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作業治療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38097
- 條形碼:9787030738097 ; 978-7-03-07380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作業治療技術 本書特色
康復治療技術相關專業高職高專學生用書。康復治療技術相關專業高職高專學生用書。康復治療技術相關專業高職高專學生用書。
作業治療技術 內容簡介
作業治療是應用經過選擇的、有目的性的作業和活動來促進康復對象的功能恢復,使其回歸家庭和重返社會重要橋梁和紐帶。本書圍繞作業治療的基本理論、作業活動分析及臨床應用、感知覺功能障礙的作業治療、認知功能障礙的作業治療、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輔助器具及輪椅的選擇和使用、矯形器制作與應用、壓力治療與壓力衣制作、環境調適、職業評定與職業訓練、神經系統疾病和損傷的作業治療、運動系統疾病和損傷作業治療、燒傷的作業治療、兒童作業治療、老年作業治療、精神健康與作業治療、社區作業治療等作業治療的基本內容進行編寫。
作業治療技術 目錄
第1章 作業治療的基本理論 1
第1節 概述 1
第2節 作業治療的流程 5
第3節 作業治療的實踐模式 7
第4節 作業治療的臨床推理及循證實踐 8
第2章 作業活動分析及臨床應用 10
第1節 概述 10
第2節 作業活動分析的方法 11
第3節 治療性作業活動的設計 14
第3章 感知覺障礙的作業治療 23
第1節 概述 23
第2節 感覺障礙的作業治療 24
第3節 知覺障礙的作業治療 27
第4章 認知功能障礙的作業治療 32
第1節 概述 32
第2節 注意障礙的作業治療 33
第3節 記憶障礙的作業治療 37
第4節 執行障礙的作業治療 40
第5章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 42
第1節 概述 42
第2節 基礎性日常生活活動訓練 42
第3節 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訓練 50
第4節 日常生活中的省力策略和關節保護技術 52
第6章 輔助器具的選擇和使用 54
第1節 生活輔助器具的選擇和使用 54
第2節 助行器的選擇和使用 60
第3節 輪椅的選擇和使用 64
第4節 矯形器的制作與應用 69
第7章 壓力治療 79
第1節 概述 79
第2節 壓力衣的制作 81
第3節 壓力衣的使用與保養 85
第8章 環境調適 87
第1節 概述 87
第2節 社區環境評定及調試 89
第3節 居家環境評定及調試 93
第4節 工作環境評定及調試 96
第9章 職業評定與職業康復 99
第1節 概述 99
第2節 職業評定 102
第3節 職業康復 104
第10章 神經系統損傷的作業治療 108
第1節 腦損傷的作業治療 108
第2節 脊髓損傷的作業治療 113
第3節 周圍神經損傷的作業治療 118
第11章 肌肉骨骼系統疾病和損傷的作業治療 125
第1節 骨折的作業治療 125
第2節 關節置換術后的作業治療 128
第3節 關節炎的作業治療 130
第4節 手外傷的作業治療 134
第12章 精神健康與作業治療 140
第1節 概述 140
第2節 精神障礙作業評估 141
第3節 精神障礙作業治療干預 142
第13章 兒童作業治療 146
第1節 概述 146
第2節 腦性癱瘓的作業治療 150
第3節 孤獨癥譜系障礙的作業治療 158
第14章 其他疾病的作業治療 163
第1節 心血管疾病的作業治療 163
第2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業治療 166
第3節 老年人跌倒 169
第4節 疼痛的管理 173
參考文獻 175
自測題參考答案 177
作業治療技術 節選
