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詩經散論(精)/雒三桂著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59172
- 條形碼:9787101159172 ; 978-7-101-1591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詩經散論(精)/雒三桂著 內容簡介
《詩經散論》,雒三桂著。本書以我國先秦重要文化典籍《詩經》為研究對象,從《詩經》創作時的西周、春秋社會結構入手,深入探討《詩經》的作者所處之階層,《詩經》與西周、春秋貴族政治思想、社會思想變遷的關系,《詩經》所反映的西周、春秋地域文化特點等等,不僅從文學的角度,更從歷史的角度來解讀《詩經》中作品產生的原因,并分析其特點。
詩經散論(精)/雒三桂著 目錄
緒言
**章 《詩經》的母體——西周、春秋社會
第二章 《國風》作者辨析
第三章 詩言志與興、觀、群、怨
第四章 《詩經》祭祀詩與周代貴族政治思想
第五章 《詩經》宴飲詩論
第六章 《詩經》與周代社會思想之變遷
第七章 《國風》與西周、春秋地域文化
后記
再版后記
詩經散論(精)/雒三桂著 節選
從大、小《雅》所錄西周貴族君臣頌美之詩中可以看出,到西周晚期,作為道德典范的“君子”形象已成為天子、諸侯互相頌美的主要內容。如《湛露》,《毛序》云:“天子燕諸侯也。”《左傳》文公四年(前623年)載衛寧武子之言日:“昔諸侯朝正于王,王宴樂之,于是乎賦《湛露》,則天子當陽,諸侯用命也!痹娭性疲骸帮@允君子,莫不令德……豈弟君子,莫不令儀!边@是周王從德和威儀兩個方面贊美諸侯。《菁菁者莪》也是周王宴飲諸侯之詩,詩中云:“既見君子,樂且有儀……既見君子,我心則喜;既見君子,錫我百朋……既見君子,我心則休!薄锻チ恰访鑼憗沓娭芡醯闹T侯云:“君子至止,鸞聲將將……君子至止,鸞聲噦噦……君子至止,言觀其旃。”君子雍容的形象展現于眼前!渡焉颜呷A》,周王贊美諸侯云:“我覯之子,維其有章矣。維其有章矣,是以有慶矣……我覯之子,乘其四駱。乘其四駱,六轡沃若。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薄渡l琛罚芡踬澲T侯云:“之屏之翰,百辟為憲!薄恫奢摹焚澝捞熳淤p賜諸侯云:“君子來朝,何錫予之?雖無予之,路車乘馬。又何予之?玄袞及黼……君子來朝,言觀其旃。”《隰!分灳釉疲骸凹纫娋樱錁啡绾巍纫娋,德音孔膠……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大雅·旱麓》之頌周王云:“豈弟君子,干祿豈弟……豈弟君子,福祿攸降……豈弟君子,遐不作人!薄都贅贰,諸侯君臣之頌周王云:“假樂君子,顯顯令德。宜民宜人,受祿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干祿百福,子孫千億,穆穆皇皇,宜君宜王……威儀抑抑,德音秩秩……受祿無疆,四方之綱!薄 〈送,我們還可以從《小雅》中的《出車》《六月》《采芑》和《大雅》中的《崧高》《烝民》《韓奕》等詩中看出當時貴族所歌頌的比較具體的“君子”形象,這些詩除了敘述南仲、尹吉甫、方叔、召伯、仲山甫、韓侯等人的功業之外,更著重描寫了他們的赫赫威儀和高貴品德。如《六月》既言尹吉甫“比物四驪,閑之維則……有嚴有翼,共武之服……織文鳥章,白旆央央”,又頌“文武吉甫,萬邦為憲”。通過寫其馬匹、戎車、旃徽、常服、軍服等,塑出一個能文能武的尹吉甫形象!恫绍弧分械姆绞,其形象更為威武生動。言其車,則:“四騏翼翼,路車有爽,簟茀魚服,鉤膺鞗革”。言其飾,則“約輒錯衡,八鸞玱玱。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蔥珩”。言其出軍,則“伐鼓淵淵,振旅闐闐……咩咩焞焞,如霆如雷”!稛A民》中的仲山甫,其德則“柔嘉維則,令儀令色,小心翼翼。古訓是式,威儀是力……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強御”!俄n奕》中的韓侯,作者從各個方面極力烘托,不僅寫出王命之惠,王賜韓侯之華貴,顯父等餞行之豐盛,還寫韓侯娶妻之寵光,韓國山川之壯美,以及韓侯命受為北方諸侯之方伯的重任,使全詩清新艷麗,韓侯之德之美亦溢于言外。但是,周代早期“君子”指家族或宗族首領的現象到西周晚期依然存在,如《小雅·節南山》反復抨擊執政的尹氏大師,卻仍稱尹氏大師為“君子”!队隉o正》中所抨擊的“君子”,也指那些不肯關心王室安危的三事大夫和邦君諸侯。這說明“君子”此時仍然具有較多的原始含義,也說明“君子”即貴族階級的道德典范正處在構建之中。而這種生于危機和衰世之中的文化建設現象也是非常值得我們注意的。 到春秋時期,“君子”的運用范圍有了顯著的擴大。即依《左傳》而言,“君子”除了代表貴族的地位之外,顯然具有了更多的道德含義,其使用范圍也已不限于天子諸侯等高級貴族之間,而為士以上貴族階層所通用了。其以地位而言者,如《左傳》僖公十五年(前645年)晉陰貽甥對秦穆公之言日:“小人戚,謂之不免;君子恕,以為必歸!毙辏骸熬有∪,物有服章,貴有常尊,賤有等威,禮不逆矣!备嗟厥褂脼楫敃r貴族階層的修養標準,如僖公二十二年(前638年)宋襄公之言日:“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蔽墓迥辏ㄇ612年):“君子之不虐幼賤,畏于天也!背晒拍辏ㄇ582年)晉范文子日:“楚囚(指鐘儀),君子也。言稱先職,不背本也;樂操土風,不忘舊也;稱大子,抑無私也;名其二卿,尊君也。不背本,仁也;不忘舊,信也;無私,忠也;尊君,敏也。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事雖大,必濟!庇中辏ㄇ597年)《公羊傳》日:“是以君子篤于禮而薄于利!庇梢陨现T例可以看出,春秋時期貴族心目中的“君子”,在品格修養方面,已經包含了禮、義、忠、信、敏、仁、德、威儀等多方面的內容。而這些品格要求,正是孔子所極力強調并向學生們要求的。
詩經散論(精)/雒三桂著 作者簡介
雒三桂,1963年生,河南武陟人。河南大學歷史學學士、四川大學歷史學碩士、北京師范大學文學博士。現任重慶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重慶大學美育教育中心主任、全國高等院校美育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創會理事、重慶市美術家協會理事。研究領域為中國古典文學、文獻學、中國書法史、繪畫史、美學史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煙與鏡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山海經
- >
經典常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