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水下航行器線導通信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8125498
- 條形碼:9787118125498 ; 978-7-118-1254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水下航行器線導通信技術 內容簡介
線導通信技術來源于制導武器,采用有線通信方式實現“人在回路中”對武器的操控與監測。本書針對水下航行器有線通信技術的原理、組成、設計、應用和發展方向,分別從信號傳輸技術、通信信道特性分析與建模、線團成型技術、線纜布放技術、線導系統設計技術、線導通信技術未來應用方向等方面進行論述。書中依據有線通信信號傳輸特性的不同和線導通信技術的發展,分別對電磁線線導通信技術和光纖線導通信技術進行了差異化編撰。
水下航行器線導通信技術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水下航行器線導通信技術概述
1.1.1 水下航行器線導通信技術的內涵
1.1.2 電磁線導信號傳輸技術
1.1.3 光纖線導信號傳輸技術
1.1.4 線團成型技術
1.1.5 導線布放技術
1.2 水下航行器線導通信系統構成
1.2.1 線導通信系統組成
1.2.2 線導通信系統的功能
1.2.3 線導通信系統的工作原理
1.3 水下航行器線導通信技術的發展及現狀
1.3.1 電磁導線線導魚雷
1.3.2 光纖線導魚雷
1.3.3 光纖微纜潛航器
1.3.4 水下航行器光纖線導技術發展特點
1.4 線導通信技術應用
1.4.1 線導通信技術應用的優點
1.4.2 光纖線導魚雷應用
1.4.3 潛射防空彈應用
1.4.4 無人潛航器應用
1.4.5 浮標通信及組網應用
第2章 電磁線導信號傳輸技術
2.1 通信基本原理
2.1.1 信號與信息傳輸
2.1.2 通信系統的分類
2.1.3 多路傳輸與多址傳輸
2.2 水下電磁線導信號傳輸信道特性
2.2.1 概述
2.2.2 信道模型
2.3 水下電磁線導信號傳輸方式
2.3.1 概述
2.3.2 信號傳輸特性分析
2.3.3 信號傳輸模式
2.4 調制解調技術
2.4.1 頻移鍵控信號的形成
2.4.2 頻移鍵控信號產生的各種途徑
2.4.3 頻移鍵控信號的解調方式
2.5 同步原理
2.5.1 同步概述
2.5.2 鎖相環原理
2.5.3 載波同步
2.5.4 位同步
2.5.5 幀同步
2.6 編碼與糾錯技術
2.6.1 差錯控制方式
2.6.2 常用檢錯編碼
第3章 光纖線導信號傳輸技術
3.1 光纖線導通信系統
3.1 I 1光纖線導通信的光波波段
3.1.2 光纖線導通信系統的基本組成
3.1.3 光纖線導通信系統主要參數指標
3.2 光纖線導傳輸信道特性
3.2.1 傳輸信道損耗特性
3.2.2 傳輸信道色散特性
3.3 光發射機
3.3.1 光源
3.3.2 調制電路
3.3.3 輔助電路
3.3.4 光發射機的主要指標
3.4 光接收機
3.4.1 光電檢測器
3.4.2 放大電路
3.4.3 均衡再生及故障檢測電路
3.4.4 光接收機性能分析
3.5 光復用技術
3.5.1 光波分復用技術
3.5.2 光碼分復用技術
3.5.3 光時分復用
3.5.4 光頻分復用技術
3.5.5 光復用技術在水下航行器線導通信中的應用
3.6 光纖信道編解碼技術
3.6.1 光纖通信常用信道編碼方式
3.6.2 光纖通信信道編碼方式性能比較
3.6.3 8810B編解碼實現
3.6.4 水下航行器光纖線導通信碼型選擇
第4章 線團成型技術
4.1 線團結構及工作原理
4.1.1 線團結構及組成
4.1.2 線團工作原理
4.2 線導導線結構與性能
4.2.1 線導導線分類
4.2.2 線導導線結構形式
4.2.3 線導導線選擇原則
4.2.4 線導導線性能分析
