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詩詞曲史略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33310
- 條形碼:9787301333310 ; 978-7-301-33331-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詩詞曲史略 本書特色
1. 作者張伯偉是南京大學古代文學著名教授 2. 講述中國詩詞曲的發展歷程 3. 為你提供全新視角的中國詩詞曲發展簡史 4. 精裝制作,純質紙印刷,贈送精美書簽,可讀可藏
中國詩詞曲史略 內容簡介
《中國詩詞曲史略》所論述的,是以漢語為表現媒介的詩詞曲,在中國文化精神的影響下產生和變遷的歷史。全書由上下兩編構成。上編為詩歌概論,從詩字原始觀念的形成、《詩經》和《楚辭》,論述到少數民族詩人和域外漢詩,在*廣泛的范圍中展示了中國詩學在技巧上、題材上、語言上和審美趣味上的變化;下編為詞曲概論,全面考察了從詩到詞、從詞到曲的轉折,并且比較了詩詞曲在形式、內容和風格上的異同,勾勒出詞曲歷史的發展脈絡。*后,綜合詩詞曲中白話因素的不斷增強,指出新詩在整體上取代舊詩的歷史必然。本書有兩個寫作重心,一是注重中國詩學初創期和轉型期的討論,包括觀念和技巧、題材和審美趣味;另一個重心是注重詩歌語言的變遷,重點從這兩個角度描述了兩千五百年詩詞曲的復雜而曲折的變遷史。
中國詩詞曲史略 目錄
新版前記1
導 言5
上編 詩歌史略
**章 “詩”字原始觀念的形成及其流變11
**節 “詩”字古義檢討11
第二節 “詩”的觀念從宗教到人文的展開13
第三節 從“詩”的早期觀念看中國詩學的若干特質19
第二章 溫柔敦厚和香草美人——中國詩學的初建23
**節 春秋戰國時期詩歌的地域性23
第二節 “《詩經》學”上諸概念的詮釋26
第三節 《楚辭》的興起41
第三章 秦漢大一統制度下的詩歌53
**節 秦漢文化政策及其對詩歌的影響53
第二節 樂府詩的消長57
第三節 文人五言詩的形成與成熟67
第四章 士人之詩與貴游之詩73
**節 “五言騰踴”的建安詩壇73
第二節 士人之詩的系列及特征80
第三節 貴游之詩的系列及特征94
第五章 唐詩的發展114
**節 南北文風的交融和唐詩面貌的形成115
第二節 盛唐氣象123
第三節 唐詩的新變局136
第六章 宋詩的特征及其形成149
**節 宋詩產生的文化背景149
第二節 宋詩的發展及其特征的形成154
第七章 少數民族詩人的崛起172
**節 遼 朝174
第二節 金 源177
第三節 元 代182
第四節 清 代188
第八章 域外漢詩總說194
**節 朝鮮半島漢詩195
第二節 日本漢詩206
下編 詞曲史略
第九章 詞體的形成229
**節 詞體的起源音樂與文學229
第二節 詞體的形成——從《云謠集》到《花間集》231
第三節 詩詞異同兼論詞體的特征236
第十章 兩宋詞的發展244
**節 從伶工之詞到士大夫之詞244
第二節 慢詞的創新與詞境的升華248
第三節 格律詞和豪放詞的發展255
第十一章 清代詞學的“中興”272
**節 清初詞壇272
第二節 清詞流派278
第十二章 散曲的形成與特色292
**節 散曲的淵源與形成292
第二節 散曲的特征297
第十三章 散曲的發展304
**節 元散曲304
第二節 明散曲316
第十四章 從舊詩到新詩327
**節 傳統詩詞曲中白話因素的演變328
第二節 新詩的發展335
參考文獻346
中國詩詞曲史略 作者簡介
張伯偉,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域外漢籍研究所所長。曾任日本京都大學、韓國外國語大學及臺灣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客座教授。著有《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2002)、《全唐五代詩格匯考》(2002)、《清代詩話東傳略論稿》(2007)、《東亞漢籍研究論集》(2007)、《禪與詩學》(2008)、《作為方法的漢文化圈》(2011)、《域外漢籍研究入門》(2012)、《東亞漢文學研究的方法與實踐》(2017)、《日本世說學文獻序錄》(2021)等;編纂《朝鮮時代書目叢刊》(2004)、《中華大典·文學理論分典》(2008)、《朝鮮時代女性詩文集全編》(2011)、《日本世說新語注釋集成》(2020)等。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