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智能科學導論(微課視頻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10069
- 條形碼:9787302610069 ; 978-7-302-6100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智能科學導論(微課視頻版) 本書特色
智能科學研究智能的基本理論和實現技術,綜合地研究人類智能和機器智能的性質和規律, 是由腦科學、認知科學、人工智能等學科形成的交叉學科。智能科學將在21世紀取得重大進展,并發揮重大作用。本書反映21世紀NBIC會聚技術發展的大趨勢,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智能化,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廣泛的社會需求。國務院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指出人工智能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迎來人工智能發展的新機遇。
智能科學導論(微課視頻版) 內容簡介
智能科學研究智能的本質和實現技術, 是由腦科學、認知科學、人工智能等構建的前沿交叉學科。腦科學研究自然智能機理,建立腦模型,揭示人腦的本質;認知科學研究人類感知、學習、記憶、思維、意識等心智活動;人工智能研究用人工的方法和技術,模仿、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實現機器智能。本書系統地介紹了智能科學的概念和方法。全書共分12章。本書可以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自動化、人工智能、智能科學等相關專業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高職培訓教材。
智能科學導論(微課視頻版) 目錄
目錄
第1章緒論
1.1智能革命
1.2智能科學的興起
1.2.1腦科學
1.2.2認知科學
1.2.3人工智能
1.3智能科學的研究內容
1.4展望
1.5小結
第2章神經生理基礎
2.1腦系統
2.2大腦皮質
2.3神經系統
2.4神經組織
2.5突觸傳遞
2.6神經遞質
2.7靜息膜電位
2.8動作電位
2.9離子通道
2.10腦電信號
2.11小結
第3章神經計算
3.1概述
3.2前饋神經網絡
3.3自適應共振理論ART模型
3.4神經網絡集成
3.4.1結論生成方法
3.4.2個體生成方法
3.5脈沖耦合神經網絡
3.5.1Eckhorn模型
3.5.2脈沖耦合神經網絡模型
3.5.3貝葉斯連接域神經網絡模型
3.6超限學習機
3.7功能柱神經網絡模型
3.8神經元集群的編碼和解碼
3.9小結
第4章心智模型
4.1圖靈機
4.2物理符號系統
4.3ACT模型
4.4SOAR模型
4.5心智社會
4.6CAM模型
4.6.1CAM的系統結構
4.6.2CAM認知周期
4.7大腦協同學
4.8小結
第5章感知智能
5.1概述
5.2知覺理論
5.2.1建構理論
5.2.2格式塔理論
5.2.3直接知覺理論
5.2.4拓撲視覺理論
5.3視覺感知
5.3.1視覺通路
5.3.2馬爾的視覺計算理論
5.3.3圖像理解
5.3.4知覺恒常性
5.4聽覺感知
5.4.1聽覺通路
5.4.2語音編碼
5.4.3語音識別
5.4.4語音合成
5.5人臉識別
5.6對話系統
5.7小結
第6章語言認知
6.1心理詞典
6.2口語輸入
6.2.1語音編碼
6.2.2韻律認知
6.3書面輸入
6.4形式文法
6.5擴充轉移網絡
6.6語言理解
6.7機器翻譯
6.7.1統計機器翻譯
6.7.2神經機器翻譯
6.7.3記憶機器翻譯
6.8語言神經模型
6.8.1失語癥
6.8.2語言功能區
6.8.3經典定位模型
6.8.4記憶整合控制模型
6.9小結
第7章學習
7.1概述
7.2行為學習理論
7.2.1條件反射學習理論
7.2.2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
7.2.3聯結學習理論
7.2.4操作學習理論
7.3認知學習理論
7.3.1格式塔學派的學習理論
7.3.2認知目的理論
7.3.3認知發現理論
7.3.4信息加工學習理論
7.3.5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
7.4人本學習理論
7.5觀察學習理論
7.6內省學習
7.7強化學習
7.7.1強化學習模型
7.7.2Q學習
7.8深度學習
7.9學習計算理論
7.10小結
第8章記憶
8.1記憶系統
8.1.1感覺記憶
8.1.2短時記憶
8.1.3長時記憶
8.2工作記憶
8.3遺忘理論
8.4層次時序記憶
8.5互補學習記憶
8.5.1海馬體
8.5.2互補學習系統
8.6小結
第9章思維
9.1思維形態
9.1.1抽象思維
9.1.2形象思維
9.1.3靈感思維
9.2精神活動層級
9.3推理
9.3.1演繹推理
9.3.2歸納推理
9.3.3反繹推理
9.3.4類比推理
9.3.5常識性推理
9.4問題求解
9.5決策理論
9.5.1決策效用理論
9.5.2滿意原則
9.5.3逐步消元法
9.5.4貝葉斯決策方法
9.6小結
第10章智力發展
10.1智力理論
10.1.1智力的因素論
10.1.2多元智力理論
10.1.3智力結構論
10.2智力的測量
10.3皮亞杰的經典認知發展理論
10.3.1圖式
10.3.2兒童智力發展階段
10.4認知發展的態射范疇論
10.4.1范疇論
10.4.2Topos
10.4.3態射范疇論
10.5心理邏輯
10.5.1組合系統
10.5.2INRC四元群結構
10.6智力發展的人工系統
10.7小結
第11章情緒與情感
11.1概述
11.1.1情緒的構成要素
11.1.2情緒的基本形式
11.1.3情緒的功能
11.2情緒加工理論
11.2.1情緒語義網絡理論
11.2.2貝克的圖式理論
11.2.3威廉斯的情緒加工理論
11.3情商
11.4情感計算
11.5情緒加工的神經機制
11.6小結
第12章意識
12.1概述
12.2意識的基本要素和特性
12.3意識的劇場模型
12.4意識的還原論理論
12.5神經元群組選擇理論
12.6意識的量子理論
12.7綜合信息理論
12.8機器意識系統
12.9小結
第13章智能機器人
13.1概述
13.2智能機器人的體系結構
13.3機器人視覺系統
13.3.1視覺系統分類
13.3.2定位技術
13.3.3自主視覺導航
13.3.4視覺伺服系統
13.4機器人路徑規劃
13.4.1全局路徑規劃
13.4.2局部路徑規劃
13.5情感機器人
13.6發育機器人
13.7智能機器人發展趨勢
13.8小結
第14章類腦智能
14.1概述
14.2藍腦計劃
14.3歐盟人腦計劃
14.4美國腦計劃
14.5中國腦科學計劃
14.6神經形態芯片
14.7腦機融合
14.8智能科學發展路線圖
14.8.1初級類腦智能
14.8.2高級類腦智能
14.8.3超腦智能
14.9小結
參考文獻
智能科學導論(微課視頻版) 作者簡介
史忠植,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會士,, IEEE高級會員,AAAI、ACM會員。長期從事智能科學、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曾負責完成多項國家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曾榮獲國家和部門科技獎項6項。2013年獲得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成就獎。發表著作18本。發表學術論文500多篇。曾指導博士后10多位,博士研究生60多位,碩士研究生150多位。曾擔任IFIP 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組主席、中國計算機學會秘書長,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