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真與美散記(精)/常書鴻全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600241
- 條形碼:9787572600241 ; 978-7-5726-002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真與美散記(精)/常書鴻全集 本書特色
◎解鎖“敦煌守護神”常書鴻的另一面 散文、藝術評論、書信、演講等悉數收錄,常書鴻用樸實的筆觸記錄艱難日子里的所思所悟、所憶所嘆:控訴盜竊文物的罪行,提倡普及美育,分析中國畫的前途,為申請保護敦煌的經費,寫信給胡適求援,擔心單身喜鵲的感情生活……這一刻,他不再是難以企及的“神”,而是人間有情有義有趣的“寶藏男孩”。 ◎收錄常書鴻以原名發表的舊作 ◎裝幀典雅,宜閱讀,宜收藏
真與美散記(精)/常書鴻全集 內容簡介
《真與美散記》基本匯集了“敦煌守護神”常書鴻先生歷年寫作的散文札記、藝術評論、書信及演講。閱讀《真與美散記》,可以看到“敦煌學創始人”這個形象之外的不一樣的常書鴻,更清晰、全面地觸碰這位藝術家、學者傳奇一生的每個側面。不同于自傳的長篇敘事,在《真與美散記》中常先生用自己豐富的人生積淀、獨特的藝術視角、流暢的語言和珍貴的圖片,串聯起人生的點點滴滴,給讀者以美的享受,同時也向讀者傳遞了自己的文物觀、文化觀。
真與美散記(精)/常書鴻全集 目錄
真與美散記(精)/常書鴻全集 節選
《喜鵲的故事——敦煌散記之一》 解放前,千佛洞有幾只喜鵲。有一年,來了一批國民黨軍官,他們打不到黃羊,就無聊地隨手把見到的幾只喜鵲用步槍打死。從此,千佛洞的人就看不見喜鵲了。 就在這年冬天的一個早上,忽然聽到一聲喜鵲的叫聲,急急走到門外,看見窗外梨樹枝頭上站著一只喜鵲,這是劫后僅存的一只孤獨的喜鵲。我像發現什么似的,帶著憐憫的心情,隨手把剩下的饅頭放在窗邊。這只在天寒地凍的沙漠中找不到食物的喜鵲毫無顧忌,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于是第二天來,第三天來……從此它就是我窗前的食客了。 冬天,在沙漠天寒地凍、草木枯萎的季節里,不冬眠的動物,的確也很難受的。譬如那些平時唧唧喳喳的麻雀,到了此時也變成勾頭縮腦的偷食鬼,它們飛到食堂里,飛到糧倉里,變成生了翅膀的老鼠一般,到處偷食,甚至連糊窗紙的干糨糊也要偷吃。它們往往成群結隊地飛到東來,東邊的紙窗被它們啄破了;飛到西來,西邊的紙窗被它們啄破了。我很恨這群麻雀! 自從喜鵲成為我的食客后,它也主動地成了義務的紙窗保護者,只要一聽見它響亮的叫聲,麻雀就一溜煙飛散了。正因為這樣,這只喜鵲也居然理所應得似的,每天上午,太陽照到我的紙窗時,它就長鳴幾聲,一下子停在我的紙窗前。這時我就必須趕快拿了飼料出去,否則這只似乎有靈感的喜鵲就叫著,飛著,跳著,神情不安地等待著我的“布施”,直到吃飽了它才揚長而去,從此習以為常。有時我稍遲起一會,它就會在窗外不息地叫著,跳著,甚至有時會像打門似的用嘴打著紙窗,我雖也有點討厭,但總是盡量滿足它的要求。好在這樣的時間并不長,大約從每年11月到次年3月的5個月中間,那正是塞外苦寒的時期。3月下旬千佛洞就開凍了,接著草木又開始生長起來,大概喜鵲的食物有所著落了,就自己想辦法去解決,暫時不依靠我的“布施”了。一直到1949年,這只喜鵲,我已一連養了四個冬天。 隨著全國的解放,敦煌研究工作受到黨和人民政府的重視,工作展開了,工作人員也日漸增加了。為了改善我們沙漠上工作人員的生活,在修繕洞窟的同時還修蓋了一些比較講究的住宅。從蘭州買來了幾箱玻璃,把中寺破廟里的紙窗一律改為玻璃窗,這是千佛洞空前的一個大改革。從此可以避免風沙,太陽光依然可以照進來。到了冬天,每一個溫暖的小家庭,人們在爐火旁還可以曬太陽。扯上幾尺花花布,每一個干部的家屬都出奇制勝地做上窗簾,養上盆花,把房間布置得舒適、清潔、美麗。