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美容護理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39025
- 條形碼:9787030739025 ; 978-7-03-07390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容護理學 本書特色
醫學美容專業學生用書,也可供從事美容相關護理工作人員參考使用。醫學美容專業學生用書,也可供從事美容相關護理工作人員參考使用。
美容護理學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六章,內容包括醫美接待;圍手術期的護理技能;各種醫美手術的常規護理;術后回訪技能;醫療美容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醫療文件的記錄與保管。本書是在醫學美容技術專業的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結合專業特點,依照醫美行業的工作性質和服務流程對求美者實施的全程護理規范進行編寫,實用性強。本書適合醫學美容專業在校生和醫美行業從事護理相關工作的人員學習參考。
美容護理學 目錄
第1章 緒論/1
第2章 美容患者心理護理/2
第1節 常見美容患者心理特點/2
第2節 美容患者圍手術期心理護理/2
第3節 美容外科醫患溝通技巧/3
第3章 美容外科患者麻醉蘇醒期評估和護理/5
第4章 美容外科常用護理技術/7
第1節 靜脈留置針輸液技術/7
第2節 靜脈血標本采集技術/9
第3節 美容外科傷口護理技術/10
第4節 傷口冷療技術/12
第5節 更換傷口引流裝置技術/12
第6節 留置導尿技術/14
第7節 擴張器注水技術/15
第5章 眉成形手術的護理/17
第6章 眼部手術的護理/20
第1節 重瞼成形術/20
第2節 上瞼下垂矯正術/22
第3節 眼袋矯正術/24
第7章 耳部手術的護理/27
第1節 外耳畸形矯正修復術/27
第2節 耳再造術/29
第8章 鼻部手術的護理/37
第9章 唇部及下頦手術的護理/42
第1節 唇裂修復術/42
第2節 腭裂修復術/44
第3節 厚唇整復術/46
第4節 注射豐唇術/48
第5節 假體隆頦術/49
第6節 注射隆頦術/50
第10章 面部皮膚手術的護理/52
第1節 面部除皺術/52
第2節 面部色素痣切除術/53
第3節 面部瘢痕切除術/55
第11章 乳房美容的護理/57
第1節 乳頭整形術/57
第2節 隆乳術/59
第3節 乳房再造術/63
第4節 乳房縮小成形術/66
第5節 乳房下垂矯正術/69
第12章 會陰及外生殖器美容手術的護理/72
第1節 小陰唇整形術/72
第2節 陰道緊縮術/73
第3節 處女膜修復術/76
第4節 陰道再造術/77
第5節 陰莖延長術/80
第6節 陰莖增粗術/82
第7節 陰莖再造術/83
第13章 體形塑形手術的護理/86
第1節 脂肪抽吸術/86
第2節 自體脂肪填充術/89
第3節 腹壁成形術/93
第4節 臀部上提術/95
第5節 松弛皮膚上提術/98
第14章 激光美容的護理/102
第1節 色素增加性疾病激光美容的護理/102
第2節 文身激光美容的護理/103
第3節 皮膚附屬器激光美容的護理/103
第4節 面部年輕化的激光美容的護理/105
第5節 激光溶脂美容的護理/105
第15章 注射美容的護理/107
第1節 肉毒素注射/107
第2節 透明質酸注射/109
第16章 埋線提升術的護理/111
參考文獻/113
美容護理學 節選
第1章 緒論 一、美容護理學概述 美容護理學是以護理學為基礎的一門新型護理專業學科。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醫療美容需求快速增加。我國醫療美容經歷了整形外科學的初始階段、顯微外科學的推進階段并*終形成美容外科學專業體系階段。20世紀90年代,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進一步推動了醫療美容的繁榮發展。 美容護理學與美容外科學并肩發展,伴隨著美容外科學的成長,美容護理學在其發展的各個階段,依據其服務對象、學科特色等逐步形成美容護理學專科護理技術及服務理念。美容外科學為美容護理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美容護理學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為美容外科學治療和手術的開展提供了堅實保障。同時,美容護理學在護理學的基礎上形成了日趨完善的美容護理專業理論及專科技能,并融入了現代護理理論為美容護理工作提供指導。 美容護理工作主要包括基礎護理、專科護理及心理護理等全方位的護理。美容護理學力求為廣大患者提供專業、優質、全程的美容護理服務,以期能滿足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及對美的追求,更好地達到患者預期的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二、美容專科護士應具備的職業素質 美容專科護士所服務的人群是追求個人形象、希望自身形體美感得到改善的人群,他們往往對美容專科護士寄予較高的期望。 1. 高尚的職業道德 美容專科護士應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和無私的奉獻精神,在工作中認識到護理的價值和意義,從而衷心熱愛護理崗位,嚴格要求自己。護士在護理工作中應堅持以人為本,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 2. 