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受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227969
- 條形碼:9787570227969 ; 978-7-5702-279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受戒 本書特色
名家評論 名家推薦若世界真還公平,他的文章應當說比幾個大師都還認真而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才!“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可愛還是態度,“寵辱不驚”!——沈從文 像曾祺這樣下筆如有神的作家,今天是沒有了。他的語言爐火純青,已臻化境。——張兆和 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煉成老精。——賈平凹 他是我認為全中國文章寫得*好的,一直到今天都這樣認為。——黃永玉 汪先生是短篇小說大師,遍視當時文壇,能具汪先生那般散淡心態者,確也寥寥無幾。——莫言 汪曾祺的作品自有一種力量,這種力量會使人在心靈深處持久地顫動。——曹文軒 就像一碗白粥,熬得剛剛好。——梁文道
受戒 內容簡介
此書精選了汪曾祺各個時期的小說代表作,包括《受戒》《大淖紀事》《雞鴨名家》等。其小說,是中國現代小說中足以傲世的極少數。它寫盡了江南水鄉的風情、風俗、風物之美,寫盡了平凡生命的堅韌和平淡生活的詩意,寫盡了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土壤之中的屬于每個人的鄉愁,如行云流水般干凈清簡的文字中滲透著持久震顫心靈的力量。
受戒 目錄
風俗畫
受戒
/003
大淖記事
/033
雞鴨名家
/063
人間世
羊舍一夕
/091
異秉
/134
中國味
七里茶坊
/155
安樂居
/178
受戒 節選
受戒(節選) 這家人口不多。他家當然是姓趙。一共四口人:趙大伯、趙大媽,兩個女兒,大英子、小英子。老兩口沒得兒子。因為這些年人不得病,牛不生災,也沒有大旱大水鬧蝗蟲,日子過得很興旺。他們家自己有田,本來夠吃的了,又租種了庵上的十畝田。自己的田里,一畝種了荸薺,——這一半是小英子的主意,她愛吃荸薺,一畝種了茨菇。家里喂了一大群雞鴨,單是雞蛋鴨毛就夠一年的油鹽了。趙大伯是個能干人。他是一個“全把式”,不但田里場上樣樣精通,還會罾魚、洗磨、鑿礱、修水車、修船、砌墻、燒磚、箍桶、劈篾、絞麻繩。他不咳嗽,不腰疼,結結實實,像一棵榆樹。人很和氣,一天不聲不響。趙大伯是一棵搖錢樹,趙大娘就是個聚寶盆。大娘精神得出奇。五十歲了,兩個眼睛還是清亮亮的。不論什么時候,頭都是梳得滑溜溜的,身上衣服都是格掙掙的。像老頭子一樣,她一天不閑著。煮豬食,喂豬,腌咸菜,——她腌的咸蘿卜干非常好吃,舂粉子,磨小豆腐,編蓑衣,織蘆席。她還會剪花樣子。這里嫁閨女,陪嫁妝,瓷壇子、錫罐子,都要用梅紅紙剪出吉祥花樣,貼在上面,討個吉利,也才好看:“丹鳳朝陽”呀、“白頭到老”呀、“子孫萬代”呀、“福壽綿長”呀。二三十里的人家都來請她:“大娘,好日子是十六,你哪天去呀?”——“十五,我一大清早就來!” “一定呀!”——“一定!一定!” 兩個女兒,長得跟她娘像一個模子里托出來的。