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法理學教研中的體悟與隨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78126
- 條形碼:9787542678126 ; 978-7-5426-7812-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理學教研中的體悟與隨想 內容簡介
該書由“法理學的教學體悟”“法理學的研究心得”“法理學的生活隨想”三部分構成,共由9章正文、13篇隨筆、2篇附錄組成。主要是對法理學教學和研究中的一些規律性的東西的總結。其中重點介紹了法理學教學中的方法、法理學教師應該具有的素質;法理學研究中的特點、具體方法和路徑,法理學教學和科研的關系,具有中國主體性的法理學應該具有的內容和面相,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視野下的法理學更新,法理學人在教學和研究中對生活的反思。該書對明確法理學人自身的定位,提升法理學的教學和研究水平具有一定的意義和價值。
法理學教研中的體悟與隨想 目錄
代序 法理學不應止于追求孤獨的深刻
**編 法理學的教學感悟
**章 法理學教師的角色定位與素質養成
第二章 故事教學法在法理學課程中的功用與應用
第三章 法理歌訣的撰寫與釋義
第四章 法理學課程考試的命題藝術與技巧
第二編 法理學的研究心得
第五章 法理學的思維方式與研究路徑
第六章 法外之理:法理學的中國向度
第七章 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視野下的法治完善與法理更新
第八章 對我國法理學中法律體系理論的反思與重構
第九章 權利法哲學分析的多元視角和理論進路
第三編 法理學中的生活隨想
1. 生活應該多一些復雜
2. 歷史無意識與制度別設計
3.“辱母殺人案”的判決理由缺少了什么?
4. 中國古代的反腐留給我們的啟示
5. 貴族的《三國》與市井的《水滸》
6. 對聯中的法理
7. “還報”中的法理
8. “寶寶”一何怒!“蓉兒”一何苦!
9. 我為什么不喜歡吃自助?
10. 司法的正義是能說服別人的正義
11. 為什么是中國?還有家庭?
12. 新興科技與未來法治
13. 我們期待著屬于中國的家庭法
附錄1. 法律人需要得到同情式的理解
附錄2. 當下中國需要一個面向生活的法理學
后記
法理學教研中的體悟與隨想 作者簡介
李擁軍,男,生于1973年10月,漢族,天津寧河人。現為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吉林大學匡亞明學者很好教授,中國法理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常務理事,吉林省法學會法治文化建設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吉林省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日本京都大學訪問學者。出版專著4部,參編教材5部,發表學術論文80多篇。曾榮獲長春市、吉林省“五一”勞動獎章,被評為吉林省“師德標兵”。2015-2021年間6次被學生評為吉林大學法學院“最受學生喜歡老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法理學、法律文化學、司法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
- >
朝聞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