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指墨般若:崔如琢指墨藝術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29741
- 條形碼:9787520729741 ; 978-7-5207-2974-1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指墨般若:崔如琢指墨藝術研究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藝術愛好者,大眾范曾弟子邵盈午老師,深度評析國畫大師崔如琢先生的指墨藝術世界,解讀價值千萬的頂級國畫作品的藝術魅力與其中無上的人文意趣; 崔如琢指墨藝術研究之二。
指墨般若:崔如琢指墨藝術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是崔如琢先生指墨藝術研究系列中的第二部,共分為靈感篇與妙悟篇兩部分。**部分探討崔先生指墨藝術中的一個重要規律:“無意于佳乃佳”,并具體分析了“靈感”“技法”“境界”三者是如何在崔先生創作的卓越文本中融會貫通的。第二部分解讀了崔先生所一貫強調的“悟”字的具體意涵,并從崔先生與傳統文化、與古代與近現代畫壇大師的關系等不同層面進行考察,力圖揭示出“妙悟”對崔先生指墨藝術創作取得空前成就的重要意義。
指墨般若:崔如琢指墨藝術研究 目錄
靈感篇
一、“無意于佳乃佳”
二、“偶然欲書”
三、“無意識”與靈感
四、“特在一時情味,固不可預設法式也”
五、技到無心始見奇
六、“須在一剎那上攬取”
七、“臨事制宜,從意適便”
妙悟篇
一、“藝術全在一個悟字”
二、“以禪喻詩”與“參禪貴活”
三、“一超直入如來地”
四、“一畫”明而萬法生
五、九轉煉得金丹成
六、兼容博采,萬取一收
七、妙悟與超越
附錄一:崔如琢藝術年表
附錄二:崔如琢歷年過億元拍賣作品明細
指墨般若:崔如琢指墨藝術研究 節選
二、“以禪喻詩”與“參禪貴活” “悟”,原屬佛家語匯,本意是覺悟。至于“妙悟”,則出自《涅槃無名論》,專指超越尋常的特別穎慧的悟性。逮至宋代,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提出了“妙悟”與“神韻”這兩個詩學命題,這也是“以禪喻詩”的精髓所在。嚴羽認為,“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惟悟乃為當行,乃為本色”(《滄浪詩話·詩辨》)。“妙悟”這個術語后來便一直為詩論家所樂于使用。 “以禪喻詩”的引入,拓展了中國詩學的思維空間,而歷代詩家強調“妙悟”,所謂“參禪貴活”,也為詩學帶來了生機。詩人們都在“活”字上下功夫,力求活而不浮、活而不滯、活而應變、活而能化,如是方為上乘。由于“妙悟”具有某種突發性、跳躍性與不完全受理性支配的非自覺性,我們目前尚無法對人類這一靈智活動的心理特征作出清晰的剖析,致使一些批評家故弄玄虛,給“妙悟”這一在藝術批評中頻頻使用的重要概念罩上神秘的光圈,但“妙悟”本身也并非像某些學者所說的那樣玄虛神秘。從書畫創作發生學的視角看,它意味著一種從循規蹈矩到以意役法的升華,一種超脫于具體紛繁的因果論證與法則程式的隨機應變的自由境界,“‘天機云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陸游的這兩句詩誠為此種情形之寫照”。 對此,錢鍾書先生亦曾指出:“夫‘悟’而曰‘妙’,未必一蹴即至也;乃博采而有所通,力索而有所入也。學道學詩,非悟不進。或者不好漁洋詩,遂并悟而非之,真因噎廢食矣。”又云:“悟有遲速,系乎根之利鈍、境之順逆,猶夫得火有難易,系乎火具之良楛、風氣之燥濕。速悟待思學為之后,遲悟更賴思學為之先。” 錢鍾書先生在此強調了天賦對悟性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極為看重后天“思學”對妙悟的影響,這不啻是為“根之利鈍”不同者指出了一條通向妙悟的途徑。 為進一步申發此意,錢鍾書先生還援引了禪宗論悟有“因悟而修”之“解悟”和“因修而悟”之“證悟”之說,明示這里的“修”當包括“學與思”,“解悟”與“證悟”當為速悟與遲悟之意。接著,錢先生又發論道:“嚴滄浪《詩辨》曰:‘詩有別才非書,別學非理,而非多讀書窮理,則不能極其至。’曰‘別才’,則宿世漸熏而今生頓見之解悟也;曰‘讀書窮理以極其至’,則因悟而修,以修承悟也。可見詩中‘解悟’,已不能舍思學而不顧;至于‘證悟’,正自思學中來,下學以臻上達,超思與學,而不能捐思廢學。猶夫欲越深澗,非足踏實地,得所憑藉,不能躍至彼岸;顧若步步而行,趾不離地,及岸盡裹足,惟有盈盈隔水,脈脈相望而已。”錢先生在此將力學深思到妙悟的飛躍生動地比喻為憑崖跳澗,若思不深、學無力,便無法實現由力學深思到妙悟的一次次飛躍,只能隔水相望,脈脈無語。
指墨般若:崔如琢指墨藝術研究 作者簡介
邵盈午,徐州師范大學學教授,中國詩學研究所所長。著有《蘇曼殊新論》《塵夢禪心--蘇曼殊畫傳》《南社人物吟評》《柳亞子詩歌新探》《范曾畫傳》《清華四大導師》《編輯卮言》《莊子顯靈記·評注》等十余種作品。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