眼睛長得尤其像,白眼珠鴨蛋青,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時如清水,閃動時像星星。渾身上下,頭是頭,腳是腳。頭發滑溜溜的,衣服格掙掙的。——這里的風俗,十五六歲的姑娘就都梳上頭了。這兩個丫頭,這一頭的好頭發!通紅的發根,雪白的簪子!娘女三個去趕集,一集的人都朝她們望。 姐妹倆長得很像,性格不同。大姑娘很文靜,話很少,像父親。小英子比她娘還會說,一天咭咭呱呱地不停。大姐說: “你一天到晚咭咭呱呱——” “像個喜鵲!” “你自己說的!——吵得人心亂!” “心亂?” “心亂!” “你心亂怪我呀!” 二姑娘話里有話。大英子已經有了人家。小人她偷偷地看過,人很敦厚,也不難看,家道也殷實,她滿意。已經下過小定,日子還沒有定下來。她這二年,很少出房門,整天趕她的嫁妝。大裁大剪,她都會。挑花繡花,不如娘。她可又嫌娘出的樣子太老了。她到城里看過新娘子,說人家現在繡的都是活花活草。這可把娘難住了。*后是喜鵲忽然一拍屁股:“我給你保舉一個人!” 這人是誰?是明子。明子念“上孟下孟”的時候,不知怎么得了半套《芥子園》,他喜歡得很。到了荸薺庵,他還常翻出來看,有時還把舊賬簿子翻過來,照著描。小英子說: “他會畫!畫得跟活的一樣!” 小英子把明海請到家里來,給他磨墨鋪紙,小和尚畫了幾張,大英子喜歡得了不得: “就是這樣!就是這樣!這就可以亂孱!”——所謂“亂孱”是繡花的一種針法:繡了**層,第二層的針腳插進**層的針縫,這樣顏色就可由深到淡,不露痕跡,不像娘那一代繡的花是平針,深淺之間,界限分明,一道一道的。小英子就像個書童,又像個參謀: “畫一朵石榴花!” “畫一朵梔子花!” 她把花掐來,明海就照著畫。 到后來,鳳仙花、石竹子、水蓼、淡竹葉、天竺果子、臘梅花,他都能畫。 大娘看著也喜歡,摟住明海的和尚頭: “你真聰明!你給我當一個干兒子吧!” 小英子捺住他的肩膀,說: “快叫!快叫!” 小明子跪在地下磕了一個頭,從此就叫小英子的娘做干娘。 大英子繡的三雙鞋,三十里方圓都傳遍了。很多姑娘都走路坐船來看。看完了,就說:“嘖嘖嘖,真好看!這哪是繡的,這是一朵鮮花!”她們就拿了紙來央大娘求了小和尚來畫。有求畫帳檐的,有求畫門簾飄帶的,有求畫鞋頭花的。每回明子來畫花,小英子就給他做點好吃的,煮兩個雞蛋,蒸一碗芋頭,煎幾個藕團子。 因為照顧姐姐趕嫁妝,田里的零碎生活小英子就全包了。她的幫手,是明子。 這地方的忙活是栽秧、車高田水、薅頭遍草,再就是割稻子、打場了。這幾茬重活,自己一家是忙不過來的。這地方興換工。排好了日期,幾家顧一家,輪流轉。不收工錢,但是吃好的。一天吃六頓,兩頭見肉,頓頓有酒。干活時,敲著鑼鼓,唱著歌,熱鬧得很。其余的時候,各顧各,不顯得緊張。 薅三遍草的時候,秧已經很高了,低下頭看不見人。一聽見非常脆亮的嗓子在一片濃綠里唱: 梔子哎開花哎六瓣頭哎…… 姐家哎門前哎一道橋哎…… 明海就知道小英子在哪里,三步兩步就趕到,趕到就低頭薅起草來,傍晚牽牛“打汪”,是明子的事。——水牛怕蚊子。這里的習慣,牛卸了軛,飲了水,就牽到一口和好泥水的“汪”里,由它自己打滾撲騰,弄得全身都是泥漿,這樣蚊子就咬不透了。低田上水,只要一掛十四軋的水車,兩個人車半天就夠了。明子和小英子就伏在車杠上,不緊不慢地踩著車軸上的拐子,輕輕地唱著明海向三師父學來的各處山歌。打場的時候,明子能替趙大伯一會,讓他回家吃飯。——趙家自己沒有場,每年都在荸薺庵外面的場上打谷子。他一揚鞭子,喊起了打場號子: “格當得——” 這打場號子有音無字,可是九轉十三彎,比什么山歌號子都好聽。