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筆底風云:一代良史陳壽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1164897
- 條形碼:9787541164897 ; 978-7-5411-648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筆底風云:一代良史陳壽 本書特色
破舊立新,書寫三國風云畫卷。 ★學富五車,匯通古今,書寫三國史事,探究歷史演變。
筆底風云:一代良史陳壽 內容簡介
三國風云,人物薈萃,陳壽生于蜀中,經歷了劉禪登基到投降魏國,及魏國覆滅、西晉建立等一系列事件。他師從蜀國儒學大師譙周,與李密等共同學習詩書,同時與朝中奸臣對抗,與三國各路名人相遇相交。炎興元年,蜀國滅亡,劉禪及譙周等大臣去往魏都。西晉代魏后,司馬炎暗中害死譙周,陳壽逃回老家,按照老師遺愿,閉門數載寫成《三國志》。
筆底風云:一代良史陳壽 目錄
目錄
**章遺愿001
第二章元夜022
第三章求學041
第四章梨花079
第五章柳綿119
第六章鹽禁148
第七章黑與白164
第八章結局186
第九章風雨210
第十章幻滅240
第十一章還鄉264
第十二章花事279
筆底風云:一代良史陳壽 節選
**章 遺愿 譙周躺在榻上,滿是皺紋的臉猶如敷了一層嚴霜,蒼白得有些泛紫,看上去已近垂危。 陳壽捏住譙周的手,似覺握住的是一截干柴,正在失去所有的溫度和質感。他覺得需要一爐旺火,便叫家仆陳棋往爐中添炭。陳棋忙了一陣,那火仿佛起死回生一般,終于旺了,屋里也漸漸暖和起來,似覺譙周的病也隨這爐復燃的火,有了某種指望。 “該服藥了。”陳棋說。 陳壽扭頭一看,一盞褐沉沉的藥已端到榻前。陳壽將藥接過,輕輕啜了一口,慢慢咂摸,跟上次一樣,有點復雜,甚至迷惑,即使以他浸淫醫道多年的造詣,也嘗不出這藥的來歷。 恰好譙熙推門進來,一臉急切地問:“如何,有無好轉?” 陳壽嘆息一聲,搖搖頭說:“先生子時咳嗽兩次,丑時一次,寅時三次,卯時兩次,一共咳了八次,到現在還沒醒。” “唉,生病快兩月了,一直反反復復,昨天又突然昏倒,實在令人擔心。”譙熙的話里明顯帶著絕望。 陳壽忽然想起了啥,忙問:“這藥真出自范太醫之手?” 譙熙道:“是啊,得知家父病重,陛下親臨寒舍探視,并令范太醫前來診治。” 范太醫為散騎常侍、一代名醫范汪的從子,盡得范汪醫學真傳。司馬炎每有不適,常傳范太醫把脈治療。有御醫為譙周治病,實在令他人羨慕。 陳壽仍有疑惑,請譙熙將譙周扶起,以湯匙灌藥。灌完后,仍使其躺回榻上。 突然,譙周身子扭動起來,繼而渾身抽搐。 兩人正手足無措,譙周“哇”一口吐了,剛剛灌進去的藥吐得滿榻都是。 二人忙了一氣,將被子撤換,忙叫陳棋去請范太醫。 其實,譙周并未昏迷,只是不愿睜眼,不愿再看這個令人絕望的世界。此時,他心里往事歷歷,數十年風雨,千萬里河山,一一奔來眼底。 譙周堪稱西蜀**名士,既通經史,又精醫道。門下弟子如陳壽、李密、李驤、何渠、羅憲等,以及三個兒子譙熙、譙賢、譙同,個個不同凡響。 曾記得,懷帝劉禪后頸里突然長出個雞蛋大小的瘤子,又痛又腫。太醫們使盡手段,卻毫無起色。譙周得知,自請入宮,說服劉禪,以柳葉小刀將肉瘤割除,敷上草藥。不到七日,傷口愈合,三月恢復如初。 譙周剛發這病時,渾身發熱發寒,咳嗽不止,自知不過風寒,遂以三辛湯泡澡。