4.2.5 線導導線制造技術
4.3 線團繞制專用粘接劑
4.4 電磁線線團成型技術
4.4.1 電磁線線團成型工藝
4.4.2 電磁線線團性能檢測方法
4.5 光纖線團成型技術
4.5.1 光纖線團成型工藝
4.5.2 光纖線團性能檢測方法
4.5.3 光纖線團貯存可靠性分析
第5章 導線布放技術
5.1 導線布放方式
5.1.1 被動式放線
5.1.2 主動式放線
5.2 水下航行器導線布放技術
5.2.1 工作原理
5.2.2 可靠布放所需考慮的關鍵問題
5.2.3 導線布放動力學分析
5.3 平臺導線布放技術
5.3.1 軟管保護式放線技術概述
5.3.2 軟管保護式放線關鍵技術
5.3.3 拖曳式放線技術概述
5.3.4 拖曳式放線關鍵技術
5.3.5 兩種放線技術對比
5.3.6 軟管保護式放線動力學分析
5.3.7 拖曳式放線動力學分析
第6章 線導系統設計
6.1 線導系統性能分析
6.1.1 線導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
6.1.2 電磁線線導系統性能分析
6.1.3 光纖線導系統性能分析
6.2 通信裝置設計
6.2.1 電磁線線導通信裝置設計
6.2.2 光纖線導通信裝置設計
6.3 航行器放線裝置設計
6.3.1 航行器放線裝置設計要求
6.3.2 航行器放線裝置設計方法
6.4 操控平臺放線裝置設計
6.4.1 拖曳式放線裝置設計
6.4.2 軟管保護式放線裝置設計
6.5 線團連接器設計
6.6 線導系統通信性能測試試驗
6.6.1 電磁線線導系統通信性能測試試驗
6.6.2 光纖線導系統通信性能測試試驗
6.7 導線布放性能測試試驗
6.7.1 陸上模擬放線試驗
6.7.2 拖曳性能試驗
6.7.3 分離性能測試試驗
6.7.4 解脫功能測試試驗
6.8 線導系統使用注意事項
第7章 線導通信技術未來應用方向
7.1 中繼浮標通信技術
7.1.1 中繼浮標通信系統組成
7.1.2 有線通信浮標未來發展趨勢
7.2 水
1.1 水下航行器線導通信技術概述
1.1.1 水下航行器線導通信技術的內涵
1.1.2 電磁線導信號傳輸技術
1.1.3 光纖線導信號傳輸技術
1.1.4 線團成型技術
1.1.5 導線布放技術
1.2 水下航行器線導通信系統構成
1.2.1 線導通信系統組成
1.2.2 線導通信系統的功能
1.2.3 線導通信系統的工作原理
1.3 水下航行器線導通信技術的發展及現狀
1.3.1 電磁導線線導魚雷
1.3.2 光纖線導魚雷
1.3.3 光纖微纜潛航器
1.3.4 水下航行器光纖線導技術發展特點
1.4 線導通信技術應用
1.4.1 線導通信技術應用的優點
1.4.2 光纖線導魚雷應用
1.4.3 潛射防空彈應用
1.4.4 無人潛航器應用
1.4.5 浮標通信及組網應用
第2章 電磁線導信號傳輸技術
2.1 通信基本原理
2.1.1 信號與信息傳輸
2.1.2 通信系統的分類
2.1.3 多路傳輸與多址傳輸
2.2 水下電磁線導信號傳輸信道特性
2.2.1 概述
2.2.2 信道模型
2.3 水下電磁線導信號傳輸方式
2.3.1 概述
2.3.2 信號傳輸特性分析
2.3.3 信號傳輸模式
2.4 調制解調技術
2.4.1 頻移鍵控信號的形成
2.4.2 頻移鍵控信號產生的各種途徑
2.4.3 頻移鍵控信號的解調方式
2.5 同步原理
2.5.1 同步概述
2.5.2 鎖相環原理
2.5.3 載波同步
2.5.4 位同步
2.5.5 幀同步
2.6 編碼與糾錯技術
2.6.1 差錯控制方式
2.6.2 常用檢錯編碼
第3章 光纖線導信號傳輸技術
3.1 光纖線導通信系統
3.1 I 1光纖線導通信的光波波段
3.1.2 光纖線導通信系統的基本組成
3.1.3 光纖線導通信系統主要參數指標
3.2 光纖線導傳輸信道特性
3.2.1 傳輸信道損耗特性
3.2.2 傳輸信道色散特性
3.3 光發射機
3.3.1 光源
3.3.2 調制電路
3.3.3 輔助電路