第1章 作業治療的基本理論 第1節 概述 一、作業 作業是人們利用時間、空間及自身能力所完成的一切事情的總稱,又稱為作業活動。不是所有的活動都是作業活動,只有人們“想要做”“需要做”或“被期望做”的,有意義和目的的活動才是作業活動。 人類的作業活動通常包括日常生活活動、休息、睡眠、學習、工作、娛樂、社會參與等方面。其中,日常生活活動(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是人們為了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必須進行的活動,包括基礎性日常生活活動( basic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B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 instrumental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IADL)。BADL是人們維持*基本的生存、生活需要所必須每日反復進行的活動,包括功能性移動和自理活動,如廁、穿衣服、進食、修飾和洗澡等。 IADL指在家庭和社區的獨立生活中需要借助工具完成的復雜活動,如照顧寵物、撫養孩子、駕駛、做飯、清潔、購物等。休息及睡眠可以使個體處于安靜放松的身心狀態。學習指因練習、經驗而獲得新的、相對持久的信息,行為模式或能力的過程。工作是指個體擁有工作的興趣和熱情,且有良好的職業表現。休閑是指有內在欲望驅使的在非工作時間從事的、使身心得到放松的活動。這些活動與工作無關,也不涉及維持生計。社會參與指個體能夠參與到大家庭及社區生活中,參與一些維持友誼或人際交往情誼的活動。 二、作業治療 (一)作業治療的概念 作業治療( occupational therapy,OT)是一門獨立的康復治療學科。 2012年世界作業治療師聯盟(World Federation of Occupational Therapist,WFOT)指出,作業治療是一門以患者為中心的健康職業,通過作業活動促進健康和幸福,使人們能夠參與日常生活。作業治療師通過與其服務對象合作來提高其能力以便參與那些“想要做”“需要做”或“被期望做”的作業活動,或通過改變作業活動或改良環境來更好地提升其作業表現,從而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及回歸社會的程度。 2019年,中國康復醫學會作業治療專業委員會指出作業治療是一門以康復對象為中心,通過有選擇的作業活動和(或)適當的環境干預來改善康復對象的軀體、心理和社會功能,促進活動和參與,提高生活質量的康復醫學專業。 (二)作業治療的作用 作業治療的作用主要包括如下幾方面。 1. 改善軀體感覺和運動功能 即通過功能性作業訓練,改善肢體(尤其是上肢)的活動能力,如增大關節活動范圍、增強肌力和協調性、改善手的精細動作、改善協調性和平衡功能等。同時,通過軀體的運動還可達到促進全身新陳代謝,調節神經系統功能,促進感覺的恢復等作用。 2. 改善認知和感知功能 通過認知、感知訓練提高病、傷、殘者的感覺,知覺,注意力,記憶力及思維能力等;增強其定向力、表達力、理解力、判斷力、計算力等。 3. 改善心理狀態 通過各種作業活動調節病、傷、殘者情緒,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同時,通過集體活動還有助于克服孤獨感,恢復社會交往,培養重返社會的意識。如通過作業活動可以使人分散注意力,提高生活興趣,精神松弛;而作業治療的成果可以增強其自主感、自我價值感、生活信心和愉快感等;某些作業活動還可以起到宣泄過激情緒的作用,有助于恢復正常情緒,達到心理平衡。 4.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通過日常生活活動訓練和使用輔助器具可提高病、傷、殘者穿衣、進食、翻身、起坐、行走、如廁等生活自理能力和家務處理能力,提高職業技能,達到自力、自立。通過生活和工作環境的改造也有利于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 (三)作業治療的原則 在制訂作業治療方案時,需要根據患者的功能障礙確立作業治療目標,同時還要結合患者身體基本狀態、愿望和所處環境等諸多因素來選擇與其能力范圍相適應的作業治療方法。