扎實的專業素質 醫療美容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外科手術治療,此外還有激光和注射治療等。治療涉及全身各部位、患者年齡跨度大、多學科交叉合作及新技術的更新等使得護理工作難度大,這也就要求美容專科護士不僅要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還需要不斷地廣泛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以滿足患者的需求,適應醫療美容的快速發展。此外,美容專科護士應善于從臨床實踐中發現亟待解決且有實用價值的問題,通過不斷思考和學習去解決問題,從而提升臨床研究能力。 3. 良好的身心素質 美容專科護理工作繁忙,護士在工作中往往需要承受較大的身心壓力。擁有強健的身體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夠沉著冷靜地處理突發狀況,運用積極的心態和良好的溝通能力進行術前術后宣教,從而促進良好護患關系的建立。 美容專科護士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以良好的綜合素質去迎接護理工作中的挑戰,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 第2章 美容患者心理護理 第1節 常見美容患者心理特點 求美動機是以人的需要為基礎,同時又受到人的理想、信念、世界觀和人格特征等因素的影響。美容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求美行為的主要動機是旨在滿足愛美需要、交往需要、被愛需要和尊重需要等。因此美容整形外科手術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滿足患者的生理、社會和心理需求的過程。了解患者的心理特點,才能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以降低患者術后不滿或醫療糾紛。常見的患者心理類型有以下幾種。 1. 單純美容型 此類患者審美觀正常,動機明確,主要是個人對自己的某部位不滿,要求通過美容手術改善,提出的手術要求切合實際,符合大眾觀點。他們與醫務人員密切配合,了解治療利弊,并對自己術后的形象有基本的把握。這類患者術后多能獲得滿意的美容效果。 2. 缺陷障礙型 此類患者因先天或后天外傷等原因導致形體存在明顯的缺陷或畸形,患者常有自卑心理,對美容手術寄予很高的期望。此類手術后一般手術效果較明顯,能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3. 戀愛婚姻型 此類患者由于戀愛不順利或婚姻不幸福,將希望寄托于美容手術,希望通過自身形體的改變,讓自己的生活朝好的方向發展。患者往往將生活質量的改善僅僅寄希望于容貌的改變,認為隨著容貌的改變,生活質量將會有大幅度的提升,一旦目的達不到,則容易對手術結果感到不滿。 4. 事業需求型 此類患者對美容手術期望較高,希望通過手術提高自身魅力指數,為自己的事業前程加分,但一般對美的追求符合大眾審美,有正確的審美觀。 5. 偶像崇拜型 此類患者往往對醫學美容存在不同程度的幻想,脫離實際,希望通過手術使自己“改頭換面”,對手術效果估計過高。 6. 心理障礙型 很多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包括焦慮、抑郁、強迫、敏感多疑、人格障礙和體像障礙等,以體像障礙居多。體像是客觀容貌、社會影響、文化審美等對個體心理作用的結果,是一種心理的知覺,它不僅是對自身外表的心理反映或投射,而且與他人對其外表、行為的評價密切相關。體像障礙的患者表面上是對自己的外觀不滿意,實際上是由于消極的、否定性的體像產生了難以克服的心理障礙。 了解到患者的心理特點,可指導醫務人員在美容整形手術圍手術期給予針對性的心理護理,以改善醫療護理服務質量,使醫療美容真正地造福于患者。 第2節 美容患者圍手術期心理護理 一、術前心理護理 1. 關心、尊重患者,理解患者愛美和追求美的美好愿望,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2. 充分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必要時使用一些心理狀態篩查量表,如艾森克人格問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R)和體像障礙問卷(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questionnaire,BDD-Q)等,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根據評估的結果初步判定患者是否適合手術,必要時進行心理干預后再行手術治療,嚴重者應暫停手術治療。 3. 知曉患者手術的目的和預期,詳細溝通手術的適應證、個體性、局限性、手術過程、術后效果、可能存在的風險及康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適等,使患者客觀、理性地認識和理解擬進行的手術,認識到美容整形手術不是萬能的,手術方案的確定應根據自身的客觀條件進行選擇,不能盲目跟風,過高地估計手術效果。 4. 評估患者產生焦慮和緊張等問題的原因及其程度,針對其具體原因,給予個體化的干預。 在臨床實踐中,嚴重的心理障礙是美容整形手術的禁忌證,該類患者術后滿意度低,應謹慎為其進行手術治療。 二、術中心理護理 陌生的手術室環境和對手術的擔憂等往往會導致患者情緒緊張。