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法律合約——面向合約的軟件開發語言、技術及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07205
- 條形碼:9787302607205 ; 978-7-302-6072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智能法律合約——面向合約的軟件開發語言、技術及應用 本書特色
《智能法律合約——面向合約的軟件開發語言、技術及應用》從軟件工程角度介紹了面向合約的軟件開發方法,對未來的法律化社會和數字化社會治理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書闡述了如何實現法律化的程序設計,讓非計算機專業人士也可參與設計自己的區塊鏈智能合約,構建普惠公正的數字法律社會,讓人人都享有數字法律的紅利。
智能法律合約——面向合約的軟件開發語言、技術及應用 內容簡介
《智能法律合約——面向合約的軟件開發語言、技術及應用》以智能法律合約為出發點,以面向合約的軟件開發為主線,涵蓋了智能法律合約法律化辨析、程序語言設計方法、程序編譯和生成方法、基于“邀約-承諾”合約訂立的程序部署方法、基于數字資產與權屬交易的金融智能法律合約開發、以及基于微服務構架的合約化服務平臺構建等內容。
本書作為一本介紹智能法律合約的學術專著,取材新穎、闡述嚴謹、內容豐富、重點突出,可以很好地幫助關心該學術方向的學者們了解智能法律合約的研究進展及未來發展方向,其中示例也能幫助此方向學者進行可落地示例化研究。
智能法律合約——面向合約的軟件開發語言、技術及應用 目錄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智能合約 1
1.1.1 智能合約概念 1
1.1.2 智能合約工程 4
1.2 區塊鏈智能合約框架 6
1.2.1 智能合約工程軟件架構 8
1.2.2 支持靈活服務應用程序開發的智能合約語言 10
1.2.3 智能合約安全部署與隱私 12
1.2.4 智能合約的可信執行 13
1.3 本書內容安排 14
1.4 小結 15
參考文獻 16
第2章 智能法律合約概念辨析 18
2.1 引言 18
2.2 智能合約概念 19
2.3 智能法律合約 20
2.3.1 智能法律合約定義及內涵 20
2.3.2 智能合約語言發展現狀 21
2.3.3 智能法律合約與法律合同的關系和區別 22
2.4 智能合約的法律化探索與實踐 23
2.4.1 智能合約的法律化思考 23
2.4.2 智能合約的法律化探索 26
2.5 智能合約系統架構及法律化辨析 29
2.5.1 智能合約架構描述 29
2.5.2 智能合約的區塊鏈部署 29
2.5.3 合約代碼運行 30
2.5.4 區塊鏈所部署智能合約法律化辨析 31
2.6 智能法律合約研究進展 34
2.6.1 合約邏輯模型研究 34
2.6.2 智能法律合約語言模型研究 35
2.6.3 智能合約與監管. 37
2.7 小結 38
參考文獻 39
第3章 智能法律合約語言 42
3.1 引言 42
3.1.1 面臨的挑戰 43
3.1.2 解決挑戰的思路. 44
3.1.3 本章組織及內容. 45
3.2 相關研究背景 46
3.2.1 區塊鏈與智能合約 46
3.2.2 領域特定語言 46
3.2.3 Xtext 48
3.3 智能法律合約語言SPESC 語法規范 48
3.3.1 一般結構 49
3.3.2 當事人和條款 50
3.3.3 條款表達式 52
3.3.4 表達式 53
3.3.5 時間表達式 54
3.3.6 交易 56
3.4 從SPESC 中派生程序框架. 57
3.5 案例研究 59
3.5.1 案例設計 60
3.5.2 結果 62
3.5.3 RQs 的回答. 64
3.6 相關工作 66
3.7 小結 67
參考文獻 67
第4章 智能法律合約編譯方法 70
4.1 引言 70
4.1.1 研究動機 71
4.1.2 相關工作 71
4.1.3 本章主要工作 71
4.2 相關工作 72
4.3 系統框架 74
4.3.1 系統目標 74
4.3.2 智能合約編寫框架 74
4.4 SPESC 介紹 76
4.5 競買合約 78
4.6 SPESC 編寫競買合約 79
4.7 目標代碼生成 84
4.7.1 目標語言合約框架 84
4.7.2 當事人合約的生成 84
4.7.3 主體合約生成 89
4.7.4 表達式實現 92
4.8 實驗及結果 93
4.9 小結 96
參考文獻 96
第5章 智能法律合約訂立方法 99
5.1 引言 99
5.2 相關工作 100
5.3 預備知識 102
5.4 系統框架 103
5.4.1 系統目標 103
5.4.2 合約模板化 103
5.4.3 智能合約訂立框架 104
5.5 解決方案 105
5.5.1 智能合約建立 106
5.5.2 智能合約部署 106
5.5.3 智能合約訂立 108
5.5.4 智能合約存證 108
5.6 智能法律合約的訂立方案 109
5.6.1 智能法律合約語言 109
5.6.2 智能法律合約中訂立語法 110
5.6.3 智能法律合約示例 111
5.7 轉化后智能合約訂立方案 113
5.7.1 合約訂立流程 113
5.7.2 智能合約中代碼實現 114
5.8 合約實例 116
5.9 方案合規性辯析 . 119
5.10 小結 121
參考文獻 . 121
第6章 合約化資產與權屬交易 124
6.1 引言 124
6.1.1 研究現狀 126
6.1.2 研究目標 127
6.2 面向資產的TA-SPESC 設計 128
