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更長遠的觀點:政治經濟學論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11123
- 條形碼:9787100211123 ; 978-7-100-21112-3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更長遠的觀點:政治經濟學論文集 本書特色
這部論文集面世的論文涵蓋了巴蘭全部的才華卓識和廣泛的研究興趣。
更長遠的觀點:政治經濟學論文集 內容簡介
眾所周知,保羅巴蘭因《增長的政治經濟學》以及與保羅?斯威奇合著的《壟斷資本》而聞名于世。這兩部重要著作之間相隔近十年之久,盡管此間巴蘭曾經遭遇挫折、失意、惆悵和孤獨,但這段時間仍不失為其學術生涯之亮點,為世界各地那些正在以建立理性和人道的社會秩序為己任而不惜冒險的人們指明了方向。巴蘭在美國和其他國家的生活經歷、知識分子式的自我拷問及其通過其智慧和魅力所闡明的樂觀主義和絕望情緒廣為流傳,也贏得了眾多來自世界各地朋友們的信賴。保羅?巴蘭在去世前的*后一封信里談到在即將到來的學術假期中,他*想做的一件事就是“重新審閱、修改一沓內容迥異的文章和評論,并將其編輯成一本論文集”。他的這部作品為兩位親密的合作伙伴保羅?斯威奇合約翰?奧尼爾共同為其整理出版,就是這部《更長遠的觀點——政治經濟學批判論文集》。
更長遠的觀點:政治經濟學論文集 目錄
簡介:馬克思主義與社會學想象力
**篇
知識分子的使命
第二篇 論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本質
馬克思主義的一種替代
非共產黨宣言
兩個世界的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與精神分析
第三篇 論計劃
國家經濟計劃
第四篇 論壟斷資本主義
消費不足的反思
能小則小,越小越好
有閑階級論
論廣告
社會與經濟規劃
第五篇 論增長的政治經濟學
論落后問題的政治經濟學
經濟進步和經濟剩余
關于印度經濟發展規劃的思考
評《增長的政治經濟學》
第六篇 論社會主義
論蘇聯問題
關于大辯論的一些思考
古巴革命的反思
索引
更長遠的觀點:政治經濟學論文集 節選
《更長遠的觀點:政治經濟學論文集/經濟學名著譯叢》: 社會主義運動在美國未曾發生過,這股力量在多數其他發達資26本主義國家也相當微弱,鑒予此,在壟斷資本主義世界里,社會主義變革僅僅作為理性主義的演練是必要的,也是緊迫的,這難道會沒有歷史意義?人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不合理的社會秩序會加劇人民的痛苦,而一旦民不聊生,被激怒的人民便會奮起反抗,并決心用一個更美好的新社會取而代之。到那時,不合理的社會秩序將引發危機并*終崩塌。這無疑是馬克思主義中*重要的一個真知灼見。也許正是這一真知灼見比其他洞見更有可能將馬克思主義與烏托邦社會主義和資產階級理性主義*大限度地區分開來——對非理性社會秩序的本質和存在的認識(在歷史進程的早期階段,某些獨立思想者可能已經獲得了這種認識)僅僅是社會秩序危機的一個方面,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只有,而且只要人民再也不能忍受不合理社會秩序下的生活,并被迫通過實際行動將自己的批評融入知識分子的理論批判中,使兩者同時上升到革命運動的水平,這種認識才會轉化為一股歷史動力。 因此,我們必須要問:如果這種*明顯的不合理的社會秩序沒有給底層人民帶來難以忍受的苦難,如果社會的統治階級成功地使人民無法意識到其自身所處的困境,或者阻止人們了解不合理的社會秩序的成因,由此轉移了人民反對現有社會秩序的注意力,又該如何?總的來說,馬克思與恩格斯——盡管偶爾有相反言論出現——都傾向于排除這兩種可能性。既然正是一個社會組織的不合理性的本質才使得它將不必要的痛苦與窮困強加于社會底層被剝削人民(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主要是城市及農村的無產階級)的身上,因此幾乎可以肯定的是,不僅勞動群眾用于柴米油鹽的實際收入有所減少,而且從更廣義的層面來說,他們的社會存在感也每況愈下,生活將變得令人越來越難以忍受。與此同時,可以看到資本主義制度的歷史特點在于:技術進步與資產階級對有文化、守紀律的勞動力的需求,自然會為工人運動——以工人階級既認識到他們痛苦的根源,又意識到了創建更加合理的社會秩序的必要——的出現和發展創造條件。 歷史沒有按照這些期望來演進,反映了這個屬于理性主義和啟蒙運動的偉大時代進步的堅定信念。在諸如美國、英國和德國等其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里,已經出現了上述兩大“難題”。在這些國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已普遍大幅提高,且相較于在資本主義初期的當代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當前勞動人民的條件有了顯著改善。但這并不意味著美國、英國和德國的工人已經實際上邁人富裕階層。路漫漫其修遠兮!他們的工資充其量僅夠為自己及家人提供不到一半的體面生活;他們的文化程度低得可憐;他們的休閑時光空虛又無趣。持續時起時落的失業率大幅降低了他們本就單薄的平均收入,使其陷入永久的債務危機中,并時時刻刻擔心著失業問題。此外,戰爭頻頻爆發,流血的主要是勞動人民,傷亡的也主要是勞動人民。 即便如此,在資本主義發展進程中,工人的生活及工作條件確實得到了極大改善。人們通常對隱藏在一定情況下的將來的可能性視而不見,卻對過往的更加糟糕的處境記憶猶新。正是這種和已發生的事情而非和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的對比才決定了他們對當下處境的態度。同時不可忽視的是,資本主義社會中工人階級的大部分遭遇對于不同個人的影響程度不等。失業,甚至是有害于身體的辛勤勞作和戰爭造成的死亡和殘疾,都是個人所面對的災難,是個人不幸的不同表現,而無法代表一個惡性的、不合理的社會秩序中被剝削階級的共同命運。 底層人民之所以能夠接受現有的社會與經濟體系,決定性因素還是與剛剛提到的發展息息相關的過程,當然也有其自身活力及重要性等原因。正是這種已經毫無爭議地成為社會主導思想的統治階級思想,正是這種系統培養的認為資本主義理所當然,并將資本主義看做是明顯的、事物的自然秩序的態度,才不僅僅成為了資產階級的態度,也成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態度。但這并不代表統治階級的觀念、道德、社會與政治價值觀對社會的滲透是前所未有的或意料之外的。恰恰相反,早在19世紀中葉,馬克思與恩格斯就已經多次強調過出現這種現象的可能性與必要性。雖然如此,似乎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馬克思主義者對于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的觀點需要得到擴展,以便解釋壟斷資本主義社會一直以來所發生的一切。 ……
更長遠的觀點:政治經濟學論文集 作者簡介
保羅·巴蘭,美國當代激進派經濟學家。他曾在斯坦福大學任教,巴蘭是美國享有終身職位的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著有《增長的政治經濟學》《欠發達的政治經濟學》《新殖民主義政治經濟學》等。 李建利, 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英語語言文學碩士生導師和MTI導師。研究領域為翻譯理論與實踐(非文學翻譯方向: 主要包括經濟學、社會學、歷史學、文化旅游和電影等翻譯)。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編寫及翻譯各類著作20余本,翻譯非文學文獻資料共計80余萬字。
- >
我與地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