醫護人員在護送患者入手術室后,應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介紹手術過程及其注意事項,注意態度親切和藹,讓患者感受到醫護人員的關懷,緩解其緊張情緒。手術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及情緒反應,有無緊張顫抖、出汗等表現,可播放舒緩的音樂等,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對于存在嚴重緊張情緒的患者,醫護人員可通過緊握其雙手或患者自行手握減壓球,并給予精神支持與鼓勵等方式,*大程度地緩解其緊張與焦慮情緒。此外,還應注意在手術過程中不談論與手術無關的事情,特別是在患者清醒狀態下的局麻手術中。 三、術后心理護理 很多患者由于在術后不能立即確定術后效果如何,常有焦慮、抑郁等不穩定情緒;術后早期局部常有不同程度的組織反應,如水腫等,影響容貌與形態,患者可能會誤認為手術失敗;術后傷口加壓包扎、疼痛,麻醉后惡心、嘔吐等不適均可能導致患者產生過度敏感等情緒。此外,部分患者盡管認為手術是成功的,也常會因容貌的突然改變而產生一段精神恍惚的特殊心理過程,即喪失反應。因為人的行為心理與社會存在一個相適應的環境定勢,當容貌突然改變后,常常難以適應,也害怕周圍的人不能接受。因此,醫護人員對患者術后的心理支持也非常重要。 醫護人員應主動關心患者,協助做好住院期間的生活照顧;講解治療中產生不適的原因及其緩解方式,緩解其緊張焦慮情緒,增強患者對治療的信心,從而促進快速康復。 第3節 美容外科醫患溝通技巧 患者一般對手術的要求均較高,要求能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但往往又對自身的客觀條件認識不足且容易受周圍人的影響等,因此術后容易發生糾紛。而建立融洽醫患關系的前提是進行有效的溝通。有效的溝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建立合理的預期 在回答患者的問題時應實事求是,避免言過其實的描述。向患者詳細介紹手術方式、過程,術后恢復時間和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等;針對預期較高的患者,應科學、真實地講解美容醫學的實際功效,糾正患者不切實際的幻想。 2. 認真、有效地傾聽 傾聽是指醫務人員全神貫注地接受和感受患者在交流時所發出的全部信息,不僅包括聽取患者的聲音并理解其內容,還需注意其表情、體態等傳遞的非語言信息。力求做到:面對患者,與患者保持合適的距離,視線保持接觸;取放松、舒適的姿勢,身體可略微向患者傾斜;對患者說的內容不要急于表態,讓患者充分訴說,以便全面理解患者的本意和真實感情。 3. 鼓勵選用開放性提問方式 開放式提問問題范圍較廣,可引導患者開闊思路,鼓勵患者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觀念,有利于其發泄和表達被壓抑的感情,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患者的想法、情感和行為等。 4. 注意保密性原則 患者前來就醫的主要目的是滿足愛美需要、交往需要、被愛需要和尊重需要等。有的患者存在先天或后天原因導致的缺陷或畸形,有的患者則是由于戀愛不順利、婚姻不幸福,將希望寄托于美容手術,但又不希望外人知曉其手術史,并且有的手術部位本身就較為隱私。因此在與患者的溝通交流中,要注意保密性原則,切忌在公共場合談論患者的隱私。 第3章 美容外科患者麻醉蘇醒期評估和護理 一、概述 以往美容外科以體表中小手術為主,故麻醉相對比較簡單、安全。但隨著美容外科手術技術的提高以及大型美容手術項目的開展,還需要有良好的麻醉配合。 麻醉蘇醒期是指從停止追加全身麻醉藥物到患者意識完全恢復正常的時段。此時患者尚未蘇醒,且機體各項生理指標仍不穩定,容易出現各種麻醉并發癥,如呼吸道梗阻、呼吸抑制、反流與誤吸、低血壓、低體溫和惡性高熱等。因此,全麻的早期麻醉恢復應在麻醉恢復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進行,充分評估患者呼吸、循環、意識和肌力等,判斷患者達到離開PACU標準后,才可送回普通病房。麻醉蘇醒期的評估及護理,對保證患者安全非常重要。 二、麻醉蘇醒期評估和護理 1. 體位護理 將患者安置于仰臥位或側臥位(依據手術部位及手術方式而異),頭偏向一側,以保持呼吸道通暢。 2. 嚴密監測 評估和觀察患者意識狀況、生命體征、肢體活動度、皮膚黏膜的色澤及傷口情況等;預判可能出現的風險,并做好應急準備。 3. 維持呼吸 根據血氧飽和度進行鼻導管或面罩給氧,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呼吸平穩,呼吸音清晰。 4. 維持循環 嚴密觀察血壓、脈搏、心率、心電示波圖等,如出現血壓過低、心率增快,應警惕術后出血,同時確保輸液通路暢通,以備快速補液等搶救治療。 5. 安全照護 適當約束患者,避免麻醉蘇醒期間患者躁動而導致墜床、管道脫落風險等。 三、患者離開麻醉恢復室的標準 經過嚴密的觀察監護,患者在麻醉恢復室生命體征穩定后可送回普通病房進行進一步專科治療,回病房前,應達到以下標準,以保證患者安全。 1. 呼吸 咳嗽、吞咽反射恢復;能自主呼吸,呼吸平穩且無困難,呼吸空氣10分鐘以上能保持SpO2>95%或達術前水平;皮膚、黏膜色澤紅潤等。如病情嚴重,不能自行保持呼吸道通暢,或預計短時間內呼吸不能恢復至滿意程度,或出現呼吸并發癥,仍需行呼吸支持或嚴密監測 治療。 2. 循環 血壓、脈搏穩定已超過30分鐘,心電圖無嚴重心律失常和ST段、T波改變,血流動力學指標穩定。若患者循環不穩定,仍需血管活性藥物維持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