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北京松山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研究(第1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994489
- 條形碼:9787518994489 ; 978-7-5189-944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京松山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研究(第1輯) 內容簡介
本書以松山重量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野外調查及室內實驗數據為基礎,在林分尺度對4種典型林分的植物物種多樣性、生物量及生產力、土壤養分、降水分配特征和水質離子凈化效應方面展開研究;在景觀尺度對保護區景觀格局進行分析并提出網絡優化對策。
北京松山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研究(第1輯) 目錄
目 錄
1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2
1.3 國內外研究進展 3
1.3.1 森林物種多樣性研究進展 3
1.3.2 森林生物量及生產力研究進展 5
1.3.3 森林土壤養分研究進展 7
1.3.4 森林水文效應研究進展 8
1.3.5 森林生態系統水質研究進展 10
1.3.6 森林景觀格局與網絡優化研究進展 13
1.4 應用方向或應用前景 14
2 研究區概況 15
2.1 地理位置 15
2.2 地質地貌與土壤 16
2.3 氣候及水文 16
2.4 植被狀況 17
3 研究內容與方法 18
3.1 研究內容 18
3.1.1 不同林分植物物種多樣性研究 18
3.1.2 不同林分生物量及生產力研究 18
3.1.3 不同林分土壤養分研究 18
3.1.4 不同林分降雨再分配過程研究 19
3.1.5 不同林分水質效應研究 19
3.1.6 森林景觀格局及網絡優化研究 19
3.2 研究方法 19
3.2.1 研究對象選取及樣地調查法 19
3.2.2 不同林分植物物種多樣性 21
3.2.3 不同林分生物量及生產力 22
3.2.4 不同林分土壤養分 23
3.2.5 不同林分降雨再分配過程 25
3.2.6 不同林分水質效應 32
3.2.7 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景觀格局及網絡優化 34
3.3 技術路線 39
4 不同林分植物物種多樣性研究 41
4.1 植物物種組成及數量特征 41
4.2 植物物種多樣性和植物生長型的關系 44
4.3 林下草本物種多樣性 45
4.3.1 草本物種α多樣性 45
4.3.2 草本物種β多樣性 46
4.4 討論 47
4.4.1 物種組成及數量特征 47
4.4.2 物種多樣性和植物生長型的關系 47
4.4.3 林下草本物種多樣性與β多樣性變化特征 48
4.5 結論 49
5 不同林分生物量及生產力研究 50
5.1 不同林分喬木層生物量和生產力 50
5.1.1 蒙古櫟純林生物量和生產力 50
5.1.2 油松純林生物量和生產力 51
5.1.3 針闊混交林生物量和生產力 51
5.1.4 山楊純林生物量和生產力 51
5.2 喬木層生物量、生產力與主要林分因子的相關性 52
5.3 討論 54
5.3.1 不同林分類型喬木層生物量 54
5.3.2 不同林分喬木層凈初級生產力 54
5.4 結論 55
6 不同林分土壤養分研究 57
6.1 不同林分對土壤有機質的影響 57
6.2 不同林分對土壤全磷、全氮和全鉀的影響 58
6.3 不同林分對土壤速效養分的影響 59
6.4 不同林分土壤養分主成分分析 60
6.5 討論 62
6.5.1 不同林分土壤長效養分的影響 62
6.5.2 不同林分土壤速效養分差異 63
6.5.3 不同林分土壤養分主成分分析 63
6.6 結論 64
7 不同林分降雨再分配過程研究 65
7.1 不同林分林冠層降水分配特征 65
7.1.1 不同雨量級下林冠層降雨再分配特征 65
7.1.2 生長季不同月份的林冠層分配特征 68
7.1.3 不同林分穿透雨特征 70
7.1.4 不同林分樹干徑流特征 72
7.1.5 不同林分林冠截留特征 74
7.2 不同林分枯落物層降水分配特征 77
7.2.1 枯落物厚度與儲量 78
7.2.2 枯落物持水過程 79
7.2.3 枯落物吸水速率 81
7.2.4 枯落物層*大持水量 82
7.2.5 枯落物層攔蓄能力 83
7.2.6 枯落物層降水分配特征 84
7.3 不同林分土壤層降水分配特征 86
7.3.1 不同林分土壤容重 86
7.3.2 不同林分土壤孔隙度 87
7.3.3 不同林分土壤持水能力 88
7.3.4 不同林分土壤入滲特征 90
