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回旋加速器原理及新進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309232
- 條形碼:9787576309232 ; 978-7-5763-0923-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回旋加速器原理及新進展 內容簡介
本書共11章,簡要介紹了回旋加速器發展歷史及基本原理,系統地論述了回旋加速器束流動力學、主磁鐵、諧振腔、離子源、注入系統、引出系統等相關基本理論及對應的案例,詳細闡述了回旋加速器真空系統、電氣電源系統、控制系統等相關工程技術原理和設計,同時對超導回旋加速器和FFA加速器的發展歷史、設計原理等作了全面地介紹和分析,此外,對回旋加速器的新技術和新原理做了介紹,并探討了它們的發展前景。 本書可作為回旋加速器及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教學用書,也可作為本領域及相關領域科技工作者的參考書。
回旋加速器原理及新進展 目錄
第 1 章 引言 ……………………………………………………………………… 001
1. 1 回旋加速器的簡要描述 ……………………………………………… 002
1. 2 回旋加速器發展的簡短歷史………………………………………… 005
1. 2. 1 經典回旋加速器 …………………………………………… 005
1. 2. 2 同步回旋加速器 …………………………………………… 006
1. 2. 3 扇形聚焦回旋加速器 ……………………………………… 006
1. 2. 4 分離扇回旋加速器 ………………………………………… 007
1. 2. 5 超導回旋加速器 …………………………………………… 008
1. 2. 6 商用回旋加速器 …………………………………………… 009
1. 3 基本方程和公式 ……………………………………………………… 010
1. 3. 1 回旋加速器的基本原理 …………………………………… 010
1. 3. 2 相對論情況 ………………………………………………… 012
1. 3. 3 引出束流的動量和能量 …………………………………… 013
1. 4 回旋加速器的聚焦和軌道穩定性 ………………………………… 014
1. 5 回旋加速器的主要部件和子系統 ………………………………… 017
參考文獻 ……………………………………………………………………… 020
第 2 章 回旋加速器束流動力學 ……………………………………………… 023
2. 1 運動方程 ……………………………………………………………… 024
2. 1. 1 中心區………………………………………………………… 024
2. 1. 2 加速區………………………………………………………… 026
2. 2 共振的一般描述 ……………………………………………………… 028
2. 2. 1 經典回旋加速器 …………………………………………… 028
2. 2. 2 等時性回旋加速器 ………………………………………… 031
2. 3 低能強流回旋加速器中的共振分析 ……………………………… 033
2. 3. 1 vr = 1 共振 …………………………………………………… 035
2. 3. 2 2vr = 2 共振 ………………………………………………… 037
2. 3. 3 vr = 2vz 共振 ………………………………………………… 038
2. 3. 4 2vz = 1 共振 ………………………………………………… 040
2. 3. 5 空間電荷效應對vz 貢獻的估計 …………………………… 041
2. 3. 6 軸向空間電荷效應的束流強度限制 ……………………… 042
2. 4 實現高能強流等時性加速的原理及其試驗驗證 ………………… 043
2. 4. 1 一階共振的處理及整體布局設計 ………………………… 043
2. 4. 2 徑向調變磁場梯度強聚焦原理 …………………………… 044
2. 4. 3 徑向調變磁場梯度強聚焦原理的試驗驗證 ……………… 045
2. 4. 4 小結…………………………………………………………… 047
2. 5 束流動力學分析軟件及應用實例 ………………………………… 048
2. 5. 1 運動方程數值求解 ………………………………………… 048
2. 5. 2 中心區軌道跟蹤軟件 CYCLONE ………………………… 049
2. 5. 3 加速軌道跟蹤軟件 GOBLIN ……………………………… 054
2. 5. 4 應用實例 …………………………………………………… 057
參考文獻 ……………………………………………………………………… 060
第 3 章 回旋加速器主磁鐵……………………………………………………… 063
3. 1 引言 …………………………………………………………………… 064
3. 2 回旋加速器主磁鐵的作用及其質量控制 ………………………… 066
3. 2. 1 等時性要求和磁場形狀 …………………………………… 066
3. 2. 2 公差控制原則 ……………………………………………… 070
3. 2. 3 軸向和徑向聚焦 …………………………………………… 070
3. 2. 4 共振與磁場 ………………………………………………… 071
3. 3 主磁鐵設計 …………………………………………………………… 072
3. 3. 1 初步給定磁鐵尺寸的方法 ………………………………… 072
3. 3. 2 磁極間氣隙 ………………………………………………… 073
3. 3. 3 磁極間磁感應強度 ………………………………………… 073
3. 3. 4 扇形葉片數 ………………………………………………… 074
3. 3. 5 磁鐵的初步計算 …………………………………………… 075
3. 3. 6 線圈水冷計算 ……………………………………………… 076
3. 3. 7 磁鐵的詳細設計 …………………………………………… 077
3. 4 主磁鐵施工 …………………………………………………………… 082
3. 4. 1 材料特性與選擇 …………………………………………… 082
3. 4. 2 加工與裝配 ………………………………………………… 087