所謂三辛,即干姜、大蔥及蜀椒。干姜性辛熱,大蔥發汗解表,蜀椒溫通散寒。若傷風傷寒,以三辛湯泡幾次澡,比吃藥還管用。 幾天之后,病狀幾乎消除,不過偶爾咳嗽幾聲。若再泡幾次,將徹底康復。恰在此時,宮吏傳話,命譙周上朝議事。 譙周急忙趕往朝堂,隨群臣按禮拜見晉武帝。 武帝司馬炎威視眾人,朝侍臣使個眼神,侍臣以諂媚的嘴臉領旨,轉身向眾人宣告:“準驃騎將軍賈充所奏,封皇子司馬柬為汝南王。” 群臣山呼,同聲祝賀。 禮畢,司馬炎又說:“前日接荊州都督羊祜奏表,稱前東吳將軍孫秀已攜家小入荊州,有附降之意。或納或拒,請卿等詳議。” 孫秀出身東吳宗室,擁兵夏口,吳主孫皓十分忌憚。這天,孫皓寵臣何定帶兵五千忽然到了夏口,聲稱陛下將來此狩獵,特來開路。 東吳早已遷都建業,距此遙遠,何故舍近求遠,來千里以外的夏口狩獵?孫秀斷定,何定是奉孫皓之命前來誅殺自己。因知羊祜寬厚,頗有招降納叛的胸懷,于是,忙領家眷及親兵百人出逃,投奔羊祜,現孫秀等人已在荊州。 群臣不知司馬炎用意,不敢亂說。朝堂之上一時靜如止水,似能聽見每個人的心跳。司馬炎目光如箭,直視群臣。群臣都埋著頭,生怕那箭會射向自己。 忽然,司馬炎對譙周說:“譙允南患有啞疾,不能說話,但從來以遠見卓識著稱,如何安置孫秀,必有高見,愿聞其詳。” 譙周出列,手捧玉笏朝司馬炎一揖。 司馬炎揮手示意侍臣,侍臣手托木盤來到譙周面前,盤里放有筆墨和一方白絹。譙周略加思索,左手執玉笏,右手握筆,蘸滿墨汁,慢慢寫了六個字。 寫完,譙周將筆輕輕擱回木盤里,雙手握住玉笏,低頭等司馬炎圣裁。 站在群臣間的羅憲,一直望著譙周,眼含憂慮。 侍臣將那方有譙周字跡的白絹鋪在御案上,司馬炎看一眼,不由呵呵大笑。笑畢,問羅憲:“羅愛卿認為該如何安置孫秀?” 羅憲說:“恭請陛下圣裁!” 再問李密、李驤,二人的回答與羅憲相同。 司馬炎深知,這幫西蜀降臣,尤其是譙周門下弟子,無不與譙周心意相通,若假以時日,雖不至翻起大浪,但譙周的一言一行,絕對會影響他們。 司馬炎微微一笑,這笑,像一把即將飛起來的小刀。 司馬炎不動聲色道:“說得好,西蜀雖滅,東吳還在。朕欲效秦始皇,使河山一統,萬方歸一。當務之急是用良才,收民心。孫彥才為孫氏宗親,能棄暗投明,應大加褒獎。懷柔賢臣也是朕的秉性,就像當初收復蜀地,朕寬懷劉禪,同時,又重用以譙允南為首的西蜀舊臣。今后,望你們放眼四海,立足統一,勿生妄念。” 不久,司馬炎下詔,以孫秀為驃騎將軍、交州牧、開府儀同三司,封爵會稽公。 通過此事,譙周徹底讀懂了司馬炎的內心,也深知那微笑里,冷漠無邊,殺氣凜然。 天子一怒,血流成河。 此后,譙周病情加重,臥床不起。當范太醫出現在病榻前,譙周已知司馬炎用心,是要自己不知不覺死在皇恩浩蕩里。 譙周從范太醫的湯藥里,嘗到了死亡的滋味,但他不能拒絕。他有些絕望,也有些壯烈地想,唯有自己的死,能換來其他人的生;甚至,不能自行了斷,不能說破,必須配合到底。 〖=BT(〗二〖=〗 范太醫來了,花白的頭發束在腦頂,如一叢被約束住的枯草。 譙熙忙說:“家父昏迷不醒,咳得更厲害了,剛剛吃的藥又吐了。” 范太醫不出聲,將那口小皮箱擱在桌上,緊皺眉頭,看了看譙周,責備譙熙說:“既然如此,為何不早點來叫我?譙常侍是朝廷重臣,陛下命我務必使譙常侍康復,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哪個擔待得起?” 譙熙搓著手說:“是是是,是我們的錯,求范太醫拿出神技,救家父一命。” 