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使命型增長:組織應對不確定性挑戰的戰略轉型指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28249
- 條形碼:9787520728249 ; 978-7-5207-282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使命型增長:組織應對不確定性挑戰的戰略轉型指南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企業管理人員,領導者,組織進化推動者《使命型增長》首先從經濟、地緣政治、人口、環境、科技五個“現實透鏡”引發的30個結構性演變,探究了當前的嚴峻現實及未來可以預期的變化趨勢;接著具體探討了戰略轉型中組織的重要角色及組織在兩難困境下面臨的諸多挑戰,明確提出組織是進行必要變革的理想參與者;*后幫我們分析了轉型的障礙所在,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明確的轉型途徑—引出了本書的核心——將企業的使命與利潤相結合,實現使命型增長。 在追求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雙碳”戰略目標的今天,本書立足全球視野和組織領導者角度,所倡導的使命驅動式的創新戰略,其現實意義和長遠價值是顯而易見的。
使命型增長:組織應對不確定性挑戰的戰略轉型指南 內容簡介
《使命型增長》共分三個主要部分。 **部分通過5個“現實透鏡”(經濟、地緣政治、人口、環境、科技)來探索當今世界的現實情況以及未來幾十年我們能合理預期的事情。 第二部分著眼于當今組織內部的變化,闡明組織是社會信仰體系的反映,更廣泛的世界(由外向內的力量)的變化會導致組織內(由內而外的力量)的變化。本部分還強調了為什么營利性組織——而不是個人、政府或非營利組織——是有效應對我們這個時代的決定性挑戰的關鍵參與者,同時也說明了為什么組織這么做符合其自身的利益,并對那些做得特別出色的組織舉例加以介紹。 第三部分也是*后一部分,是關于組織轉型方法的。它詳細解釋了企業如何在有效應對時代挑戰的同時創造更多價值。將企業的使命與利潤相結合的戰略理念是本書的核心,該部分也將向您介紹幫助實現這一目標的實用的、經過實踐驗證的轉型工具,包括我們通常與我們的客戶一起使用的所有框架。
使命型增長:組織應對不確定性挑戰的戰略轉型指南 目錄
導 言
PART 1 當今時代的決定性挑戰
1.1 人類認知的偏見
1.2 經 濟
1.3 地緣政治
1.4 人 口
1.5 科 技
1.6 環 境
PART 2 組織的角色
2.1 關于組織
2.2 當今組織的兩難處境
2.3 組織是理想參與者
PART 3 塑造21世紀
3.1 核心思想體系和框架
3.2 變革的阻力
3.3 關鍵要素
3.4 關于上市企業和私營企業的說明
結束語——2050年的世界
使命型增長:組織應對不確定性挑戰的戰略轉型指南 節選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專門為這個時代而生的組織戰略轉型指南。 它必將引領一個全新的企業轉型浪潮,即使命驅動型的戰略轉型。自英文版于2017年出版之后,本書作者就被廣泛邀請參與到一些全球知名公司的戰略轉型咨詢項目,其中甚至包括世界四大著名咨詢公司:麥肯錫、安永、埃森哲、普華永道。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意識到使命對于企業發展的戰略性意義。 目前這個趨勢還在繼續擴大。 2019年8月19日,181家美國頂級公司首席執行官在華盛頓召開的美國商業組織 “商業圓桌會議”上聯合簽署了《公司使命宣言書》。 在這份宣言中,包括貝佐斯、庫克等在內的引領美國商業的首席執行官們集體發聲:一個美好的社會比股東利益更重要。這是該組織自1972年成立以來首次不再把“股東利益至上”作為公司治理的原則。 或許正是因為作者比較年輕,他在麥肯錫的工作經驗、在哈佛商學院接受的商業教育、在荷蘭這個國家所接受的自由文化的熏陶,才使得他能夠置身于時代變遷大潮的浪尖,更早地感知全球范圍內很多商業組織正在全面展開的戰略轉型。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作者本人經歷的一切就代表了改變世界的一股全新力量。