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救援防護醫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87193
- 條形碼:9787568087193 ; 978-7-5680-871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救援防護醫學 本書特色
1.本書由國家衛健委突發事件衛生應急咨詢委員會專家、中華醫學會災害醫學分會主任委員侯世科教授,中國醫學救援協會救援防護分會樊毫軍會長,以及目前我國救援醫學工程唯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鄭靜晨院士共同領銜編寫,編寫團隊代表了國內救援防護醫學的*高水平。2.目前國內外尚無救援防護醫學相關同類書籍,本書將是國內**本系統闡述救援防護醫學的專著。
救援防護醫學 內容簡介
《救援防護醫學》一書由應急救援領域權威專家編寫,針對四大類突發事件(自然災害:地震、海嘯等、事故災難:交通事故、空難等、公共衛生事件:傳染病等、社會安全事件:暴恐事件等)所造成的不良影響,以條目形式介紹突發事件救援中應急與公眾防護相關知識,包括基本知識、國內外防護醫學進展、地震、水災、風災、交通事故、危化品爆炸、生物傳染病、核與輻射等個體防護知識。內容科學,闡述簡明,對普及應急救援防護知識,加強專業人員及公眾防護知識普及、消減恐慌心理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指導性和實用性。適用于基層醫務人員、救援防護專業救援隊和廣大群眾閱讀參考。
救援防護醫學 目錄
**節救援防護醫學的起源(1)
第二節救援防護醫學的發展概況(8)
第三節救援防護醫學裝備分類及技術參數(29)
第四節救援防護醫學新裝備、新材料(69)
本章參考文獻(80)
第二章人體損傷機理(85)
**節緒論(85)
第二節人體高溫熱損傷機理(85)
第三節人體吸入性損傷機理(94)
第四節爆炸創傷對人體損傷機理(105)
第五節核和輻射對人體損傷機理(115)
本章參考文獻(124)
第三章個體防護裝備與原理(128)
**節頭部防護(128)
第二節耳部聽力防護(133)
第三節口鼻呼吸防護(134)
第四節眼面部與頸部防護(139)
第五節軀干防護(141)
第六節手部防護(150)
第七節足部防護(153)
本章參考文獻(155)
第四章醫學救援個體防護裝備整體性能測試評價(156)
**節隔離防護性能(156)
第二節熱防護性能(163)
第三節沖擊防護性能(169)
第四節工效性能(171)
第五節舒適性能(184)
第六節環境適應性(189)
本章參考文獻(191)
第五章自然災害醫學救援個體防護技術與裝備(193)
**節地震(193)
第二節水災(200)
第三節風災(207)
本章參考文獻(211)
第六章事故災難醫學救援個體防護技術與裝備(213)
**節公路交通事故(213)
第二節礦井事故(233)
本章參考文獻(237)
第七章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個體防護技術與裝備(238)
**節突發急性傳染病的形勢與挑戰(238)
第二節個體防護基本原則(239)
第三節呼吸道傳染病的個體防護技術與裝備(240)
第四節腸道及其他接觸傳播傳染病的個體防護技術與裝備(251)
第五節病媒生物傳染病的個體防護技術與裝備(253)
第六節防護用品的穿脫及注意事項(255)
第七節其他重點傳染病的個體防護技術與裝備(259)
本章參考文獻(270)
第八章社會安全事件醫學救援個體防護技術與裝備(272)
**節爆炸事件(272)
第二節核和放射事故(282)
第三節生物恐怖襲擊(313)
本章參考文獻(323)
第九章災難現場心理急救(325)
**節心理急救與常用技術(325)
第二節受災群眾現場心理急救(337)
第三節救援人員現場心理急救(349)
本章參考文獻(353)
第十章典型案例(355)
**節1995年日本東京沙林毒氣事件防護(355)
第二節2001年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防護(364)
第三節2004年印度洋海嘯救援防護(370)
第四節2008年四川汶川山區地震救援防護(377)
第五節2010年青海玉樹高原地震防護(387)
第六節2013年美國波士頓馬拉松連環爆炸事件防護(398)
第七節2015年天津港火災爆炸防護(405)
本章參考文獻(417)
救援防護醫學 節選
隨著近年SARS、禽流感、埃博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等高傳染性病毒爆發,印度洋大海嘯、汶川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發生,不僅造成了人員傷亡、經濟損失還有生態環境破壞和嚴重社會危害。在人員出現傷亡時需要進行醫學救援。醫學救援區別于單純的急救醫學,是以救援為中心,以急救醫學、災難醫學、臨床急診學、危重癥監護學為基礎,融入通訊、運輸、建筑、消防、生物醫學工程等多學科擴展形成的一門綜合性學科。是處理研究現代社會生產生活在醫院外環境中發生的各種危重急癥、意外災害事故,及時組織救護力量,在現場對個體或群體實施及時有效的救援、救護,進行必要的醫學處理,以挽救生命,減輕傷殘和痛苦,并在醫療監護下,采用現代交通,將傷病人運至醫院,接受進一步全面救治的一門科學。 人們為了保護自身健康,防范各種生產安全事故,做好救援工作,對個人防護進行了系統性的研究,根據物理、化學、生物、缺氧等傷害因素進入人體的途徑不同,研發了頭面部、呼吸防護類、軀體防護裝備類等各種個體防護裝備。個體防護裝備的發展與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和公共衛生等突發公共事件密切相關,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新材料的出現和制造工藝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個體防護裝備的創新發展。 歐洲是個體防護裝備技術的發源地。個體防護裝備標準化建設完善成熟,具備體系結構合理、技術指標先進、效果實用等特點,歐盟理事會于1989年12月21日頒布了關于個體防護裝備的第89/686/EEC號法。該法令規定了個體防護裝備的范圍及分類,基本安全健康要求,質量控制及標識。歐洲標準化組織(EuroDean Standardisation Organisations )由歐洲標準化委員會、歐洲電工技術標準化委員會和歐洲通信標準研究所數個機構組成.這三個機構都是非營利、專業化的標準研制機構。這三個機構中,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的地位*為突出,這三個機構中的任何一個發布的標準.都是歐洲標準。目前歐洲標準化組織頒布執行的個體防護裝備標準共有265項。 與歐共體不同美國政府只對用于職業防護的呼吸防護裝備實施國家強制認證,授權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為唯一的檢測認證機構。依據呼吸防護裝備認證標準對所有類型的呼吸防護裝備進行認證。經過NIOSH認證通過的產品就可進入職業防護市場。對其他類個人防護產品如防護帽、防護鞋、防護手套等,各個行業協會有統一的安全產品的認可標準和要求,包括產品的質量控制體系(如ISO9000認證)等。在這類產品上市前制造商需要將產品送至非政府的獨立第三方實驗室依據美國國家標準進行檢測,檢測合格后可以進入市場。
救援防護醫學 作者簡介
國內著名救援醫學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從事救援醫學實戰、科研教學20余年,參與組建中國國際救援隊并擔任首席醫療官,牽頭創建武警部隊*醫療救援隊,先后率隊參加印尼海嘯、印尼日惹地震、海地地震、玉樹地震、汶川地震、某部腺病毒重大疫情防控、天津港爆炸、抗戰勝利70周年外軍保障等20余批次國際國內救援行動,出色完成任務。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衛計委重大專項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十三五”重點項目等*課題5項,獲得全軍、武警部隊及天津市各類課題共20余項。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全軍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天津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武警部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以及中華醫學科技獎等省部級獎勵22項,發表論文200余篇,其中SCI收錄28篇,獲得實用新型專利42項,發明專利7項,主編專著10余部。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