6.2.1 一般結構 128
6.2.2 TA-SPESC 模型及其形式化定義 129
6.2.3 TA-SPESC 模型中的資產分類 131
6.2.4 TA-SPESC 模型中的權利分類 132
6.2.5 TA-SPESC 模型中的資產定義 133
6.2.6 TA-SPESC 模型中的資產交易 136
6.3 房屋租賃合約 138
6.3.1 個人房屋租賃智能合約案例 139
6.3.2 TA-SPESC 編寫個人房屋租賃合約 139
6.3.3 資產模型向Solidity 的半自動生成 144
6.3.4 代碼生成示例 148
6.4 個人房屋租賃合約的部署運行 150
6.4.1 編譯環境 150
6.4.2 合約測試 150
6.4.3 實驗結果與分析 151
6.5 小結 153
參考文獻 . 153
第7章 現用現付的智能服務合約 155
7.1 引言 155
7.1.1 研究動機 155
7.1.2 研究路線 156
7.2 相關工作 157
7.3 系統框架 158
7.3.1 系統目標 158
7.3.2 系統架構 159
7.3.3 系統實體關系 159
7.4 服務注冊與發布 . 160
7.4.1 合約當事人聲明 161
7.4.2 服務注冊交互與狀態轉移 162
7.4.3 服務接口合約化 165
7.4.4 服務注冊發布合約條款. 165
7.5 服務發現與消費 . 166
7.5.1 服務發現 166
7.5.2 服務發現合約條款 167
7.5.3 服務消費的請求綁定 168
7.5.4 服務消費自定義合約條款 168
7.5.5 合約化服務的法律角度思考 170
7.6 基于智能合約的天氣服務案例研究 170
7.6.1 合約描述 170
7.6.2 合約化天氣預報服務流程 171
7.7 實驗 172
7.7.1 實驗方案 172
7.7.2 實驗驗證 173
7.8 小結 174
參考文獻 . 175
第8章 智能法律合約語言 177
8.1 引言 177
8.2 符號和關鍵詞 178
8.2.1 符號 178
8.2.2 關鍵詞. 178
8.3 表示形式 179
8.4 構成要素 180
8.5 要素的表述 181
8.5.1 合約框架 181
8.5.2 合約名稱 181
8.5.3 當事人描述 182
8.5.4 標的 182
8.5.5 合約條款 183
8.5.6 權利和義務 185
8.5.7 資產操作 186
8.5.8 表達式符號 187
8.5.9 時間表示 188
8.5.10 附加信息 189
8.5.11 合約訂立 190
8.6 智能法律合約及智能合約示例 191
8.6.1 智能法律合約示例1 191
8.6.2 智能法律合約示例2 193
8.6.3 智能合約示例 197
參考文獻 . 200
第9章 合同文本置標語言 201
9.1 引言 201
9.2 縮略語 202
9.3 符號和關鍵詞 202
9.3.1 標注符號 202
9.3.2 關鍵詞. 203
9.4 拼寫規則 204
9.5 CTML 置標體系 204
9.5.1 原則 204
9.5.2 CTML 記法 204
9.5.3 CTML 使用流程 206
9.5.4 CTML 合同類別 206
9.5.5 CTML 置標要求 207
9.6 層級標注結構 207
9.6.1 概述 207
9.6.2 法律要素標注 207
9.6.3 法律屬性標注 208
9.6.4 法律成分標注 209
9.6.5 域標注. 210
9.7 要素構成 210
9.8 要素表述 212
9.8.1 合約框架 212
9.8.2 合同標題 212
9.8.3 當事人. 213
9.8.4 標的 214
9.8.5 合約條款 216
9.8.6 資產操作 220
9.8.7 資產表達式 222
9.8.8 時間表達式 223
9.8.9 附加信息 227
9.8.10 合約訂立 227
9.9 法律文本合同及標注后CTML 合同示例 229
9.9.1 法律文本合同 229
9.9.2 標注后CTML 合同 230
9.10 EMD 的交互數據屬性與示例 233
9.10.1 EMD 的交互數據屬性 233
9.10.2 EMD 示例 234
9.11 CTML 到SLCL 轉化關系表 234
參考文獻 241
附錄書中使用的術語及定義 . 242
展開全部
智能法律合約——面向合約的軟件開發語言、技術及應用 作者簡介
朱巖,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就職和服務于北京大學、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和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領域包括:信息安全、密碼學、隨機算法等,重點研究面向金融服務的區塊鏈與智能法律合約理論與技術、政務大數據安全與處理等領域,并在代碼法律化、零信任安全架構等方面取得創新型成果。曾先后主持或參加近20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973計劃、國家發改委、國家密碼發展基金、北京市經信委等科研課題。目前已在國內外會議與期刊上發表SCI/EI檢索論文100余篇,Google學術他引超過3000次,已申請和授權中國和美國及國際專利20余項。受聘北京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應急專家、中國電子學會區塊鏈專委會副主任、中國密碼學會安全協議專業委員會會員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