范太醫坐在榻前,捉住譙周右手,以兩個指頭掐住手腕,開始切脈。陳壽、陳棋都不出聲,等候結論。 摸脈一陣,范太醫松開手,從懷里抽出一條綢巾,擦著自己的手說:“還是風寒,不用換單方,快去熬藥吧。” 陳棋忙出去熬藥。譙熙滿臉焦急,又問范太醫:“既是風寒,就算不吃藥,也該痊愈了;何況有范太醫出手,應該藥到病除,為何至今不見起色?” 范太醫神情有些慌張,臉上的肌肉微微一抖,轉眼環顧室內,微抖的手指著窗戶說:“把窗子開了,關這么嚴,就算沒病也要憋出病來。” 譙熙似有所悟,趕緊過去,將絲簾卷起,推開窗子。一股凜冽的寒氣撲進來,使人不寒而栗。屋外白花花一片,悄然間又是一場春雪。 洛陽不比西蜀,雖年關已過,仍冷如嚴冬。 范太醫說:“記住,每日三次,早中晚,必須按時服藥。若不把藥服進去,就算神仙,恐怕也無濟于事。”說著,拿起那個皮箱要走。 陳壽早看出其中有鬼,忙說:“范太醫請留步,學生有些疑問,想請教請教。”忽聽譙周大咳起來,咳得聲嘶力竭,陳壽只好打住。譙熙趕緊過去,為譙周掖緊棉被。 待譙周咳過,陳壽又問:“恩師既是風寒,并非重病,為何至今……” 譙周忽又猛咳起來,咳得山搖地動,陳壽只好再次打住,扭頭望著譙周。譙周盯了陳壽一眼,不再咳。 陳壽更加斷定自己并非猜疑,把話接上,說:“在老家安漢,若感染風寒,幾乎勿需求醫問診,用幾塊蜀姜,加些許蔥頭,熬一盞熱湯喝下去,捂上一床棉被,出一身汗……” 譙周再次咳起來,咳得天崩地裂,陳壽又被打斷。這次譙周不再停止,咳得幾乎氣絕。 陳壽明白,譙周不想自己把話說出來,但事到如今,已經沒有任何可以顧忌的了。于是不管不顧,盯著范太醫又說:“若恩師必死,陛下……” 譙周忽然掙扎起來,指著陳壽大罵:“大逆不道,還不住嘴!” 幾個人頓時愣住,一齊望向譙周。范太醫滿面驚訝,忙道:“咦,真是奇了,譙常侍患了幾年的啞疾,今天居然能說話了!” 譙周朝范太醫一拱手說:“多謝太醫神技,所謂百藥皆有益,自古不乏歪打正著的例子。譙某雖然風寒未袪,啞疾卻好了。” 范太醫大笑道:“哎呀,真是塞翁失馬,焉知禍福!譙常侍今天能開口說話,實在可喜可賀。” 譙周道:“我的病,我自己明白,太醫的方子完全對路,想必要不了幾天,一切都會好起來,無須再勞太醫動步了。” 這些話,范太醫當然能聽出意思,朝譙周一揖說:“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容在下告辭。” 譙周忙說:“請范太醫替我轉奏陛下,陛下恩德如天,譙周感激不盡;然老殘之身,行將就木,今生無以為報,來世定當陛下犬馬。” 送走范太醫,陳壽趨近榻前,想了想說:“明明藥里有毒,恩師為何不讓拆穿?” 譙周嘆息一聲,向譙熙招了招手,示意他也近前。 譙周沉吟片刻,苦笑道:“我若不死,你等何以為生?” 陳壽忽然站起,怒不可遏地說:“司馬炎貴為天子,手握生殺大權,要殺人豈不簡單,何必使這種陰招?” 譙周搖了搖頭,看著陳壽說:“在老朽眼里,承祚是個博知經史的通材,竟如此意氣。如今西蜀雖亡,但孫皓仍雄踞東吳,而陛下有兼并天下之志,豈容他人坐大。你我都是降臣,若陛下欲除之,網織罪名,或斬首,或賜死,豈不使東吳群臣膽寒?他日大軍伐吳,東吳將士,豈不拼死一搏?” 陳壽冷笑道:“既然如此,何不善待我輩,以奪東吳將士決死之志?” 譙周又一陣苦笑,不緊不慢說起一件往事。 九月,洛陽秋風漫漫,天氣格外宜人。司馬炎召群臣入宮,議伐吳之策。 