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來知德易學哲學思想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05484
- 條形碼:9787522705484 ; 978-7-5227-054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來知德易學哲學思想研究 內容簡介
《來知德易學哲學思想研究》對來知德易學哲學思想進行了系統探究,主要包括本體論、功夫論、易象觀、錯綜說等。作者對來知德圓圖來源的幾種說法及圓圖中間小白圈所代表的太極本體的哲學內涵進行細致辨析,探討了來知德天人分合視野下的理數論、心性論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獨特的格物功夫論,得出了來氏易學哲學在總體上仍應歸屬于朱熹后學的基本結論。同時,通過對比分析,闡發來知德在易象觀和解易體例上對朱熹、俞琰等前賢的繼承和改造,揭示了來氏易學試圖取消邵雍、朱熹先后天劃分,并以其自創的錯綜圖取代伏羲先天圖這一做法背后的義理考量,溯源并考察來知德反對卦變說與其他卦變諸說的分合斗爭,據此科學衡定來知德易學哲學的性質及其在易學史上的地位。
來知德易學哲學思想研究 目錄
**章 行年大略
**節 立志“愿學孔子”
一 中舉后辭金不受(28歲以前)
二 四上公車不第,遂焚引侍養,立志做圣人(29歲到38歲)
第二節 提出格物功夫論,開始注《易》
一 家居悟靜坐之非,讀《性理大全》,初志于求象(39歲到44歲)
二 廬墓六年,悟格物之物乃物欲之物,此為圣賢頭腦功夫(45歲到50歲)
第三節 功夫論的完成和來氏太極圖的成熟
一 《集注》和《日錄》寫就(51歲到73歲)
二 《集注》刻成,授翰林院待詔(74歲到80歲)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周易集注》的版本系統
**節 張惟任系統和高奣映系統
一 張惟任系統代表著來氏《集注》版本傳承的正脈
二 高奣映系統屬歧出
第二節 兩個系統之外的本子
第三節 劃分兩個系統的根據
一 書題的變化
二 異文校勘
附 來知德《周易集注》初刻本考
一 徐博卿和戴誥的初刻工作
二 郭子章可能的重刊工作
三 初刻本的復原
本章小結
第三章 來氏圓圖的內涵和來源
**節 作《易》之原
一 朱熹論作《易》之原在自然之理
二 來知德論作《易》之原在圣人之心易
第二節 來氏圓圖的內涵
一 來氏圓圖和來氏太極圖
二 來氏圓圖的三條注文
第三節 來氏圓圖的幾種可能來源
一 周敦頤太極圖
二 邵雍、朱熹、俞琰的先天圖
三 趙揭謙《六書本義》所載天地自然河圖
四 胡一桂、韓邦奇的易圖
五 張理大易象數鉤深圖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格去物欲說
**節 天人分合下的理數論
一 太極為仁義禮智信之理
二 元亨為天道本然之數,利貞為人事當然之理
第二節 格物之頭腦功夫
一 格物之物乃物欲之物
二 《大學》頭腦功夫不以敬為先
三 格物正所以致良知
四 成性乃人之良知良能,圣人特能存之又存
五 “貞夫一”而非“貞夫理”
本章小結
第五章論象
**節 朱熹論象
一 《易》之取象固必有所自來,顧今不可復考,則姑闕之
二 看象須得正路脈
第二節 來知德論象
一 假象以寓理,舍象不可以言《易》
二 卦中立象有不拘《說卦》乾馬坤牛乾首坤腹之類者
三 《集注》綜合運用多種取象體例的典型卦例
本章小結
第六章 論錯綜
**節 朱熹及其弟子論錯綜
一 錯綜皆謂揲蓍求卦之事
二 以交易變易說統攝對待流行說和反對說
三 錯綜有對待流行義
四 蔡淵論錯綜與對待流行
第二節 來知德論錯綜
一 以錯綜論《周易》分卷、卦序安排及上下經分篇
二 以錯綜論河洛之數和揲蓍成卦
三 以錯綜論六十四卦象辭關系
四 以易學上的錯綜說涵蘊哲學上的對待流行說、交易變易說
本章小結
第七章 錯綜說與易學史上卦變諸說
**節 漢至兩宋時期反對卦變說的提出與發展
一 反對卦變說的發端
二 孔穎達、李挺之反對卦變說的系統化工作
三 反對卦變說在兩宋的擴大運用
第二節 元初到明中后期反對卦變說的歸一工作
