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文史通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375080
- 條形碼:9787501375080 ; 978-7-5013-750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史通義 本書特色
《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的選書范圍,上起先秦,下迄辛亥革命。選擇在哲學、文學、歷史、藝術、科技等各個領域具有重大思想價值、社會價值、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的一百部經典著作。導讀居一書之首,主要介紹作者生平、成書過程、主要內容、歷史地位、時代價值等,行文力求準確平實。注釋部分解釋字詞、注明難字讀音,串講句子大意,務求簡明扼要。點評包括篇末評和旁批兩種形式。篇末評撮述原典要旨,標以“點評”,旁批萃取思想精華,印于書頁一側,力求要言不煩,雅俗共賞。 《文史通義》是清代浙東學派史家章學誠的代表作。該書理論內涵涉及歷史理論、史學理論、歷史編纂學理論、史學批評方法論等領域中的許多問題,顯著的特點是闡明史學家法和為史之意,辨析各種史書體裁義例,抨擊治學各分畛域的積弊,宣揚史學經世致用的價值。同時章學誠還把校讎學也納入史學的大范疇。在總結前人修志經驗的基礎上,章學誠提出了“志屬信史”、“三書”、“四體”等重要觀點,建立了方志理論體系,創立了方志學。其史學的某些理論是帶有全面總結性的成果,具有承前啟后的特點,是中國古代史學理論發展 的一座豐碑。
文史通義 內容簡介
《文史通義》書中探討的范圍包括“文史著作之林”,即整個學術領域,突破經、史、子、集的畛域。《文史通義》論述的范圍既包括歷史編纂理論的探討,同時又有更廣泛的范圍,包括探討古代學術的源流演變和當今學術趨向隱藏的嚴重弊病,并且考論儒家經典的真價值,從哲理的高度予以闡釋。這本《文史通義》解讀,采用嘉業堂“《章氏遺書》本”,選了自《易教上》至《家書六》一共三十六篇文章,分別作了注釋、旁批和點評,并為《文史通義》全書寫了導讀。
文史通義 目錄
文史通義 作者簡介
陳其泰,男,廣東豐順人,1939年生。1963年畢業于中山大學歷史系。現為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大學兼職教授,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學科組成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主要研究方向:史學與中國文化傳統、中國近現代史學。主要著作有:《陳其泰史學萃編》(九卷)、《中國史學史??近代卷》、《從文化視角研究史學》、《歷史學新視野——展現民族文化非凡創造力》。主編《20世紀中國歷史考證學研究》及《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理論成就》,分別獲北京市第九屆、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一等獎。發表論文、文章約三百篇。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