3.3.4 光發射機的主要指標
3.4 光接收機
3.4.1 光電檢測器
3.4.2 放大電路
3.4.3 均衡再生及故障檢測電路
3.4.4 光接收機性能分析
3.5 光復用技術
3.5.1 光波分復用技術
3.5.2 光碼分復用技術
3.5.3 光時分復用
3.5.4 光頻分復用技術
3.5.5 光復用技術在水下航行器線導通信中的應用
3.6 光纖信道編解碼技術
3.6.1 光纖通信常用信道編碼方式
3.6.2 光纖通信信道編碼方式性能比較
3.6.3 8810B編解碼實現
3.6.4 水下航行器光纖線導通信碼型選擇
第4章 線團成型技術
4.1 線團結構及工作原理
4.1.1 線團結構及組成
4.1.2 線團工作原理
4.2 線導導線結構與性能
4.2.1 線導導線分類
4.2.2 線導導線結構形式
4.2.3 線導導線選擇原則
4.2.4 線導導線性能分析
4.2.5 線導導線制造技術
4.3 線團繞制專用粘接劑
4.4 電磁線線團成型技術
4.4.1 電磁線線團成型工藝
4.4.2 電磁線線團性能檢測方法
4.5 光纖線團成型技術
4.5.1 光纖線團成型工藝
4.5.2 光纖線團性能檢測方法
4.5.3 光纖線團貯存可靠性分析
第5章 導線布放技術
5.1 導線布放方式
5.1.1 被動式放線
5.1.2 主動式放線
5.2 水下航行器導線布放技術
5.2.1 工作原理
5.2.2 可靠布放所需考慮的關鍵問題
5.2.3 導線布放動力學分析
5.3 平臺導線布放技術
5.3.1 軟管保護式放線技術概述
5.3.2 軟管保護式放線關鍵技術
5.3.3 拖曳式放線技術概述
5.3.4 拖曳式放線關鍵技術
5.3.5 兩種放線技術對比
5.3.6 軟管保護式放線動力學分析
5.3.7 拖曳式放線動力學分析
第6章 線導系統設計
6.1 線導系統性能分析
6.1.1 線導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
6.1.2 電磁線線導系統性能分析
6.1.3 光纖線導系統性能分析
6.2 通信裝置設計
6.2.1 電磁線線導通信裝置設計
6.2.2 光纖線導通信裝置設計
6.3 航行器放線裝置設計
6.3.1 航行器放線裝置設計要求
6.3.2 航行器放線裝置設計方法
6.4 操控平臺放線裝置設計
6.4.1 拖曳式放線裝置設計
6.4.2 軟管保護式放線裝置設計
6.5 線團連接器設計
6.6 線導系統通信性能測試試驗
6.6.1 電磁線線導系統通信性能測試試驗
6.6.2 光纖線導系統通信性能測試試驗
6.7 導線布放性能測試試驗
6.7.1 陸上模擬放線試驗
6.7.2 拖曳性能試驗
6.7.3 分離性能測試試驗
6.7.4 解脫功能測試試驗
6.8 線導系統使用注意事項
第7章 線導通信技術未來應用方向
7.1 中繼浮標通信技術
7.1.1 中繼浮標通信系統組成
7.1.2 有線通信浮標未來發展趨勢
7.2 水
展開全部
水下航行器線導通信技術 作者簡介
王中,1968年生,國防科技大學畢業,現任中國船舶第七○五所所長、兩型重點項目總設計師,開創了我國水下裝備領域的多項第一,特別是主持兩型重點項目研制工作中,攻克多項關鍵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近年來,王中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一項、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多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書友推薦
- >
莉莉和章魚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煙與鏡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