一 俞琰破除卦變諸說而欲歸一到倒轉卦對說
二 熊過對俞琰倒體說的傳承和修正
三 來知德、黃宗羲破斥卦變諸說而欲歸一到反對卦變說的工作
四 董守諭對來知德錯綜說的批評和對朱熹卦變說的維護
第三節 晚明及清代學者對反對卦變說的繼承、反思和批評
一 晚明及清代反對卦變說的繼承者
二 晚明及清代學者對卦變諸說的反思和批評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節 立志“愿學孔子”
一 中舉后辭金不受(28歲以前)
二 四上公車不第,遂焚引侍養,立志做圣人(29歲到38歲)
第二節 提出格物功夫論,開始注《易》
一 家居悟靜坐之非,讀《性理大全》,初志于求象(39歲到44歲)
二 廬墓六年,悟格物之物乃物欲之物,此為圣賢頭腦功夫(45歲到50歲)
第三節 功夫論的完成和來氏太極圖的成熟
一 《集注》和《日錄》寫就(51歲到73歲)
二 《集注》刻成,授翰林院待詔(74歲到80歲)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周易集注》的版本系統
**節 張惟任系統和高奣映系統
一 張惟任系統代表著來氏《集注》版本傳承的正脈
二 高奣映系統屬歧出
第二節 兩個系統之外的本子
第三節 劃分兩個系統的根據
一 書題的變化
二 異文校勘
附 來知德《周易集注》初刻本考
一 徐博卿和戴誥的初刻工作
二 郭子章可能的重刊工作
三 初刻本的復原
本章小結
第三章 來氏圓圖的內涵和來源
**節 作《易》之原
一 朱熹論作《易》之原在自然之理
二 來知德論作《易》之原在圣人之心易
第二節 來氏圓圖的內涵
一 來氏圓圖和來氏太極圖
二 來氏圓圖的三條注文
第三節 來氏圓圖的幾種可能來源
一 周敦頤太極圖
二 邵雍、朱熹、俞琰的先天圖
三 趙揭謙《六書本義》所載天地自然河圖
四 胡一桂、韓邦奇的易圖
五 張理大易象數鉤深圖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格去物欲說
**節 天人分合下的理數論
一 太極為仁義禮智信之理
二 元亨為天道本然之數,利貞為人事當然之理
第二節 格物之頭腦功夫
一 格物之物乃物欲之物
二 《大學》頭腦功夫不以敬為先
三 格物正所以致良知
四 成性乃人之良知良能,圣人特能存之又存
五 “貞夫一”而非“貞夫理”
本章小結
第五章論象
**節 朱熹論象
一 《易》之取象固必有所自來,顧今不可復考,則姑闕之
二 看象須得正路脈
第二節 來知德論象
一 假象以寓理,舍象不可以言《易》
二 卦中立象有不拘《說卦》乾馬坤牛乾首坤腹之類者
三 《集注》綜合運用多種取象體例的典型卦例
本章小結
第六章 論錯綜
**節 朱熹及其弟子論錯綜
一 錯綜皆謂揲蓍求卦之事
二 以交易變易說統攝對待流行說和反對說
三 錯綜有對待流行義
四 蔡淵論錯綜與對待流行
第二節 來知德論錯綜
一 以錯綜論《周易》分卷、卦序安排及上下經分篇
二 以錯綜論河洛之數和揲蓍成卦
三 以錯綜論六十四卦象辭關系
四 以易學上的錯綜說涵蘊哲學上的對待流行說、交易變易說
本章小結
第七章 錯綜說與易學史上卦變諸說
**節 漢至兩宋時期反對卦變說的提出與發展
一 反對卦變說的發端
二 孔穎達、李挺之反對卦變說的系統化工作
三 反對卦變說在兩宋的擴大運用
第二節 元初到明中后期反對卦變說的歸一工作
一 俞琰破除卦變諸說而欲歸一到倒轉卦對說
二 熊過對俞琰倒體說的傳承和修正
三 來知德、黃宗羲破斥卦變諸說而欲歸一到反對卦變說的工作
四 董守諭對來知德錯綜說的批評和對朱熹卦變說的維護
第三節 晚明及清代學者對反對卦變說的繼承、反思和批評
一 晚明及清代反對卦變說的繼承者
二 晚明及清代學者對卦變諸說的反思和批評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展開全部
來知德易學哲學思想研究 作者簡介
陳培榮,曾用名陳兵,1977年生于河南正陽,北京大學中國哲學博士,河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2012年7月曾赴廣西河池發改委做選調生。主要研究領域為易學與宋明理學。
書友推薦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