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冀南邯邢鐵礦區礦床地質地球化學特征、礦床成因及找礦預測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748809
- 條形碼:9787548748809 ; 978-7-5487-488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冀南邯邢鐵礦區礦床地質地球化學特征、礦床成因及找礦預測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在對冀南邯邢鐵礦區區域地質背景和主要礦床類型進行總結的基礎上,選擇了該地區的玉泉嶺、玉石洼和符山鐵礦作為重點,開展了礦床地球化學、勘查地球化學等方面的研究,運用巖石學、構造地質學、礦床學、礦床地球化學、勘查地球化學、數學地學、地球物理等多學科知識對研究區礦床地質特征、成礦規律、地球化學特征、礦床成因進行了系統和深入的研究,并在全面總結成礦規律的基礎上,開展了成礦預測研究工作,既具有理論參考價值,又具有實踐勘查指導意義。
冀南邯邢鐵礦區礦床地質地球化學特征、礦床成因及找礦預測研究 目錄
1.1 項目來源及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與任務
1.3 國內外研究現狀
1.3.1 礦床地球化學
1.3.2 矽卡巖型礦床
1.3.3 成礦預測理論
1.3.4 矽卡巖型鐵礦勘查現狀
1.4 研究思路及技術路線
1.5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區域成礦地質背景
2.1 區域地層
2.2 區域構造
2.2.1 斷裂構造
2.2.2 褶皺
2.2.3 深部構造
2.3 巖漿巖
2.4 區域礦產
第3章 礦區地質概況
3.1 玉泉嶺鐵礦區概況
3.1.1 交通位置
3.1.2 經濟地理情況
3.1.3 地質勘探史、開發史
3.1.4 礦區地質特征
3.1.5 礦區地質
3.1.6 礦體特征
3.1.7 礦石質量及富集規律
3.2 玉石洼礦區地質概況
3.2.1 玉石洼礦區區域地質
3.2.2 玉石洼礦床地質特征
3.3 符山礦區概況
3.3.1 交通位置
3.3.2 自然地理與經濟情況
3.3.3 以往地質工作
3.3.4 礦山歷史開采狀況
3.3.5 礦山現狀
3.3.6 符山礦區地質
3.3.7 礦區各礦體地質特征
3.3.8 礦石特征
3.3.9 成礦階段劃分及礦物生成順序
第4章 地球化學特征
4.1 玉泉嶺鐵礦地球化學
4.1.1 主量元素
4.1.2 稀土元素
4.1.3 微量元素
4.2 玉石洼鐵礦地球化學
4.2.1 主量元素
4.2.2 微量元素
4.2.3 稀土元素
4.3 符山鐵礦地球化學
4.3.1 符山各礦體地球化學
4.3.2 主量元素
4.3.3 稀土元素
第5章 成礦預測及找礦靶區
5.1 玉泉嶺鐵礦成礦預測
5.1.1 背景值與異常下限值的確定方法
5.1.2 異常解析推斷
5.1.3 靶區選取及依據
5.2 玉石洼鐵礦成礦預測
5.2.1 遙感工作
5.2.2 磁異常特征
5.2.3 控礦特征分析
5.2.4 預測區選取
5.3 符山鐵礦成礦預測
5.3.1 找礦標志
5.3.2 找礦遠景靶區
5.3.3 .礦區內部重點找礦靶區及選取依據
5.3.4 物探工程靶位理想測線布置
第6章 地球物理成礦預測
6.1 玉泉嶺鐵礦成礦預測
6.1.1 EH4電導率成像系統簡介
6.1.2 礦區測線布置
6.1.3 EH4反演成果及地質解譯
6.2 玉石洼鐵礦成礦預測
6.2.1 Ⅰ號測區物探成果
6.2.2 Ⅱ號測區物探成果
6.2.3 物探測量結果分析
6.3 符山鐵礦成礦預測
6.3.1 物性參數測量結果
6.3.2 物探方法選擇及原理
6.3.3 物探解譯成果
6.3.4 符山深部地質解釋
第7章 結束語
7.1 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7.2 今后工作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圖版說明
冀南邯邢鐵礦區礦床地質地球化學特征、礦床成因及找礦預測研究 作者簡介
息朝莊,男,1979年11月出生,河北阜城人,F任湖南城市學院土木工程學院講師、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礦床地質和安全工程專業科研和教學工作。1999—2003年在河北理工學院資源勘查工程專業學習;2003—2006年在中南大學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攻讀碩士學位:2006—2009年在中南大學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攻讀博士學位:2009—2016年在湖南黃金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作;2016—2018年在貴州省有色金屬和核工業地質勘查局核資源地質調查院任副院長:2叭8年至今在湖南城市學院任教,其中2012—2014年在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從事地質學博士后研究工作。先后承擔省部級項目和橫向課題10多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獲得中國黃金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次;獲2016年度貴州省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千層次”人才稱號。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