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據幾曾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8095085
- 條形碼:9787558095085 ; 978-7-5580-9508-5
- 裝幀:藝術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據幾曾看 本書特色
康俞先生畫精微超妙、心折久之……文采之美、楷法之精,尤令人不忍釋手……——啟功 大作以清妙之筆狀難狀之畫境,如在眼前如入夢想。古人稱畫為無聲詩,此則片片有聲有韻之畫矣,而同時演繹畫理探索源流如示諸掌,拜讀之后愛不忍釋,令人抄錄副本,俾獲據幾常看也。——宗白華 頃聞《據幾曾看》影印有期,并將增入圖版,沉浮數十載,終獲傳世,手書絕妙,得與古人名跡,互映交輝,亦云幸矣。——王世襄 此書新版,付梓于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由吾同輩出版人操刀,既是薪傳,又可見銳進之意。祖父筆下,以丹青為引,可見中國藝術史如大水浩湯。且進且行,而終歸于海。——葛亮
據幾曾看 內容簡介
《據幾曾看》是葛康俞先生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在四川江津撰寫的著作,凡九萬余字,著錄古代書畫一百九十九件,皆作者經眼之名作。先生既精于繪事,亦深具文史修養,故立論切實,行文典雅,或辨析源流,或印證技法,或闡發畫理,多具卓見;又以工楷謄寫,精微超妙,殊為難得。三聯書店曾出版葛康俞先生小楷手跡*印版,此*新版正文以簡化印刷體轉錄,配以精美彩圖,以便更廣大書友賞閱,并選作者部分手稿飾于歷代開篇,可窺原作文采美、楷法之精。
據幾曾看 目錄
據幾曾看 作者簡介
《據幾曾看》作者葛康俞先生(1911—1952)安徽懷寧人,書畫家,早年與李可染、艾青同學于杭州藝專,抗戰期間避難四川江津。勝利后,任安徽學院、安徽大學文藝系教授。1950年在南京大學任教,指導研究生,與傅抱石先生相知甚深。 葛康俞先生書畫俱佳,世謂“精微超妙”,深為美學界先賢鄧以蟄(字叔存、鄧石如五世孫、長子鄧稼先)、宗白華先生所重。抗戰時,宗白華先生在重慶主編《時事新報》副刊《學燈》,曾往江津約稿。不久即有先生所撰《中國繪畫回顧與前瞻》長文在《學燈》上發表(自1943年12月27日第252期至1944年2月7日第257期),當時李可染先生在重慶沙坪壩與先生時有書信往還,并寄畫稿請益(如李所畫“伯夷與叔齊”等)。葛康俞先生寓目歷代書畫甚豐,著《據幾曾看》,就所見古代書畫一一品評,文辭典雅,書法精秀,有古風,啟功先生與宗白華先生曾先后展看多月,并跋書后。 葛亮,原籍南京,現居香港,任教于高校。香港大學中文系博士。著有小說《北鳶》《朱雀》《七聲》《謎鴉》《浣熊》《戲年》《瓦貓》,文化隨筆《繪*》,學術論著《此心安處亦吾鄉》等。部分作品譯為英、法、俄、日、韓等國文字。 曾獲首屆香港書獎、香港藝術發展獎、臺灣聯合文學小說獎首獎、臺灣梁實秋文學獎等獎項。作品被收入“當代小說家書系”“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學大系”,入選2008、2009、2015年“中國小說排行榜”和“2015年度誠品中文選書”。長篇小說《朱雀》《北鳶》獲選“《亞洲周刊》全球華文十大小說”。《北鳶》獲2016年度“中國好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