豫州刺史王戎等紛紛上表,稱東南將士秣馬厲兵,枕戈待旦,請司馬炎下令伐吳。益州刺史王浚亦上書,稱所造戰船閑置不用,大多腐爛;蜀中連年豐收,糧草充足,若再不伐吳,將士斗志將衰。 朝堂之上,賈充等紛紛請纓,并各獻策略。西蜀降臣譙周、李驤、李密、羅憲等,卻不置一詞。 當時,譙周為騎都尉。在司馬炎眼里,有西蜀**名士之譽的譙周,堪稱西蜀領袖,西蜀降臣無不唯譙周言行舉動是從。何況李驤、李密、羅憲等人都是譙周的弟子,其分量之重,可想而知。 于是司馬炎問譙周:“以譙允南之見,當如何伐吳?” 譙周深知不可獻一策一計。一來,東吳若亡,司馬炎再無須投鼠忌器,劉禪及西蜀降臣,恐再無立足之地;二來,西蜀曾與東吳為同盟,若獻討伐之策,當為不義,或反被生性多疑的司馬炎利用,成為剪除的理由。 于是,譙周打著馬虎眼:“臣以為,陛下早有良策,何須臣等多言,一切當由陛下決斷。” 司馬炎又問羅憲、李驤、李密等,所答幾乎與譙周無異。 待群臣退下,司馬炎留下譙周,笑說:“后宮有幾十棵柿子樹,正好熟了,紅彤彤一片,恰似一盞盞高掛的燈籠。朕心里高興,請譙都尉陪朕去看柿子。” 譙周豈敢不從,隨司馬炎步入后宮。 宮墻附近,果然有幾十棵高高低低的柿子樹,果實累累,泛起一片橙紅。 司馬炎停在一座假山前,指著*大的一棵柿子樹說:“朕每次看見這棵大樹,便會想起譙都尉來。” 譙周有些茫然,不知司馬炎用意,不敢出聲。 司馬炎笑道:“譙都尉這棵大樹,真是根深葉茂、果實累累,羅憲、李密、李驤之流,不就是你這棵樹上的果嗎?” 譙周頓時醒悟,不禁冷汗淋漓,忙道:“臣不過降虜,若非陛下恩德,早已化為塵土,豈敢自比大樹。” 司馬炎呵呵大笑,竟自走了,把譙周孤零零留在那里,不知所措。 說到這里,譙周停下,拉住陳壽和譙熙的手說:“從那時起,我已經知道在劫難逃,所以裝啞,生怕樹上的果子被風吹下來。” 陳壽、譙熙都說不出話來。恰在此時,陳棋端著一盞濃黑的藥湯進來。陳壽趕緊攔住,大聲說:“不能再喝了!” 陳棋一怔,站在榻前,不知所措。 陳壽跪在譙周榻前泣不成聲:“恩師聽弟子一句勸,人命如天,豈能如此輕生。弟子一定設法助恩師離開洛陽,逃回老家,歸隱山林。弟子將日夜不離左右,聽恩師教誨,奉恩師起居。” 譙周不言,伸手拿過藥盞,一飲而盡,又將藥盞摔在地上,摔得譙熙、陳壽心驚肉跳。 譙周把手顫巍巍伸向陳壽說:“起來吧。” 陳壽略一猶疑,拉住那只手站起。譙周躺回榻上,說:“古人說得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你這份心意我領了,但能逃到哪里去?” 氣氛格外沉重,陳壽、譙熙都說不出話來。譙周指指榻沿,讓陳壽坐過來。陳壽剛坐下,管家譙木在門外說:“少爺,主公的幾個學生來了,等在客堂里呢。” 譙周忙對譙熙說:“一定是羅憲、李密他們,去把他們穩住,就說不礙事,剛吃了藥,睡過去了。” 譙熙答應一聲,出門去了。
筆底風云:一代良史陳壽 作者簡介
彭春綿,原名彭莉,曾出版散文集《夏雨的眼睛》,長篇小說《東方上帝伏羲傳奇》《九品怪才黃鳳林》《格桑梅朵》《回家》《落下閎傳奇》。其中,長篇小說《格桑梅朵》入選“2012年度全民閱讀百種優秀圖書”;《回家》獲四川省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短篇小說《銀杏》獲第三屆“金熊貓”網絡文學獎。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