7.3.5 不同林分地表徑流、壤中流特征 92
7.4 不同林分生態水文功能綜合評價與分析 95
7.4.1 不同林分生態水文功能綜合評價 96
7.4.2 不同林分生態水文功能分析 98
7.5 討論 99
7.5.1 不同林分林冠層降水分配特征 99
7.5.2 不同林分枯落物層降水分配特征 100
7.5.3 不同林分土壤層降水分配特征 101
7.5.4 不同林分生態水文功能綜合評價 102
7.6 結論 102
8 不同林分水質效應研究 105
8.1 不同林分不同空間層次對降雨中水質離子的影響 105
8.1.1 大氣降雨水質特征 105
8.1.2 不同林分林冠層水質效應 107
8.1.3 不同林分枯落物層水質效應 115
8.1.4 不同林分土壤層水質效應 123
8.2 森林生態系統對溪水、地下水和庫區水的影響 132
8.2.1 溪水、地下水和庫區水的水質特征 132
8.2.2 森林生態系統對溪水、地下水和庫區水水質的影響 134
8.3 森林生態系統水質效應對比分析 136
8.3.1 森林生態系統中陽離子水質效應對比分析 136
8.3.2 森林生態系統中陰離子水質效應對比分析 139
8.4 不同林分不同空間層次凈化水質效果綜合評價 142
8.4.1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143
8.4.2 評價過程 143
8.4.3 評價結果 147
8.5 討論 150
8.5.1 不同林分不同空間層次對降雨中水質離子的影響 150
8.5.2 森林生態系統對溪水、地下水和庫區水的影響 153
8.5.3 森林生態系統水質效應對比分析 154
8.5.4 不同林分不同空間層次凈化水質效果綜合評價 156
8.6 結論 157
9 森林景觀格局及網絡優化研究 160
9.1 森林景觀格局分析 160
9.1.1 森林景觀類型劃分 160
9.1.2 景觀格局分析 167
9.1.3 景觀格局與地形因子分異特征關系 179
9.2 景觀格局驅動力分析 183
9.2.1 景觀格局變化驅動因子選取 183
9.2.2 驅動因子數據處理 183
9.2.3 景觀格局變化驅動力分析 184
9.3 松山森林生態系統網絡優化 190
9.3.1 生態網絡分析 190
9.3.2 生態網絡優化 193
9.3.3 景觀格局生態網絡優化策略 201
9.4 討論 203
9.4.1 景觀格局動態變化的驅動因素 203
9.4.2 景觀格局與地形因子分異特征關系 203
9.4.3 森林生態系統景觀格局優化對策 204
9.5 結論 204
參考文獻 206
北京松山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研究(第1輯) 作者簡介
趙娜,2014年畢業于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14~2017年于北京林業大學進行博士后科研工作。主要從事森林生態系統水、碳循環過程、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等領域研究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1項,參加國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林業局林業公益性行業專項等項目。近年來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9篇,其中SCI收錄3篇,授權專利2項。 李少寧,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副研究員。2007年畢業于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沈陽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我國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等領域研究工作。先后參加科技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市自然基金委等科研項目20余項。主編和參編著作5部,參與標準制定9部,發表論文150余篇,其中SCI收錄 5篇。獲2014年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5),獲2014年吉林省科學技術獎1項(6)。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
- >
推拿
- >
煙與鏡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江西林木種質資源
¥102.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