作業治療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1. 選擇作業治療的內容和方法需與治療目標相一致 1)恢復實用功能:選擇合適的作業治療幫助患者恢復已喪失或部分喪失的功能,使其生活、工作、學習交流等能力*大限度的提高。因此,治療中強調患側肢體的功能恢復訓練,通過設計各種作業活動提高患肢功能,指導其獨立完成各項作業治療內容。 2)恢復輔助功能:如果患者功能障礙不能完全恢復,作業治療中應有針對性地利用其殘存的功能,借助輔助用具或適當進行環境改造來提高其自理能力,并盡量幫助其選擇相應的職業實現就業。如偏癱造成一側手精細功能完全喪失,但其患側上肢仍有支撐功能,作業治療中應訓練患者借助患側殘存的支撐能力完成穿衣、轉移、進食等日常活動。 3)獲得功能目標:治療中注意根據兒童運動發育的規律和生活技能獲得的正常程序來選擇作業治療目標。通常兒童獲得生活技能的正常程序是進食、大小便控制、轉移、著裝、沐浴等,因此作業治療應按此順序進行。 4)發揮代償功能目標:對于嚴重殘疾*終無法恢復功能者,作業治療可以選擇代償或補償訓練以實現其*大程度的生活自理。如雙下肢完全癱瘓者可以借助輪椅訓練實現轉移的功能;雙上肢截肢者可以安裝假肢后完成進食等一般日常活動,也可以用足代手進行進食、寫字等。 2. 根據患者的愿望和興趣選擇作業活動 作業治療中不僅要考慮治療目的及患者的能力,對于其愿望和要求也是作業治療師選擇治療方法的主要考慮因素之一。作業治療師應根據患者的身份、地位、觀念、潛力以及文化與社會背景等綜合判斷其愿望和要求,與其共同確定治療的目標和方法,充分調動患者主觀能動性和參與意識,尊重患者的選擇權,以取得患者在治療中的配合。如讓患者完成一件令其感興趣的陶藝、烹飪、繪畫等作業活動,可以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激發機體內在潛能,這對其功能改善非常有益。 3. 選擇患者能完成80%以上的作業活動 由于每位患者疾病或損傷的程度不同,在制訂作業治療方案時應根據其具體情況選擇患者能夠完成 80%以上的作業活動。隨著患者作業能力的提高逐漸增加作業難點和強度。另外,還要注意分析患者不能完成作業的原因,分析是由于對其能力估計過高,還是其主觀上努力不夠,并采取針對性的策略。 4. 注意作業治療對局部及全身功能的影響 進行作業治療時既要考慮治療的局部效果,也要重視治療的整體作用。以木工作業活動為例,當以增加肘關節活動度為目的時,可選擇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拉鋸、錘錘子等作業來改善肘關節活動范圍和提高肘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如果要通過局部作業活動達到改善全身狀態的治療效果,可以設計讓患者在上述活動中完成制作板凳的成品作業,可以把這種治療看成是一種整體作業活動,患者在治療中除了提高上肢力量和關節活動范圍外,還提高了身體耐力和高級腦功能等全身綜合能力。 5. 選擇作業活動需與患者所處的環境條件相適應 根據患者殘疾的狀況及其所處的環境采取相應的作業活動,既要訓練患者適應所處的生活環境,同時也可進行適當的環境改建以方便患者生活自立。如對于截癱患者,要訓練其能夠從床上轉移至輪椅或坐便器上,學會控制輪椅上坡、進門、過坎、轉彎等,同時也要對其住宅的相應設施進行必要改建,如將床、椅高度降低方便與輪椅間進行轉移,將門口加寬、衛生間加扶手,等達到室內移動無障礙。 (四)作業治療與物理治療的區別 作業治療和物理治療雖同屬于康復治療,并遵循相同的生物力學和神經生理學原理,但在治療目標、范圍、手段、重點、趣味性等方面都有所區別(表 1-1)。 表1-1 作業治療與物理治療的區別 (五)作業治療的適應證 1. 神經系統疾病 如腦卒中、顱腦損傷、帕金森病、脊髓損傷、脊髓炎、中樞神經退行性變、周圍神經疾病、老年性認知功能減退等。 2. 骨關節疾病 如骨折,斷肢或斷指再植術后,截肢術后,燒傷,人工關節置換術后,骨性關節病,肩周炎、強直性脊柱炎等。 3. 內科疾病 如冠心病、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 4. 兒科疾病 如腦癱、肌營養不良、精神發育遲滯、學習困難等。 