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紅樓人物心理探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808093
- 條形碼:9787522808093 ; 978-7-5228-080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紅樓人物心理探真 內容簡介
本書從西方哲學與心理學的角度探求紅樓人物刻畫的深刻性,從而證明了曹雪芹的創作天才是世界性的。書中的論證中西互參,同力協契,做到深入淺出,在融合哲學與文學之不同方式寫作的方法中,呈現紅樓人物心理及人格的真實性,即呈現《紅樓夢》創作的純潔性。作者借鑒了潘光旦、張愛玲、余英時等學術前輩的指導思想,并以本書紀念優秀的人類學學者邢海寧先生,以彪炳人文社會科學的智育與良心。
紅樓人物心理探真 目錄
序
一 覺來似夢還非夢:《紅樓夢》縱談
1.從“夢”說起
2.情與淫
3.天才論
4.研究《紅樓夢》的方法
5.先驅者
二 奇情幻化應難擬:賈寶玉的人格
1.所謂男風
2.女兒意象
3.太虛一夢
4.意淫之評
5.愛欲死欲
三 情天色界兩茫茫:其他三位主要男性的性情
1.賈瑞之迷戀
2.薛蟠之小我
3.賈璉之婚姻
四 休將雛鳳便輕刪:王熙鳳的人格
1.英雄
2.母性
3.惡
4.人格之成立
五 瑤天星月入紅樓:襲人與薛、林的真情實性
1.襲人之分
2.寶釵之實
3.黛玉之真
六 纏綿誰說夢中因:論曹雪芹
跋
紅樓人物心理探真 節選
序 本書并非一次紅學上的努力,而是長年以來對閱讀《紅樓夢》文本所積累的問題意識的一次詮釋學澄清,在我看來,可以算作從心理學與哲學方面對于曹雪芹創作的一次考據。文學有對文字的考據,歷史學有對史實的考據,哲學理應也有對真情的考據。如在紅學方面,人們盡可以討論《紅樓夢》的作者到底是不是曹雪芹,而本書研究的卻是賈寶玉,換言之,假使若干年后有充分的歷史文獻佐證作者另有其人,但賈寶玉不會變,書中這個角色永遠是這個名字。當然,這并不意味著賈寶玉將在歷史的現實空間中現其原型,而是以賈寶玉為代表的人物心理將在任一時間中充盈,即使未來的讀者也可以從自己或者他人身上找到賈寶玉的人格特征,因之成為一種真實的人之屬性。 我自幼喜讀《紅樓夢》,雖不能像張愛玲自稱“我惟一的資格是實在熟讀《紅樓夢》,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點兒的字自會蹦出來”,然亦每隔兩三年必將八十回本《紅樓夢》通讀一遍,好似尋找精神家園,賈寶玉、王熙鳳、薛寶釵、林黛玉這些人物早已成為我的朋友和知己,我自己的喜怒哀怨也都在書里了。喜愛這部偉大作品的人或許都會有相似的感受。 有件趣事,為吳組緗所記:他給學生分享經驗說,《紅樓夢》必須讀三遍,才能看懂一些,“不料這句話一說,每次批評運動都把我拽出來批一通。那些人認為《紅樓夢》是黃色小說,賈寶玉是‘壞分子',認為我讓青年讀三遍《紅樓夢》是犯了方向性錯誤。后來毛主席老人家發表了一個言論:‘《紅樓夢》必須讀五遍。'比我的要求還要多出兩遍,這才救了我,以后再沒人批我了”。而今,紅學研究已十分獨立了,但關于這部作品是否寫情而涉淫的爭辯仍屬一個學術問題,亦即如何還原作者曹雪芹本人的視角,找到詮釋作品之關鍵,我在本書中也嘗試回答。如吳組緗在小說情節與明清社會環境等文化史內部分析了主要人物的藝術特色,本書避免重復,而從單純的創作視角去看主要人物身上深刻的哲學內涵與存在命題,并將曹雪芹與其他擁......
紅樓人物心理探真 作者簡介
作者仲輝,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蘭州大學哲學社會學院副教授。從事外國哲學研究,專業領域為古希臘哲學、康德哲學、現象學。講授形而上學、亞里士多德研究、康德研究、海德格爾研究等課程。發表《康德與海德格爾論先驗想象力》《康德圖式法初探》《時間性與中庸》《對海德格爾“納托普報告”的再“觀看”》等論文多篇,出版有《圖式法與形而上學奠基》《里赫特》等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山海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