齡的萬奇玉老人。老人家為我們講述了當年東海煙廠在于金彪廠長的帶領下,手工生產“黃貓”“飛虎”牌卷煙的情景。他說,那個時候軍民關系很好,有時候夜間站崗,為了防止困倦,煙廠還給他們提供沒有包裝的香煙……經過多方打探,尋根之旅小組又在益林鎮附近的一個村莊,尋找到一位87歲高齡、在東海煙廠工作過的老工人邱德成,他是東海煙廠招收的**批工人。他為我們講述了當年他在煙廠工作的歷史。據老人回憶,他于1943年至1946年在東海煙廠上班,具體工作就是為手搖卷煙機喂煙絲,當時一部手搖卷煙機是3個人操作,1個人喂煙絲,2個人輪流搖,生產的卷煙牌號只有3種。雖然是手工勞動,工作很累,但大家干勁都很高……后來,因為煙廠隨大軍向山東北撤,邱德成因父母年邁,不得不留下來照顧,從此與煙廠失去了聯系。 據建廠初期老工人回憶,當時中國東海煙草公司生產的香煙品牌有“黃貓”“金虎”“飛虎”3種,在蘇北等地壓倒了當時上海資本家生產的“天塔”和“駱駝”牌香煙,暢銷蘇北備地。一些投機商人為了破壞煙廠的聲譽,進行投機取巧活動,用劣質煙生產“黃狗”牌香煙,包裝與“黃貓”牌相同,蒙騙了許多消費者,使許多人將“黃狗”誤認為“黃貓”,影響了部隊煙廠的聲譽。中國東海煙草公司發現這個問題后,立即配合政府沒收了一些投機商人的香煙,“黃貓”又恢復了聲譽,被當地群眾稱為“黃貓”打死了“黃狗”。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