這是一股年輕的力量,現在尚未成為當今的主流敘事。但正如作者在書中所強調的,如果你的組織想要在這個時代“保持相關性”,如果你希望突破組織“失敗的創新”窘境,如果你真心希望你的組織能夠成功轉型為“使命驅動的組織”,你需要一本面向這個全新時代的商業戰略轉型指南。 作為戰略轉型指南,這本書實際上引領我們探索了任何戰略轉型所需要回答的三個基本問題:作為組織我們要去向一個什么樣的未來?我們可能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會是什么?如何讓轉型更好地發生?這其實也就構成了本書的三大部分。 本書的**部分是關于人類社會作為一個整體正在經歷的現實。對于組織的戰略制定者來講,如果我們不能清晰地看見和理解現實,就很難發展出更長期的視角。通常我們會陷入一些人類思維固有的認知偏見,比如,未能理解的相互依賴性、線性的假設,以及雙曲貼現。為了幫助我們建構起關于現實的不同層次,作者引入了五個現實透鏡:經濟、地緣政治、人口、科技、環境。借由每個現實透鏡,我們都能看到一些正在發生的結構性演變。所有這些結構性演變都是塑造一個全新世界版圖的底層模式和力量。作為組織的戰略制定者,需要我們集體反思的是:這些正在發生的演變對于我們當前的業務意味著什么?如何基于這些正在生成的現實來重新思考我們能夠給社會乃至世界帶來的影響?如何抓住并轉化這些挑戰成為我們的戰略先機? 本書的第二部分是關于組織在解決人類面臨的決定性挑戰方面獨特的優勢。這其實也是本書中一個極為重要的論點,即組織將會是推動世界真實改變的決定性力量,這原于組織對于價值創造的根本性追求、組織在權力機制方面的高度靈活性,以及組織在行動方面的快速反應。但同時,當今時代組織自身所在的版圖也在經歷一些重大的結構性演變,表現在來自七個方面的強大沖擊:日益增加的工作自動化、數字化和計算機化,日益增加的工作中的不平等,超級透明,組織相關性的探尋,位于組織核心的哲學空白,截然不同的勞動力,失敗的創新。作為組織的管理者,能夠真實看見并擁抱這些全新的挑戰至關重要。 本書第三部分則是關于如何讓戰略轉型能夠真正發生的內容。基于前兩個部分的時代大環境和組織內部現實的分析,作者提出了“使命+利潤”這一戰略轉型指導框架。作者認為,未來真正成功的組織一定是“使命+利潤”驅動的組織,這種新型企業將致力于完全擁抱使命和利潤這兩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既要實現企業使命,又要為企業創造利潤。受益于組織的公開透明和新勞動力的需要,這些組織將致力于用一個更長期的投資視角為更廣泛的利益相關者帶來積極的影響。 為此,作者提供了一系列有助于現有企業成功轉型為“使命+利潤”組織的實踐框架。這些框架為組織變革引領者提供了非常好的理論體系和思考模型。同時,作者還特別強調了變革過程中組織經常會遭遇的一些阻力,包括:傳統商業模式和心智模式的桎梏,企業舊有資產的制約,企業文化(包括領導行為)的限制。這些阻力之所以難以克服,恰恰是因為在過去它們對于組織的成功是有貢獻的。 *后,作者還著重強調了確保這種戰略轉型能夠成功發生的八個要素,它們分別是:適當的組織承諾、清晰的使命宣言、激進的組織愿景、明確可衡量的“使命+利潤”指標、一致的戰略行為、明顯的兩難處境、使命驅動的創新、使命驅動型的領導力。很顯然這不是一個完整的列表,但基于我個人與組織一起工作的經驗,如果我們在過程中能夠同時兼顧這八個方面,就一定能更好地讓這種戰略轉型發生。當然,不同組織的現狀也可能不同,我們需要結合組織當前的具體需求情境,發展出一套真正適合當前組織的有效實踐。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本書提供的實踐框架是相對比較實用的,并且很多具體做法也是極具指導性的。
使命型增長:組織應對不確定性挑戰的戰略轉型指南 作者簡介
蘭斯·特·韋杰德 曾任麥肯錫公司管理顧問,也是荷蘭Purpose+公司創始人。這是一家使命驅動的咨詢公司,致力于幫助那些正在經歷結構調整和經營困境的組織提供相關的咨詢服務。蘭斯專注于如何讓企業戰略與組織中的人力資本相結合,也就是如何“讓戰略真正落地”。通過服務于來自不同行業的眾多客戶,他在戰略困境方面的探索既包括“硬性方面”的商業戰略,同時也包括“軟性方面”的人力資本戰略。
- >
巴金-再思錄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