趙大娘在家,聽見明子的號子,就側起耳朵: “這孩子這條嗓子!” 連大英子也停下針線: “真好聽!” 小英子非常驕傲地說: “一十三省數**!” 晚上,他們一起看場。——荸薺庵收來的租稻也曬在場上。他們并肩坐在一個石磙子上,聽青蛙打鼓,聽寒蛇唱歌,——這個地方以為螻蛄叫是蚯蚓叫,而且叫蚯蚓叫“寒蛇”,聽紡紗婆子不停地紡紗,“唦——”,看螢火蟲飛來飛去,看天上的流星。 “呀!我忘了在褲帶上打一個結!”小英子說。 這里的人相信,在流星掉下來的時候在褲帶上打一個結,心里想什么好事,就能如愿。 …… “”荸薺,這是小英*愛干的生活。秋天過去了,地凈場光,荸薺的葉子枯了,——荸薺的筆直的小蔥一樣的圓葉子里是一格一格的,用手一捋,嗶嗶地響,小英子*愛捋著玩,——荸薺藏在爛泥里。赤了腳,在涼浸浸滑溜溜的泥里踩著,——哎,一個硬疙瘩!伸手下去,一個紅紫紅紫的荸薺。她自己愛干這生活,還拉了明子一起去。她老是故意用自己的光腳去踩明子的腳。 她挎著一籃子荸薺回去了,在柔軟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腳印。明海看著她的腳印,傻了。五個小小的趾頭,腳掌平平的,腳跟細細的,腳弓部分缺了一塊。明海身上有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感覺,他覺得心里癢癢的。這一串美麗的腳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亂了。 …… 明子常搭趙家的船進城,給庵里買香燭,買油鹽。閑時是趙大伯劃船;忙時是小英子去,劃船的是明子。 從庵趙莊到縣城,當中要經過一片很大的蘆花蕩子。蘆葦長得密密的,當中一條水路,四邊不見人。劃到這里,明子總是無端端地覺得心里很緊張,他就使勁地劃槳。 小英子喊起來: “明子!明子!你怎么啦?你發瘋啦?為什么劃得這么快?” …… 明海到善因寺去受戒。 “你真的要去燒戒疤呀?” “真的。” “好好的頭皮上燒十二個洞,那不疼死啦?” “咬咬牙。舅舅說這是當和尚的一大關,總要過的。” “不受戒不行嗎?” “不受戒的是野和尚。” “受了戒有啥好處?” “受了戒就可以到處云游,逢寺掛褡。” “什么叫‘掛褡’?” “就是在廟里住。有齋就吃。” “不把錢?” “不把錢。有法事,還得先盡外來的師父。” “怪不得都說‘遠來的和尚會念經’。就憑頭上這幾個戒疤?” “還要有一份戒牒。” “鬧半天,受戒就是領一張和尚的合格文憑呀!” “就是!” “我劃船送你去。” “好。” 小英子早早就把船劃到荸薺庵門前。不知是什么道理,她興奮得很。她充滿了好奇心,想去看看善因寺這座大廟,看看受戒是個啥樣子。 善因寺是全縣**大廟,在東門外,面臨一條水很深的護城河,三面都是大樹,寺在樹林子里,遠處只能隱隱約約看到一點金碧輝煌的屋頂,不知道有多大。樹上到處掛著“謹防惡犬”的牌子。這寺里的狗出名的厲害。平常不大有人進去。放戒期間,任人游看,惡狗都鎖起來了。
受戒 作者簡介
汪曾祺,現當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美食家。他師從于沈從文,是京派文學大家,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小說代表作有《大淖記事》《受戒》等,其散文《端午的鴨蛋》《胡同文化》《昆明的雨》皆入選中學語文課本。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