到了新年或春節,大家還隨著西北農村習慣,在亮堂堂的玻璃窗上,貼了從敦煌圖案中變化出來的大紅剪紙。真是喜氣洋洋,皆大歡喜! 1954年,中央文化部為了進一步改善我們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又撥給我們一臺發電機和一輛汽車。我們修蓋了一大間庫房,專為停放汽車和安置發電機之用。在這個廠房里,我們也安裝了玻璃窗。庫房的玻璃窗面積較大,我特地囑咐管理人要注意門窗的開關,不要刮風時打碎。次年的春天,忽地有人告訴我庫房的玻璃被打碎了!那天并未刮風,門窗也都緊緊關著,我問了一下原因,說是可能被孩子打碎的,于是又給重安裝了一塊,不料在第二天,有人來說,玻璃又給打碎了!“真討厭!”我有點不耐煩了。趕緊要孩子的家長們管好孩子,無事不要再到汽車房去。兩天過去了,第三天中午,又傳來打破玻璃的消息,我就覺得有點奇怪,是否有人在故意破壞?第四次安裝好后,我特地提醒大家注意一下,看是誰連續做了這些壞事。 次日,不到正午的時光,我獨自走到汽車房旁邊,靜悄悄的,那里一個人也沒有。蜜蜂的嗡嗡聲,包圍著一棵盛開的杏花樹,不時落下一些像雪片樣的花瓣,有的落在白楊樹下的小溪中隨水飄了去。被暖熱的太陽曝曬著的馬蘭花,已開出花朵,木樨已長出了嫩芽。清明過去僅僅半個月,但塞外的春天來得這樣猛烈,翠綠的榆錢,油綠的白楊樹葉,加上杏花、蜜蜂的嗡嗡,已是江南暮春的天氣了。千佛洞穿上了綠色的春裝,石窟前面拔地參天的白楊樹葉已把古老的石窟遮沒了……我正在欣賞千佛洞的春色,忽地聽到一聲我所熟悉的叫聲,隨即發現已快一個月不到我窗前來的喜鵲。這時它容光煥發地、矯健地像箭一樣劃破蔚藍的天空,在白楊樹的枝頭上略略停留了一下。它看了我幾眼,忽地一個箭步,飛躍在汽車房窗前,用嘴啄玻璃,煩躁地叫了幾聲,跳來跳去地望著玻璃反光中它自己在杏花背景中的影子,煩躁地像冬天在我窗外乞食那樣,啄一陣玻璃,叫一陣……又飛到樹上,對著汽車房窗戶的玻璃叫著像會發生什么事似的。我正在懷疑,說時遲,那時快,一剎那,這只瘋狂了一般的喜鵲,忽然它的身子像俯沖轟炸機似的沖擊在汽車房的玻璃上。砰然一聲,玻璃碎了,喜鵲驚惶失措地振翅飛去了。 一切依舊是這樣寂靜,像春光一樣悄悄地靜寂,溪水在流,杏花在落,有些被水帶走了,有些落在細黃的流沙上剛停留下來,一陣微風又把它們帶走了。在沙漠中,我如從夢中醒來一般,又開始了我的思索,像考慮沙漠中單身干部的感情生活一般,考慮一只孤單的喜鵲的問題。
真與美散記(精)/常書鴻全集 作者簡介
常書鴻(1904—1994),著名畫家,敦煌藝術研究家,我國敦煌學的奠基者和敦煌文化事業的開創者,被譽為“敦煌守護神”。1927年赴法留學學習油畫,作品屢獲大獎,并被法國國家博物館收藏。因在書攤偶遇《敦煌石窟圖錄》,決心放棄巴黎的舒適生活,回國投身敦煌石窟保護工作。1942年參與籌備敦煌藝術研究所,并任首任所長。1949年后歷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長、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國家文物局顧問、甘肅省文聯名譽主席。 【主編簡介】 常沙娜(1931— ),常書鴻之女,新中國第一代工藝美術設計家、圖案學家、設計教育家、藝術家,原中央工藝美院(現清華美院)院長,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美術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曾參與人民大會堂、民族文化宮、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等經典建筑的設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推拿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