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手藝學導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2089683
- 條形碼:9787102089683 ; 978-7-102-08968-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手藝學導論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學生書名:人美學術文庫 手藝學導論 書號:978-7-102-08968-3 出版:人民美術出版社 作者:潘魯生 徐磊 著 定價:98元 開本:小16開 頁數:308頁 字數:211千字 裝幀:裸脊/平裝
手藝學導論 內容簡介
“手藝學”是一門人文社會科學,以手藝本體為研究對象,不僅將手藝作為可描述的傳承的實體,視為相對穩定、可視的形象,從造物傳統的意義上加以考察,同時將之作為文化的體現,從具體的歷史語境和認識范式出發加以研究,發據其演變轉化的動因和規律。因此,作為研究本體,手藝不只是一種藝術形態、文化形態和生活形態,還是一種社會形態。研究將不同于傳統工藝美術見物不見人的形式,也不只是側重于“民”的社會性研究,而是通過理論的、田野的研究,從“手”的技藝性研究,把握手藝自身及其與社會和文化空間的互動聯系,進一步為我們認識和研究民族文化的精神和心理,考察文化的發展與演進,提供研究價值和學術可能。
手藝學導論 目錄
緒論
**節 手藝學的概念、性質和范疇
第二節 手藝學研究的方法與意義
**章 手藝學研究的哲學思想基礎
**節 “天人合一”的哲學觀
第二節 “器以載道”的倫理觀
第三節 以生活為導向的審美觀
第二章 手藝的主體參與
**節 身心合
第二節 手:創造之基
第三節 工具:手的擴展
第四節 腦:手藝思維
第五節 眼:造型感知
第六節 口:經驗傳播
第三章 手藝的造物智慧
**節 從“器”與“道”到“技”與“道”
第二節 “道”“技”之于人化自然
第三節 “材”之于“用”
第四節 “器”之于“巧”
第五節 法儀與創新
第四章 手藝的人文價值
**節 手藝的實用功能
第二節 手藝倫理
第三節 手藝審美
第五章 手藝的發生與類型經驗
**節 手藝的發生
……
第六章 傳統社會手藝的業態與傳承
第七章 手藝的當代審視方位
第八章 手藝學的學科構建與深化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手藝學導論 作者簡介
潘魯生,1996 年獲南京藝術學院藝術學博士學位,教授。現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山東省文聯主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系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泰山學者”特聘教授。擔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岀版工程編纂委員會主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城鎮化進程中民族傳統工藝美術現狀與發展研究”“中華傳統造物藝術體系與設計文獻研究”等課題首席專家。專著有《民藝學論綱》《民間工藝學》《設計論》《民間文化生態調查》《手藝農村》《美在鄉村》等學術專著。 徐磊,2010 年獲山東大學文藝學博士學位。現任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人文藝術院長,教授。系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山東省高校教學名師。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等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多項。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