3. 4. 3 結構變形分析與控制 ……………………………………… 090
3. 5 磁場測量 ……………………………………………………………… 093
3. 5. 1 電磁感應法 ………………………………………………… 094
3. 5. 2 霍爾效應法 ………………………………………………… 094
3. 5. 3 探測線圈法的具體實現過程 ……………………………… 096
3. 5. 4 基于霍爾探頭的測磁儀隨機誤差計算 …………………… 099
3. 6 智能化回旋加速器主磁鐵計算機輔助工程系統 ………………… 100
3. 6. 1 CYCCAE 的整體結構 ……………………………………… 100
3. 6. 2 磁場測量數據分析與磁場墊補 …………………………… 109
參考文獻 ……………………………………………………………………… 117
第 4 章 回旋加速器諧振腔……………………………………………………… 121
4. 1 引言 …………………………………………………………………… 122
4. 2 諧振腔設計的基本理論 ……………………………………………… 123
4. 2. 1 串聯和并聯諧振電路 ……………………………………… 123
4. 2. 2 同軸線空腔諧振腔 ………………………………………… 126
4. 2. 3 波導空腔諧振器 …………………………………………… 130
4. 3 回旋加速器諧振腔的特點…………………………………………… 132
4. 3. 1 同軸線諧振腔 ……………………………………………… 133
4. 3. 2 波導結構諧振腔 …………………………………………… 138
4. 4 回旋加速器諧振腔的設計和模型測量 …………………………… 139
4. 4. 1 傳輸線近似法 ……………………………………………… 139
4. 4. 2 傳輸線有效長度和特性阻抗 ……………………………… 142
4. 4. 3 功率損耗和 Q 值 …………………………………………… 144
4. 4. 4 波導結構諧振腔的基本設計 ……………………………… 145
4. 4. 5 調諧和耦合 ………………………………………………… 146
4. 4. 6 模型測試 …………………………………………………… 150
4. 5 諧振腔設計的數值分析和計算機軟件 …………………………… 152
4. 5. 1 二維計算軟件與實例分析 ………………………………… 152
4. 5. 2 三維計算軟件與實例分析 ………………………………… 157
4. 6 腔體設計應考慮的一些工程技術問題 …………………………… 161
4. 7 緊湊型回旋加速器諧振腔的設計及木模試驗 …………………… 163
4. 7. 1 雙內桿高頻諧振腔的三維數值模擬與優化設計………… 164
4. 7. 2 腔體的功率損耗及水冷等工程技術問題 ………………… 167
4. 7. 3 腔體的木模試驗 …………………………………………… 172
4. 8 小結 …………………………………………………………………… 174
參考文獻 ……………………………………………………………………… 175
第 5 章 回旋加速器的離子源 ………………………………………………… 177
5. 1 離子束參數 …………………………………………………………… 178
5. 1. 1 束流強度、 能量和能散度 ………………………………… 178
5. 1. 2 束流的橫向分布、 束流半徑和發散度 …………………… 179
5. 1. 3 束流發射度和束流亮度 …………………………………… 181
5. 1. 4 束流在相空間中的演變 …………………………………… 183
5. 2 內部離子源 …………………………………………………………… 184
5. 2. 1 熱陰極潘寧離子源 ………………………………………… 185
5. 2. 2 冷陰極潘寧負氫離子源 …………………………………… 187
5. 3 外部離子源 …………………………………………………………… 189
5. 3. 1 電子回旋共振 (ECR) 離子源 …………………………… 189
5. 3. 2 會切場強流負氫離子源 …………………………………… 196
參考文獻 ……………………………………………………………………… 203
第 6 章 回旋加速器的注入系統 ……………………………………………… 205
6. 1 引言 …………………………………………………………………… 206
6. 2 水平注入 ……………………………………………………………… 208
6. 2. 1 重離子剝離注入 …………………………………………… 208
6. 2. 2 中性束流注入 ……………………………………………… 210
6. 3 軸向注入 ……………………………………………………………… 211
6. 3. 1 軸向注入線 ………………………………………………… 213
6. 3. 2 軸向注入的相空間匹配 …………………………………… 215
6. 3. 3 注入偏轉板 ………………………………………………… 217
6. 4 中心區 ………………………………………………………………… 223
6. 4. 1 緊湊型回旋加速器 ………………………………………… 225
6. 4. 2 分離扇回旋加速器 ………………………………………… 230
6. 5 軸向注入系統與中心區的設計實例 ……………………………… 233
6. 5. 1 軸向注入系統通用試驗臺架的設計 ……………………… 234
6. 5. 2 CYCIAE - 100 的軸向注入線設計 ………………………… 238
6. 5. 3 CYCIAE - 30 螺旋形偏轉板的設計與加工 ……………… 238
6. 5. 4 CYCIAE - 100 中心區的設計 ……………………………… 246
參考文獻 ……………………………………………………………………… 249
第 7 章 回旋加速器引出系統 ………………………………………………… 253
7. 1 引言 …………………………………………………………………… 255
7. 2 引出區的軌道分離 …………………………………………………… 256
7. 2. 1 圈間距的一般性描述 ……………………………………… 257
7. 2. 2 加速過程的圈距 …………………………………………… 257