5. 精神疾病 如神經癥、精神分裂癥康復期、焦慮癥、抑郁癥、情緒障礙等。 (六)作業治療的禁忌證 作業治療的禁忌證包括意識障礙、嚴重認知障礙不能合作者,各種危重癥、心肺肝腎功能嚴重不全等需絕對休息者。 (七)作業治療師的工作內容 作業治療師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作業評定、作業治療、作業指導等方面。 1. 作業評定 是了解康復對象的生活,明確康復對象能力和需求的過程,也是與康復對象建立治療關系的重要方式。包括:①作業需求評定;②作業表現層次評定,如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職業能力評定、休閑評定等;③作業技能層次評定,如感覺功能、運動功能、認知功能、知覺功能等;④作業情景層次評定,如環境評定、輔助器具使用評定等;⑤其他評定,如生活質量評定等。 2. 作業治療 作業治療是根據作業評定結果和患者需求來制訂治療目標并實施治療的過程。包括:①作業表現層次治療,包括日常生活活動、健康管理、休息和睡眠、教育和培訓、工作、娛樂、休閑、社會參與等作業活動的訓練;②作業技能層次治療,如感覺訓練、運動功能訓練、認知功能訓練、知覺障礙訓練、社交技能訓練等;③作業情景層次治療,如環境改造、環境適應訓練、輔助器具選配及使用訓練、矯形器制作及應用等。 3. 作業指導 包括傷病預防、健康教育、日常生活活動指導、就業指導、功能訓練指導、環境改造指導、家庭康復指導、輔助器具使用指導等。 (八)作業治療師的角色 作為具備專業技能的復合型人才,作業治療師在實施治療中的角色可以是:①教育者,即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必要的醫療、康復訓練、作業治療等知識的宣教,教導患者學習自我照顧,進行日常生活活動訓練,發揮殘存的功能以代償喪失的功能。并能為有相關需求的咨詢人員提供教育方面的幫助;②指導者,即在康復對象主動參與作業活動時承擔治療指導者的角色,通過口令或示范來幫助患者更好地學會作業活動,并指出存在的問題;同時指導患者及家屬配合治療以及在出院返家后的繼續治療;③治療者,即運用自身的專業知識為患者實施必要的治療,以幫助其恢復身體功能,如加強關節的活動性及肌肉的力量,改善和提高運動的協調性和靈活性等;④傾聽者,作業治療注重患者的主動參與,在制訂計劃和實施治療的過程中都應重視患者的想法,對于治療過程中患者主觀意愿的表達,要做一個好的傾聽者;⑤工藝制作者:在作業治療實施過程中,常需要為患者制作壓力衣、支具、輔助器具等,涉及測量、設計、繪圖、裁剪、塑形、調整等多個工序,需要一名有一定工藝制作技術的治療師;⑥職業評定者,即探尋康復對象的職業潛能及其工作能力、耐力、習性及適應性等情況,為其選擇*合適的職業;⑦協調者,作為康復團隊中的一個重要角色,作業治療師需要協調多個部門人員的工作,如康復醫師、護士、物理治療師、言語治療師等,以獲得多個部門人員通力合作,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三、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與作業治療 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 international class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是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提出的國際通用的在個體和人群水平上描述與測量健康的理論性框架結構,見圖 1-1。該分類為認識、研究健康及與健康有關的狀況、結果以及它們的決定因素提供科學的基礎;為描述健康及與健康有關的狀況建立起一種共用的語言以利于醫護人員、健康人、患者、殘疾者之間的相互交流;可以對不同國家、不同衛生保健學科領域的數據進行比較。用于殘疾評定,可以用殘損、活動受限、參與受限來表示;用于反映健康
- >
我與地壇
- >
莉莉和章魚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