7. 2. 3 進動和共振引起的圈間距 ………………………………… 259
7. 2. 4 磁場一次諧波的作用 ……………………………………… 261
7. 3 早期同步回旋加速器的引出方法 ………………………………… 262
7. 4 進動引出 ……………………………………………………………… 264
7. 4. 1 高頻相位混合 ……………………………………………… 264
7. 4. 2 進動引出方法 ……………………………………………… 264
7. 5 多圈和單圈引出 ……………………………………………………… 266
7. 6 正離子回旋加速器的其他引出方法 ……………………………… 268
7. 7 束流引出的偏轉與導向裝置………………………………………… 271
7. 8 回旋加速器共振進動引出實例……………………………………… 273
7. 9 剝離引出 ……………………………………………………………… 275
7. 9. 1 剝離引出方法介紹 ………………………………………… 275
7. 9. 2 剝離引出方法的原理 ……………………………………… 278
7. 9. 3 剝離引出的軌道跟蹤 ……………………………………… 279
7. 9. 4 剝離引出方法的一些重要特性 …………………………… 282
7. 9. 5 剝離引出的能散 …………………………………………… 283
7. 9. 6 剝離膜厚度的估算 ………………………………………… 284
7. 9. 7 剝離膜引起的角度散射和能量散射 ……………………… 285
7. 10 緊湊型回旋加速器負離子剝離引出實例 ………………………… 286
7. 10. 1 剝離點的計算 ……………………………………………… 287
7. 10. 2 引出開關磁鐵的作用……………………………………… 288
7. 10. 3 束流光學特性分析 ………………………………………… 289
7. 10. 4 剝離靶裝置 ………………………………………………… 290
參考文獻 ……………………………………………………………………… 292
第 8 章 回旋加速器相關工程技術 …………………………………………… 295
8. 1 回旋加速器真空系統 ………………………………………………… 296
8. 1. 1 真空技術基礎 ……………………………………………… 296
8. 1. 2 回旋加速器真空系統的特點和要求 ……………………… 305
8. 1. 3 回旋加速器真空技術的發展 ……………………………… 308
8. 1. 4 回旋加速器真空系統設計示例 …………………………… 311
8. 2 回旋加速器的電氣、 電源系統……………………………………… 318
8. 2. 1 電氣系統 …………………………………………………… 318
8. 2. 2 電源系統 …………………………………………………… 322
8. 3 回旋加速器的控制系統 ……………………………………………… 327
8. 3. 1 控制器………………………………………………………… 330
8. 3. 2 PLC 控制流程設計 ………………………………………… 331
8. 3. 3 前端計算機 ………………………………………………… 336
8. 4 回旋加速器的束流診斷技術………………………………………… 342
8. 4. 1 束流強度測量裝置 ………………………………………… 343
8. 4. 2 束流位置與截面測量設備 ………………………………… 347
8. 4. 3 束流發射度測量儀 ………………………………………… 351
8. 4. 4 徑向插入探測靶 …………………………………………… 353
8. 4. 5 束流相位靶 ………………………………………………… 354
8. 4. 6 雙限縫裝置 ………………………………………………… 355
8. 4. 7 用于回旋加速器內部的其他診斷裝置 …………………… 355
8. 4. 8 束流信號處理系統及計算機接口 ………………………… 356
參考文獻 ……………………………………………………………………… 357
第 9 章 超導回旋加速器………………………………………………………… 361
9. 1 超導回旋加速器的發展簡介………………………………………… 362
9. 2 超導回旋加速器的設計原理和關鍵設備研發 …………………… 363
9. 2. 1 超導回旋加速器的主磁鐵設計及靜態軌道計算………… 363
9. 2. 2 束流動力學規劃及共振分析 ……………………………… 368
9. 2. 3 230 MeV 超導回旋加速器從離子源到束流
引出的軌道全程跟蹤 ……………………………………… 372
9. 2. 4 超導線圈與低溫系統 ……………………………………… 382
9. 2. 5 磁場測量與墊補 …………………………………………… 385
9. 2. 6 高頻系統 …………………………………………………… 393
9. 2. 7 離子源與中心區 …………………………………………… 397
9. 2. 8 引出系統 …………………………………………………… 400
9. 2. 9 快速調強系統 ……………………………………………… 403
9. 3 未來質子治療系統中應用超導技術的新進展 …………………… 405
參考文獻 ……………………………………………………………………… 408
回旋加速器原理及新進展 作者簡介
張天爵,男,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副總工程師,錢三強科技獎獲得者。長期致力于強流加速器研發,先后任日本大阪大學、我國清華大學、中科大、華中科大兼職教授、聯合博導,指導碩士、博士研究生40多人次。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原子能院“突出貢獻人物”。發表論文30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80余項。主持編制國際第一項回旋加速器標準,以及2項國家標準。成果兩次被兩院院士投票評為“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
- >
煙與鏡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